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benzyl-1,5-bis(chlorocarbonylamino)naphthalene | 477960-5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benzyl-1,5-bis(chlorocarbonylamino)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N-benzyl-N-[5-[benzyl(carbonochloridoyl)amino]naphthalen-1-yl]carbamoyl chloride
N,N'-dibenzyl-1,5-bis(chlorocarbonylamino)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477960-53-5
化学式
C26H20Cl2N2O2
mdl
——
分子量
463.363
InChiKey
OXRPFEVFDHYFO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40.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dibenzyl-1,5-bis(chlorocarbonylamino)naphthalene2,3,5-三甲基吡啶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8.2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X射线晶体学和NMR合成新的刚性杆寡聚结构域并进行结构表征。
    摘要:
    单体N,N'-二苄基苯-1,4-二胺(1),N,N'-二苄基萘-1,5-二胺(2)和N,N'-二苄基蒽-1,9-二胺(3)在碱的存在下与光气反应生成相应的N,N'-二苄基-1,4-双(氯羰基氨基)苯(4),N,N'-二苄基-1,5-双(氯羰基氨基)萘(5)和N,N’-二苄基-9,10-双(氯羰基氨基)蒽(6)。这些单体用于逐步形成三聚体和1,4-二脲基苯((Phe)K(3)和(Phe)K(9))或1,5-双脲基萘((Nap)K(3)和(Nap)K(9))。(Phe)K(9)形成过程中的副产物是环状六聚体(Phe)K(6)。NMR给出了溶液中结构的证据,同时获得了5、6,(Nap)K(3)和环状(Phe)K(6)的X射线晶体学信息。
    DOI:
    10.1021/jo025980f
  • 作为产物:
    描述:
    1,5-萘二胺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溶剂黄146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氯仿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N,N'-dibenzyl-1,5-bis(chlorocarbonylamino)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X射线晶体学和NMR合成新的刚性杆寡聚结构域并进行结构表征。
    摘要:
    单体N,N'-二苄基苯-1,4-二胺(1),N,N'-二苄基萘-1,5-二胺(2)和N,N'-二苄基蒽-1,9-二胺(3)在碱的存在下与光气反应生成相应的N,N'-二苄基-1,4-双(氯羰基氨基)苯(4),N,N'-二苄基-1,5-双(氯羰基氨基)萘(5)和N,N’-二苄基-9,10-双(氯羰基氨基)蒽(6)。这些单体用于逐步形成三聚体和1,4-二脲基苯((Phe)K(3)和(Phe)K(9))或1,5-双脲基萘((Nap)K(3)和(Nap)K(9))。(Phe)K(9)形成过程中的副产物是环状六聚体(Phe)K(6)。NMR给出了溶液中结构的证据,同时获得了5、6,(Nap)K(3)和环状(Phe)K(6)的X射线晶体学信息。
    DOI:
    10.1021/jo025980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Stiff Rod Oligomeric Domains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and NMR
    作者:Frederik C. Krebs、Mikkel Jørgensen
    DOI:10.1021/jo025980f
    日期:2002.10.1
    4-diureidobenzenes ((Phe)K(3) and (Phe)K(9)) or 1,5-diureidonaphthalenes ((Nap)K(3) and (Nap)K(9)). A byproduct in the formation of (Phe)K(9) was a cyclic hexamer (Phe)K(6). NMR gave evidence of the structure in solution while X-ray crystallographic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for 5, 6, (Nap)K(3), and the cyclic (Phe)K(6).
    单体N,N'-二苄基苯-1,4-二胺(1),N,N'-二苄基萘-1,5-二胺(2)和N,N'-二苄基蒽-1,9-二胺(3)在碱的存在下与光气反应生成相应的N,N'-二苄基-1,4-双(氯羰基氨基)苯(4),N,N'-二苄基-1,5-双(氯羰基氨基)萘(5)和N,N’-二苄基-9,10-双(氯羰基氨基)蒽(6)。这些单体用于逐步形成三聚体和1,4-二脲基苯((Phe)K(3)和(Phe)K(9))或1,5-双脲基萘((Nap)K(3)和(Nap)K(9))。(Phe)K(9)形成过程中的副产物是环状六聚体(Phe)K(6)。NMR给出了溶液中结构的证据,同时获得了5、6,(Nap)K(3)和环状(Phe)K(6)的X射线晶体学信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