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抗癌药物对癌细胞的选择性是药物优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前药策略一直是最有前途的策略之一。轻触发的前药策略是控制替代惰性细胞毒性复合物[Ru(dppz)2(CppH)](PF 6)2(C1 ; CppH = 2-(2-
吡啶基)
嘧啶- 4-
羧酸; dppz = dipyrido [3,2- a:2',3'-c]
吩嗪)。光不稳定的3-(4,5-二甲氧基-2-
硝基苯基)-2-丁基(
DMNPB)酯的附着(“光笼”)使原本具有活性的复合物C1对癌细胞(HeLa和U2OS)和非癌细胞(MRC-5)均无害。光照(350 nm)后,可以成功地在活细胞中释放出细胞毒性作用,达到与亲本细胞毒性化合物C1相似的活性
水平。这是第一个被用作光触发前药候选物的可替代惰性的细胞毒性
金属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