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α,α'-bis(1-pyrenylmethoxy)-1,4-xylene | 476488-9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α,α'-bis(1-pyrenylmethoxy)-1,4-xylene
英文别名
1-[[4-(Pyren-1-ylmethoxymethyl)phenyl]methoxymethyl]pyrene
α,α'-bis(1-pyrenylmethoxy)-1,4-xylene化学式
CAS
476488-98-9
化学式
C42H30O2
mdl
——
分子量
566.699
InChiKey
TVRRRDRNHYTGC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4
  • 重原子数:
    44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9.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4-二(溴甲基)苯1-芘甲醇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0%的产率得到α,α'-bis(1-pyrenylmethoxy)-1,4-xy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π电子供体底物与大环芳族醚酰亚胺砜的诱导拟合结合:分子组装的多功能方法。
    摘要:
    通过π-官能化的芳基醚砜与均苯四甲酸和1,4,5,8-萘四甲酸二酐的环酰亚胺化作用,获得了通过π堆积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结合电子给体芳族底物的新型大环受体。这些大环化合物可与多种π供体底物形成络合物,包括四硫富瓦烯,萘,蒽,pyr,per和这些多环烃的功能衍生物。最终的超分子组装物范围从简单的1:1配合物到[2]-和[3]假轮烷,甚至(由于晶体学紊乱)明显的聚轮烷。在钯(II)离子存在下,大环醚酰亚胺与8-羟基喹啉的络合也观察到了以金属为中心的[3]假轮烷的直接五组分自组装。溶液中的结合研究是通过使用1 H NMR和UV / Vis光谱以及结合的化学计量学通过基于电荷转移吸收带的Job图确定。对于具有大表面积的强π-供体客体,发现最高的缔合常数,特别是association和1-羟基py,其K a值分别为1.4×10 3和2.3×10 3  M -1。受体及其衍生复合物的单晶X射线分析显示,
    DOI:
    10.1002/chem.20090148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duced-Fit Binding of π-Electron-Donor Substrates to Macrocyclic Aromatic Ether Imide Sulfones: A Versatile Approach to Molecular Assembly
    作者:Howard M. Colquhoun、Zhixue Zhu、David J. Williams、Michael G. B. Drew、Christine J. Cardin、Yu Gan、Andrew G. Crawford、Todd B. Marder
    DOI:10.1002/chem.200901484
    日期:2010.1.18
    The resulting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range from simple 1:1 complexes to [2]‐ and [3]pseudorotaxanes and even (as a result of crystallographic disorder) an apparent polyrotaxane. Direct five‐component selfassembly of a metal‐centred [3]pseudorotaxane is also observed on complexation of a macrocyclic ether imide with 8‐hydroxyquinoline in the presence of palladium(II) ions. Binding studies in solution
    通过π-官能化的芳基醚砜与均苯四甲酸和1,4,5,8-萘四甲酸二酐的环酰亚胺化作用,获得了通过π堆积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结合电子给体芳族底物的新型大环受体。这些大环化合物可与多种π供体底物形成络合物,包括四硫富瓦烯,萘,蒽,pyr,per和这些多环烃的功能衍生物。最终的超分子组装物范围从简单的1:1配合物到[2]-和[3]假轮烷,甚至(由于晶体学紊乱)明显的聚轮烷。在钯(II)离子存在下,大环醚酰亚胺与8-羟基喹啉的络合也观察到了以金属为中心的[3]假轮烷的直接五组分自组装。溶液中的结合研究是通过使用1 H NMR和UV / Vis光谱以及结合的化学计量学通过基于电荷转移吸收带的Job图确定。对于具有大表面积的强π-供体客体,发现最高的缔合常数,特别是association和1-羟基py,其K a值分别为1.4×10 3和2.3×10 3  M -1。受体及其衍生复合物的单晶X射线分析显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