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odecyl N-ethanamide N,N,N-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 1391932-57-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odecyl N-ethanamide N,N,N-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英文别名
[2-(Dodecylamino)-2-oxoethyl]-trimethylazanium;bromide;[2-(dodecylamino)-2-oxoethyl]-trimethylazanium;bromide
dodecyl N-ethanamide N,N,N-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化学式
CAS
1391932-57-2
化学式
Br*C17H37N2O
mdl
——
分子量
365.398
InChiKey
XOIDOGAMBQXLB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3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4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可裂解的阳离子抗菌两亲物:合成,作用机理和细胞毒性。
    摘要:
    为了抑制由病原菌引起的传染病的广泛出现,迫切需要开发对细菌细胞具有比哺乳动物细胞高的选择性的新型抗菌剂。为此,我们开发了一套阳离子二聚体两亲物(在头基和具有不同亚甲基间隔基的烃尾之间具有可裂解的酰胺键),对人类病原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和低细胞毒性。发现二聚体两亲物的最低抑制浓度(MIC)非常低,与单体对应物相比最低或相当。对于二聚体两亲物,发现MIC随着间隔子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n = 2至6),并且在间隔子长度越高时再次增加(n> 6)。结果发现,具有六个亚甲基间隔基的化合物在所有两亲化合物中活性最高(MIC = 10–13μM)。通过荧光光谱,荧光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发现这些阳离子两亲物与带负电荷的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并破坏膜完整性,从而杀死细菌。所有阳离子两亲物均显示出低溶血活性(HC 50)和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高选择性。最活跃的两亲物(n
    DOI:
    10.1021/la302303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leavable Cationic Antibacterial Amphiphiles: Synthesis,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Cytotoxicities
    作者:Jiaul Hoque、Padma Akkapeddi、Venkateswarlu Yarlagadda、Divakara S. S. M. Uppu、Pratik Kumar、Jayanta Haldar
    DOI:10.1021/la302303d
    日期:2012.8.21
    emerg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aused by pathogenic bacteria. Toward this end, we have developed a set of cationic dimeric amphiphiles (bearing cleavable amide linkages between the headgroup and the hydrocarbon tail with different methylene spacers) that showed high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human pathogenic bacteria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low cytotoxicity. The Minimum
    为了抑制由病原菌引起的传染病的广泛出现,迫切需要开发对细菌细胞具有比哺乳动物细胞高的选择性的新型抗菌剂。为此,我们开发了一套阳离子二聚体两亲物(在头基和具有不同亚甲基间隔基的烃尾之间具有可裂解的酰胺键),对人类病原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和低细胞毒性。发现二聚体两亲物的最低抑制浓度(MIC)非常低,与单体对应物相比最低或相当。对于二聚体两亲物,发现MIC随着间隔子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n = 2至6),并且在间隔子长度越高时再次增加(n> 6)。结果发现,具有六个亚甲基间隔基的化合物在所有两亲化合物中活性最高(MIC = 10–13μM)。通过荧光光谱,荧光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发现这些阳离子两亲物与带负电荷的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并破坏膜完整性,从而杀死细菌。所有阳离子两亲物均显示出低溶血活性(HC 50)和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高选择性。最活跃的两亲物(n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