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yl (E)-3-(2-aminopyrimidin-5-yl)acrylate | 335030-7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yl (E)-3-(2-aminopyrimidin-5-yl)acrylate
英文别名
benzyl (E)-3-(2-aminopyrimidin-5-yl)prop-2-enoate
benzyl (E)-3-(2-aminopyrimidin-5-yl)acrylate化学式
CAS
335030-77-8
化学式
C14H13N3O2
mdl
——
分子量
255.276
InChiKey
VFWGQOSTBFLIKP-VOTSOKG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78.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enzyl (E)-3-(2-aminopyrimidin-5-yl)acrylatesodium hydroxide1-羟基苯并三唑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E)-3-(2-aminopyrimidin-5-yl)-N-methyl-N-(1-methyl-1 H-indol-2-ylmethyl)acry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基于氨基吡啶的细菌烯酰-ACP还原酶(FabI)抑制剂。
    摘要:
    细菌烯酰-ACP还原酶(FabI)催化细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每个循环中的最后一步,是开发新型抗菌剂的有吸引力的目标。我们鉴定有效的选择性FabI抑制剂的努力始于对GlaxoSmithKline专有化合物的筛选,该鉴定了几种金黄色葡萄球菌FabI的小分子抑制剂。通过结合迭代化学化学和基于X射线晶体结构的设计,将这些引线之一开发为新型氨基吡啶衍生物9,一种来自金黄色葡萄球菌(IC(50)= 2.4 microM)和嗜血杆菌的低微摩尔FabI抑制剂。流感(IC(50)= 4.2 microM)。化合物9对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MIC = 0.5 microg / mL)在内的几种生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且在S. 大鼠金黄色腹股沟脓肿感染模型。通过FabI过表达子和大分子合成研究,已证实9的作用方式是通过抑制FabI来抑制脂肪酸生物合成。综上所述,这些结果支持FabI作为有效的抗菌靶标,并证明了
    DOI:
    10.1021/jm020050+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氨基-5-溴嘧啶丙烯酸苄酯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 N,N-二异丙基乙胺三(邻甲基苯基)磷 作用下, 以 various solvent(s) 为溶剂, 以79%的产率得到benzyl (E)-3-(2-aminopyrimidin-5-yl)acr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基于氨基吡啶的细菌烯酰-ACP还原酶(FabI)抑制剂。
    摘要:
    细菌烯酰-ACP还原酶(FabI)催化细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每个循环中的最后一步,是开发新型抗菌剂的有吸引力的目标。我们鉴定有效的选择性FabI抑制剂的努力始于对GlaxoSmithKline专有化合物的筛选,该鉴定了几种金黄色葡萄球菌FabI的小分子抑制剂。通过结合迭代化学化学和基于X射线晶体结构的设计,将这些引线之一开发为新型氨基吡啶衍生物9,一种来自金黄色葡萄球菌(IC(50)= 2.4 microM)和嗜血杆菌的低微摩尔FabI抑制剂。流感(IC(50)= 4.2 microM)。化合物9对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MIC = 0.5 microg / mL)在内的几种生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且在S. 大鼠金黄色腹股沟脓肿感染模型。通过FabI过表达子和大分子合成研究,已证实9的作用方式是通过抑制FabI来抑制脂肪酸生物合成。综上所述,这些结果支持FabI作为有效的抗菌靶标,并证明了
    DOI:
    10.1021/jm02005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ab I Inhibitors
    申请人:Miller William H.
    公开号:US20110190283A1
    公开(公告)日:2011-08-04
    Compounds of the Formula (I) are disclosed which are Fab I inhibitors and are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公开了式(I)的化合物,它们是Fab I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Multiple Bioactive Agent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申请人:BERMAN JUDD M.
    公开号:US20120010127A1
    公开(公告)日:2012-01-12
    In part,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FabI inhibitor and at least one other bioactive agent. In another part,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antibacteri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compound of formulas I-III and at least one other antibacterial agent.
    本发明的一部分涉及包含FabI抑制剂和至少一种其他生物活性剂的组合物。另一部分涉及包含I-III式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其他抗菌剂的抗菌组合物。
  • FAB I INHIBITORS
    申请人:Affinium Pharmaceuticals, Inc.
    公开号:EP1226138B1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 US7879872B2
    申请人:——
    公开号:US7879872B2
    公开(公告)日:2011-02-01
  • US8153652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153652B2
    公开(公告)日:2012-04-1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