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E)-4-Dimethoxyphosphonylbut-2-enyl]-5-chlorouracil | 1260072-69-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E)-4-Dimethoxyphosphonylbut-2-enyl]-5-chlorouracil
英文别名
5-chloro-1-[(E)-4-dimethoxyphosphorylbut-2-enyl]pyrimidine-2,4-dione
N1-[(E)-4-Dimethoxyphosphonylbut-2-enyl]-5-chlorouracil化学式
CAS
1260072-69-2
化学式
C10H14ClN2O5P
mdl
——
分子量
308.658
InChiKey
QYTBVVMGAUWFRF-ONEGZZN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84.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1-[(E)-4-Dimethoxyphosphonylbut-2-enyl]-5-chlorouracil甲醇 、 recombinant human thymidine monophosphate kinase 、 5’-三磷酸腺苷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抗病毒C5取代的嘧啶无环核苷膦酸酯被选作人胸苷酸激酶底物
    摘要:
    无环核苷膦酸酯(ANP)是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基石。在细胞激酶催化的两个磷酸化步骤后,它们达到了目标,即病毒DNA聚合酶。已经合成了新的嘧啶ANP,其具有不饱和的无环侧链(丙-2-烯基,丁-2-烯基,戊-2-烯基)和在尿嘧啶核碱基的C5位置具有不同的取代基。丁-2-烯基系列9d和9e中的几个衍生物,带有(E)但没有带有(Z)构型是人胸苷单磷酸(TMP)激酶的有效底物,而不是尿苷单磷酸-胞嘧啶单磷酸(UMP-CMP)激酶的有效底物,这与西多福韦相反。人TMP激酶已成功与磷酸化的(E)-胸苷-丁-2-烯基膦酸酯9e和ADP形成复合物结晶。的双-新戊酰氧基(POM)酯(ë) - 9D和(ë) - 9E的合成和体外显示出发挥活性抗疱疹病毒(IC 50 = 3μM)和体外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C 50 = 0.19μM),与之相对应的无效(Z)衍生产品。因此,它们的抗病毒活性与其充当胸苷酸激酶底物的能力有关。
    DOI:
    10.1021/jm1011462
  • 作为产物:
    描述:
    N3-benzoyl-N1-[(E)-4-dimethoxyphosphonylbut-2-enyl]-5-chlorouracil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4.0h, 以90%的产率得到N1-[(E)-4-Dimethoxyphosphonylbut-2-enyl]-5-chlorouracil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抗病毒C5取代的嘧啶无环核苷膦酸酯被选作人胸苷酸激酶底物
    摘要:
    无环核苷膦酸酯(ANP)是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基石。在细胞激酶催化的两个磷酸化步骤后,它们达到了目标,即病毒DNA聚合酶。已经合成了新的嘧啶ANP,其具有不饱和的无环侧链(丙-2-烯基,丁-2-烯基,戊-2-烯基)和在尿嘧啶核碱基的C5位置具有不同的取代基。丁-2-烯基系列9d和9e中的几个衍生物,带有(E)但没有带有(Z)构型是人胸苷单磷酸(TMP)激酶的有效底物,而不是尿苷单磷酸-胞嘧啶单磷酸(UMP-CMP)激酶的有效底物,这与西多福韦相反。人TMP激酶已成功与磷酸化的(E)-胸苷-丁-2-烯基膦酸酯9e和ADP形成复合物结晶。的双-新戊酰氧基(POM)酯(ë) - 9D和(ë) - 9E的合成和体外显示出发挥活性抗疱疹病毒(IC 50 = 3μM)和体外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C 50 = 0.19μM),与之相对应的无效(Z)衍生产品。因此,它们的抗病毒活性与其充当胸苷酸激酶底物的能力有关。
    DOI:
    10.1021/jm10114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Antiviral C5-Substituted Pyrimidine Acyclic Nucleoside Phosphonates Selected as Human Thymidylate Kinase Substrates
    作者:Dimitri Topalis、Ugo Pradère、Vincent Roy、Christophe Caillat、Ahmed Azzouzi、Julie Broggi、Robert Snoeck、Graciela Andrei、Jay Lin、Staffan Eriksson、Julie A. C. Alexandre、Chahrazade El-Amri、Dominique Deville-Bonne、Philippe Meyer、Jan Balzarini、Luigi A. Agrofoglio
    DOI:10.1021/jm1011462
    日期:2011.1.13
    Acyclic nucleoside phosphonates (ANPs) are at the cornerstone of DNA virus and retrovirus therapies. They reach their target, the viral DNA polymerase, after two phosphorylation steps catalyzed by cellular kinases. New pyrimidine ANPs have been synthesized with unsaturated acyclic side chains (prop-2-enyl-, but-2-enyl-, pent-2-enyl-) and different substituents at the C5 position of the uracil nucleobase
    无环核苷膦酸酯(ANP)是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基石。在细胞激酶催化的两个磷酸化步骤后,它们达到了目标,即病毒DNA聚合酶。已经合成了新的嘧啶ANP,其具有不饱和的无环侧链(丙-2-烯基,丁-2-烯基,戊-2-烯基)和在尿嘧啶核碱基的C5位置具有不同的取代基。丁-2-烯基系列9d和9e中的几个衍生物,带有(E)但没有带有(Z)构型是人胸苷单磷酸(TMP)激酶的有效底物,而不是尿苷单磷酸-胞嘧啶单磷酸(UMP-CMP)激酶的有效底物,这与西多福韦相反。人TMP激酶已成功与磷酸化的(E)-胸苷-丁-2-烯基膦酸酯9e和ADP形成复合物结晶。的双-新戊酰氧基(POM)酯(ë) - 9D和(ë) - 9E的合成和体外显示出发挥活性抗疱疹病毒(IC 50 = 3μM)和体外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C 50 = 0.19μM),与之相对应的无效(Z)衍生产品。因此,它们的抗病毒活性与其充当胸苷酸激酶底物的能力有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