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S,2R,4E)-2-(1'-methoxymethoxyhexyl)-4-methyl-5-(trimethylsilanyl)-pent-4-en-1-ol | 500795-1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S,2R,4E)-2-(1'-methoxymethoxyhexyl)-4-methyl-5-(trimethylsilanyl)-pent-4-en-1-ol
英文别名
(1'S,2S,4E) 2-(1'-methoxymethoxy-hexyl)-4-methyl-5-(trimethylsilanyl)-pent-4-en-1-ol;(2S,3S)-3-(methoxymethoxy)-2-[(E)-2-methyl-3-trimethylsilylprop-2-enyl]octan-1-ol
(1'S,2R,4E)-2-(1'-methoxymethoxyhexyl)-4-methyl-5-(trimethylsilanyl)-pent-4-en-1-ol化学式
CAS
500795-16-4
化学式
C17H36O3Si
mdl
——
分子量
316.557
InChiKey
NGEZWAFFDFSECZ-LFUXOTA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8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38.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福尔马霉素的全合成
    摘要:
    描述了细胞毒性 plecomacrolide 天然产物甲霉素 (1) 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该合成的关键方面包括 MOM 醚 28 和 38 的有效转缩醛反应以形成七元甲酰缩醛 29 和 39,高度官能化乙烯基硼酸 6 和乙烯基碘化物 7 的后期 Suzuki 交叉偶联反应, β-羟基酮 4 与 2,6-二脱氧-2-碘吡喃葡萄糖基氟 3 的高度β-选择性糖苷化反应,以及由原位生成的 Et(3)N.2HF 介导的倒数第二中间体 77 的全局脱甲硅烷基化反应。
    DOI:
    10.1021/ja048493l
  • 作为产物:
    描述:
    (4R) 4-benzyl-3-[2-(1'S,2R,4E)-(1'-methoxymethoxy-hexyl)-4-methyl-5-(trimethylsilanyl)-pent-4-enoyl]-oxazolidin-2-one 在 锂硼氢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6%的产率得到(1'S,2R,4E)-2-(1'-methoxymethoxyhexyl)-4-methyl-5-(trimethylsilanyl)-pent-4-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福米霉素苷元,福米替尼的全合成。
    摘要:
    [结构:见正文]通过片段5和6的后期Suzuki交叉偶联,山梨酸酯14的大内酯化以及甲壳素14的大内酯化作用,完成了甲酰胺(2),甲酰胺(1)糖苷配基的全合成。醛3和甲基酮4的Mukaiyama醛醇缩合反应。还描述了一种有效且高度立体选择性的第二代碘乙烯的合成方法6。
    DOI:
    10.1021/ol027569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the Formamicin Aglycon, Formamicinone
    作者:Brad M. Savall、Nicolas Blanchard、William R. Roush
    DOI:10.1021/ol027569k
    日期:2003.2.1
    [structure: see text] The total synthesis of formamicinone (2), the aglycone of formamicin (1), has been accomplished via the late-stage Suzuki cross-coupling of fragments 5 and 6, the macrolactonization of seco ester 14, and the Mukaiyama aldol reaction of aldehyde 3 and methyl ketone 4. An efficient and highly stereoselective second generation synthesis of vinyl iodide 6 is also described.
    [结构:见正文]通过片段5和6的后期Suzuki交叉偶联,山梨酸酯14的大内酯化以及甲壳素14的大内酯化作用,完成了甲酰胺(2),甲酰胺(1)糖苷配基的全合成。醛3和甲基酮4的Mukaiyama醛醇缩合反应。还描述了一种有效且高度立体选择性的第二代碘乙烯的合成方法6。
  • Total Synthesis of Formamicin
    作者:Timothy B. Durham、Nicolas Blanchard、Brad M. Savall、Noel A. Powell、William R. Roush
    DOI:10.1021/ja048493l
    日期:2004.8.1
    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the cytotoxic plecomacrolide natural product formamicin (1) is described. Key aspects of this synthesis include the efficient transacetalation reactions of MOM ethers 28 and 38 to form the seven-membered formyl acetals 29 and 39, a late-stage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the highly functionalized vinyl boronic acid 6 and vinyl iodide 7, a highly beta-selective
    描述了细胞毒性 plecomacrolide 天然产物甲霉素 (1) 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该合成的关键方面包括 MOM 醚 28 和 38 的有效转缩醛反应以形成七元甲酰缩醛 29 和 39,高度官能化乙烯基硼酸 6 和乙烯基碘化物 7 的后期 Suzuki 交叉偶联反应, β-羟基酮 4 与 2,6-二脱氧-2-碘吡喃葡萄糖基氟 3 的高度β-选择性糖苷化反应,以及由原位生成的 Et(3)N.2HF 介导的倒数第二中间体 77 的全局脱甲硅烷基化反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