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bromo-2-pyridyl-N-(2'-methylthiophenyl)methyleneimine | 1384182-26-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bromo-2-pyridyl-N-(2'-methylthiophenyl)methyleneimine
英文别名
1-(5-bromopyridin-2-yl)-N-(2-methylsulfanylphenyl)methanimine
5-bromo-2-pyridyl-N-(2'-methylthiophenyl)methyleneimine化学式
CAS
1384182-26-6
化学式
C13H11BrN2S
mdl
——
分子量
307.214
InChiKey
MQEWZYAIOPELT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50.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hexaaquanickel(II) perchlorate5-bromo-2-pyridyl-N-(2'-methylthiophenyl)methyleneimine乙腈乙腈 为溶剂, 以76%的产率得到bis(5-bromo-2-pyridyl-N-(2'-methylthiophenyl)methyleneimine)nickel(II) perchlorate*(acet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N 4 S 2配位几何结构中镍氧化态的穿梭与三齿N 2 S施主配体的施主强度的关系
    摘要:
    已经合成了N 2 S供体组配体的七个双-Ni II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稳定Ni 0,Ni I,Ni II和Ni III氧化态的能力。化合物1 - 5由三齿席夫碱配体的吡啶环的变形例的,2-吡啶基- N-(2'-甲硫基苯基)亚甲基亚胺(X L1),其中X = 6-H,6-ME,6- p -ClPh,6-Br,5-Br; 化合物6为还原胺形式(L2);化合物7是酰胺类似物(L3)。这些化合物是高氯酸盐,除了7,这是中性的。配合物1和3 – 7已在结构上进行了表征。它们的配合几何形状是扭曲的八面体。在6的情况下,三齿配体以面部方式配位,而其余的络合物显示子午配位。由于吡啶环的取代X L1,将Ni-N PY距离为1〜5 < 3 < 4增加和UV-可见光λ最大值对应于所述值3甲2克(F)→ 3 Ť 2克(F)转变呈上升趋势1〜5 < 2 < 3 < 4。的循环伏安法1 - 5揭示了两个准可逆还原波对应于镍II
    DOI:
    10.1021/ic300606g
  • 作为产物:
    描述:
    5-溴-2-吡啶甲醛2-氨基茴香硫醚甲醇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75%的产率得到5-bromo-2-pyridyl-N-(2'-methylthiophenyl)methylenei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N 4 S 2配位几何结构中镍氧化态的穿梭与三齿N 2 S施主配体的施主强度的关系
    摘要:
    已经合成了N 2 S供体组配体的七个双-Ni II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稳定Ni 0,Ni I,Ni II和Ni III氧化态的能力。化合物1 - 5由三齿席夫碱配体的吡啶环的变形例的,2-吡啶基- N-(2'-甲硫基苯基)亚甲基亚胺(X L1),其中X = 6-H,6-ME,6- p -ClPh,6-Br,5-Br; 化合物6为还原胺形式(L2);化合物7是酰胺类似物(L3)。这些化合物是高氯酸盐,除了7,这是中性的。配合物1和3 – 7已在结构上进行了表征。它们的配合几何形状是扭曲的八面体。在6的情况下,三齿配体以面部方式配位,而其余的络合物显示子午配位。由于吡啶环的取代X L1,将Ni-N PY距离为1〜5 < 3 < 4增加和UV-可见光λ最大值对应于所述值3甲2克(F)→ 3 Ť 2克(F)转变呈上升趋势1〜5 < 2 < 3 < 4。的循环伏安法1 - 5揭示了两个准可逆还原波对应于镍II
    DOI:
    10.1021/ic300606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huttling of Nickel Oxidation States in N<sub>4</sub>S<sub>2</sub> Coordination Geometry versus Donor Strength of Tridentate N<sub>2</sub>S Donor Ligands
    作者:Sudip K. Chatterjee、Suprakash Roy、Suman Kumar Barman、Ram Chandra Maji、Marilyn M. Olmstead、Apurba K. Patra
    DOI:10.1021/ic300606g
    日期:2012.7.16
    Seven bis-NiII complexes of a N2S donor set ligand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examined for their ability to stabilize Ni0, NiI, NiII and NiIII oxidation states. Compounds 1–5 consist of modifications of the pyridine ring of the tridentate Schiff base ligand, 2-pyridyl-N-(2′-methylthiophenyl)methyleneimine (XL1), where X = 6-H, 6-Me, 6-p-ClPh, 6-Br, 5-Br; compound 6 is the reduced amine form (L2); compound
    已经合成了N 2 S供体组配体的七个双-Ni II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稳定Ni 0,Ni I,Ni II和Ni III氧化态的能力。化合物1 - 5由三齿席夫碱配体的吡啶环的变形例的,2-吡啶基- N-(2'-甲硫基苯基)亚甲基亚胺(X L1),其中X = 6-H,6-ME,6- p -ClPh,6-Br,5-Br; 化合物6为还原胺形式(L2);化合物7是酰胺类似物(L3)。这些化合物是高氯酸盐,除了7,这是中性的。配合物1和3 – 7已在结构上进行了表征。它们的配合几何形状是扭曲的八面体。在6的情况下,三齿配体以面部方式配位,而其余的络合物显示子午配位。由于吡啶环的取代X L1,将Ni-N PY距离为1〜5 < 3 < 4增加和UV-可见光λ最大值对应于所述值3甲2克(F)→ 3 Ť 2克(F)转变呈上升趋势1〜5 < 2 < 3 < 4。的循环伏安法1 - 5揭示了两个准可逆还原波对应于镍II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