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8-bis(methoxymethoxy)-3-methylisochromen-1-one | 1024771-9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8-bis(methoxymethoxy)-3-methylisochromen-1-one
英文别名
——
6,8-bis(methoxymethoxy)-3-methylisochromen-1-one化学式
CAS
1024771-98-9
化学式
C14H16O6
mdl
——
分子量
280.277
InChiKey
UZDBFEHBRFVHF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6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8-bis(methoxymethoxy)-3-methylisochromen-1-oneAmmon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99.0h, 以99%的产率得到6,8-bis(methoxymethoxy)-3-methyl-2H-isoquinoli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决明子A(一种天然存在的强效抗血浆生物碱)的首次全合成。
    摘要:
    决明子A(一种从决明子中分离得到的抗疟原虫生物碱)的第一个全合成是通过将芳烃与Sonogashira偶联依次进行炔基烷基化和酚内氧的6-内切-环化反应生成的炔烃而实现的。
    DOI:
    10.1021/ol8004112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2,4-bis(methoxymethoxy)-6-(prop-1-ynyl)benzoate甲醇sodium hydroxide盐酸 作用下, 反应 17.0h, 以89%的产率得到6,8-bis(methoxymethoxy)-3-methylisochrome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决明子A(一种天然存在的强效抗血浆生物碱)的首次全合成。
    摘要:
    决明子A(一种从决明子中分离得到的抗疟原虫生物碱)的第一个全合成是通过将芳烃与Sonogashira偶联依次进行炔基烷基化和酚内氧的6-内切-环化反应生成的炔烃而实现的。
    DOI:
    10.1021/ol80041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Cassiarin A, a Naturally Occurring Potent Antiplasmodial Alkaloid
    作者:Marcellino Rudyanto、Yuichiro Tomizawa、Hiroshi Morita、Toshio Honda
    DOI:10.1021/ol8004112
    日期:2008.5.1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cassiarin A, an antiplasmodial alkaloid isolated from Cassia siamea, was achieved via sequential alkynylation of arenes with Sonogashira coupling and 6- endo-dig-cyclization of phenolic oxygens to the resulting alkynes.
    决明子A(一种从决明子中分离得到的抗疟原虫生物碱)的第一个全合成是通过将芳烃与Sonogashira偶联依次进行炔基烷基化和酚内氧的6-内切-环化反应生成的炔烃而实现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锡(4+)丙烯酰酸酯 茵陈蒿素 苯并噻吨二羧酸酐 苯并[d]茚并[1,2-b]吡喃-5,11-二酮 苯并[E][2]苯并吡喃并[4,3-b]吲哚-5(13H)-酮 腐皮壳菌素 脱乙酰基杜克拉青霉素 网状菌醇 短叶苏木酚酸甲酯 氨甲酸,(4-氯-3-甲氧基-1-羰基-1H-2-苯并吡喃-7-基)-,乙基酯 异薰草素 培黄素 四(4-甲酰基苯基)硅烷 [2]苯并吡喃并[3',4':4,5]吡咯并[2,3-f]异喹啉-8(13H)-酮 N,N-二甲基-1-氧代-4-苯基-1H-2-苯并吡喃-3-甲酰胺 8-羟基-6-甲氧基-3-丙基异香豆素 8-羟基-4-(2-羟基乙酰基)异苯并吡喃-1-酮 8-羟基-3-(羟基甲基)-6-甲氧基异苯并吡喃-1-酮 8-羟基-3-(4-羟基苯基)异色烯-1-酮 8-羟基-3,4-二甲基-1H-2-苯并吡喃-1-酮 8-甲氧基-3-甲基-1H-异苯并吡喃-1-酮 7-氨基-4-氯-3-甲氧基异香豆素 7-氨基-4-氯-3-(3-异硫脲基丙氧基)异香豆素 7-氨基-4-氯-3-(2-甲氧基乙氧基)异色烯-1-酮 7-氨基-3-(2-溴乙氧基)异色烯-1-酮 7-氨基-3-(2-溴乙氧基)-4-氯异苯并吡喃-1-酮 7,8,9-三羟基-3,5-二氧代-1,2-二氢环戊烯并[c]异苯并吡喃-1-羧酸乙酯 6-甲氧基-1H-2-苯并吡喃-1-酮 6-氟-3-甲氧基-1-氧代-1H-2-苯并吡喃-4-甲酸甲酯 6,8-二羟基-3-(羟甲基)异色烯-1-酮 5-羟基-7-苯基-1H,6H-苯并[de]异苯并吡喃-1,6-二酮 5-硝基-1H-异色烯-1-酮 5-溴-1H-异苯并吡喃-1-酮 5,7-二甲氧基-4-苯基-异色烯-1-酮 5,6-二氢-1H,4H-萘并[1,8-cd]吡喃-1-酮 4-甲氧基-7-甲基吡喃并[3,4-f][1]苯并呋喃-5-酮 4-氰基-3-苯基异香豆素 4-氯-3-乙氧基-7-胍基异香豆素 4-乙酰基异苯并吡喃-1-酮 4-(哌啶-1-羰基)异色烯-1-酮 3-甲基异色烯-1-酮 3-甲基-6-甲氧基-8-羟基异香豆素 3-甲基-1-氧代-1H-异苯并吡喃-4-甲酸 3-氨基-4-(3-甲基苯胺基)异色烯-1-酮 3-乙酰氧基甲基异香豆素 3-乙基-异色烯-1-酮 3-[3,5-二甲基-4-(2-(4-甲基哌嗪-1-基)-乙氧基)-苯基]-6,8-二甲氧基-异色烯-1-酮 3-[(2-氯苯基)甲基]异色烯-1-酮 3-(4'-氯-2'-氟苯基)异香豆素 3-(3,4-二羟基苯基)-8-羟基异苯并吡喃-1-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