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6-Trimethoxybenzamidine | 160150-3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6-Trimethoxybenzamidine
英文别名
2,4,6-Trimethoxy-benzamidine;2,4,6-trimethoxybenzenecarboximidamide
2,4,6-Trimethoxybenzamidine化学式
CAS
160150-35-6
化学式
C10H14N2O3
mdl
——
分子量
210.233
InChiKey
URIBOTBGAGUCH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66.2±52.0 °C(Predicted)
  • 密度:
    1.19±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77.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4,6-trimethoxybenzamidoxime 作用下, 以 DCM MeOH AcOH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2,4,6-Trimethoxybenzam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5-acylamino-1,2,4-thiadiazol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与通式 ##STR1## 相应的噻二唑衍生物,其中Ar代表含氮芳香杂环,特别是在氮原子上用CO-(C.sub.1-C.sub.4)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吲哚基;用(CH.sub.2).sub.nCOR,其中n代表1或2,R代表OR.sub.1或NR.sub.1R.sub.2,其中R.sub.1和R.sub.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代表H或(C.sub.1-C.sub.4)烷基;用(C.sub.1-C.sub.4)羟基烷基;用(C.sub.2-C.sub.6)烷氧基烷基;四氢吡喃基;或用--(CH.sub.2).sub.3--链,其最后一个碳原子连接到吲哚的苯环上形成6元环;Z代表(a)基团 ##STR2## 其中A和B独立地表示C,CH或N;而X.sub.1、X.sub.2、X.sub.3和X.sub.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H,(C.sub.1-C.sub.3)烷基,(C.sub.1-C.sub.3)烷氧基,Cl,Br或三氟甲基,或者(b)一个可选取代的萘基团,以及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公开号:
    US05534530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carboxylative Palladium(II)-Catalyzed Synthesis of Aryl Amidines from Aryl Carboxylic Acids: Development and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作者:Jonas Rydfjord、Fredrik Svensson、Alejandro Trejos、Per J. R. Sjöberg、Christian Sköld、Jonas Sävmarker、Luke R. Odell、Mats Larhed
    DOI:10.1002/chem.201301809
    日期:2013.10.4
    A fast and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aryl amidines starting from carboxylic acids and cyanamides is reported. The reaction was achieved by palladium(II)‐catalysis in a one‐step microwave protocol using [Pd(O2CCF3)2], 6‐methyl‐2,2′‐bipyridyl and trifluoroacetic acid (TFA) in N‐methylpyrrolidinone (NMP), providing the corresponding aryl amidine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The protocol is very robust
    报道了从羧酸氰胺开始快速方便地合成芳脒。该反应是通过 (II) 催化在一步微波协议中使用 [Pd(O 2 CCF 3 ) 2 ]、6-甲基-2,2'-联吡啶三氟乙酸 (TFA) 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实现的(NMP),以中等至极好的收率提供相应的芳脒。该协议对于氰胺偶联伙伴非常可靠,但需要富电子邻-取代的芳基羧酸。通过 DFT 研究和对反应的直接 ESI-MS 研究提供了机理见解。DFT 研究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好地相关,并且与 ESI-MS 研究一起支持所建议的机制。此外,使用非共振微波连续流系统进行了放大(放大),通过使用内径为 3 mm 的玻璃反应器在流速下实现了 11 mmol h -1的最大吞吐量1 mL min -1。
  • 5-Acylamino 1,2,4-thiadiazoles comme antagonistes ou agonistes de la cholécystokinine
    申请人:ELF SANOFI
    公开号:EP0620221A1
    公开(公告)日:1994-10-19
    L'invention concerne les dérivés du thiadiazole répondant à la formule générale dans laquelle Ar représente un hétérocycle aromatique azoté, notamment indolyle substitué ou non sur l'azote par CO-(C₁-C₄)alkyle; par (CH₂)nCOR dans lequel n représente 1 ou 2 et R représente OR₁ ou NR₁R₂ avec R₁ et R₂ identiques ou non représentant H ou (C₁-C₄)alkyle; par hydroxyalkyle en C₁ à C₄; par alcoxyalkyle en C₂ à C₆; tétrahydropyranyle; ou par une chaîne -(CH₂)₃-, dont le dernier carbone est fixé sur le noyau phényle de l'indole pour former un cycle à 6 sommets ; Z représente : (a) le groupe où A et B indépendamment l'un de l'autre représentent C, CH ou N ; et X₁, X₂, X₃, X₄ identiques ou non représentent H, (C₁-C₃)alkyle, (C₁-C₃)alcoxy, Cl, Br ou trifluorométhyle, ou bien (b) un groupe naphtyle éventuellement substitué, ainsi que leurs sels pharmaceutiquement acceptables.
    本发明涉及通式如下的噻二唑生物 其中 Ar 代表含氮芳香杂环,特别是吲哚基,其氮上可以被或不被 CO-(C₁-C₄)烷基取代;(CH₂)nCOR 其中 n 代表 1 或 2,R 代表 OR₁ 或 NR₁R₂,R₁ 和 R₂ 可以是或不是相同的,代表 H 或 (C₁-C₄)烷基;C₁-C₄羟基烷基;C₂-C₆烷氧基烷基;四氢吡喃基;或-(CH₂)₃-链,其最后一个碳与吲哚的苯基环相连形成 6 元环; Z 代表 : (a) 以下基团 其中 A 和 B 各自代表 C、CH 或 N;X₁、X₂、X₃、X₄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分别代表 H、(C₁-C₃)烷基、(C₁-C₃)烷氧基、Cl、Br 或三甲基,或者相反 (b) 任选取代的基、 以及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类。
  • US5534530A
    申请人:——
    公开号:US5534530A
    公开(公告)日:1996-07-09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