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合成香料

合成香料,又称人工合成香料,是通过科学技术模仿天然香料,利用不同原料经过化学或生物合成途径制备出的特定“单一体”香料。目前世界上已有5000多种合成香料,其中400多种为常用产品,并已成为精细有机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其化学结构或官能团的不同,合成香料可分为烃类、醇类、酸类、酯类、内酯类、醛类、酮类、酚类、醚类、缩醛类、缩酮类、曳馥基类、睛类、大环类、多环类、杂环类(如吡嗪、吡啶、呋喃、噻唑等)、硫化物类以及卤化物类。

根据我国GB2760标准,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目录中包含多达257种合成香料。饮料常用的合成香料主要分为酯类和非酯类两大类。

酯类合成香料

有机酸与醇的酯化反应制得的酯类香料通常耐碱性差,除第3级萜醇酯(如乙酸松油酯、乙酸芳樟酯)外。这类香料一般以乙酸酯居多,共12种;从醇的成分来看,乙醇酯有11个,异戊醇酯7个,甲酯5个。这些酯类香料大多难溶或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并且挥发性较强,需密闭保存在冷暗处。通常它们与其他各种香料调和使用。

非酯类合成香料

非酯类香料主要包括醇类、醛类、挥发性酸类以及酮类等,其中醛类、酚类及具有不稳定双键结构的香料较多,在空气中容易氧化,保管时需特别注意。例如茴香醛、香兰素、乙基香兰素、苯甲醛、胡椒醛以及α-戊基桂醛、桂醛和柠檬醛等,这些是不稳定的非酯类香料。除了香兰素和薄荷醇外,很少单独使用,多数情况下与其他香料调和使用。

人造香料

人造香料是在供人类消费的天然产品(无论是否加工过)中尚未发现其香味物质。这类香料种类较少,但化学结构在自然界中迄今未被发现存在,因此安全性引人关注。根据我国GB/T14156—93《食品用香料和编码》,这些香料均经过一定的毒理学评价,并被认为对人体无害(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其中部分品种虽已充分评估,但目前仍列为暂时许可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认识的深化,一些原属人造香料的品种可能被发现存在于天然食品中,从而归类为天然等同香料,例如我国暂时允许使用的人造香料己酸烯丙酯已被国际上改列为人造等同香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结构式图片
对甲基肉桂酸 4-methylcinnamic acid 1866-39-3 C10H10O2
对甲基肉桂酸
对溴肉桂酸 4-bromophenyl acrylate 50663-21-3 C9H7BrO2
对溴肉桂酸
对氯肉桂酸乙酯 ethyl (E)-3-(4-chlorophenyl)prop-2-enoate 24393-52-0 C11H11ClO2
对氯肉桂酸乙酯
对氟肉桂醛 3-(4-fluoro-phenyl)-propenal 24654-55-5 C9H7FO
对氟肉桂醛
对氟肉桂酸 4-fluorocinnamic acid 459-32-5 C9H7FO2
对氟肉桂酸
对叔丁基苯乙酸甲酯 t-butyl p-tolylacetate 33155-60-1 C13H18O2
对叔丁基苯乙酸甲酯
对叔丁基苯乙酸甲酯 methyl 2-(4-tert-butylphenyl)acetate 3549-23-3 C13H18O2
对叔丁基苯乙酸甲酯
对丙氧基肉桂酸 4-propoxycinnamic acid 69033-81-4 C12H14O3
对丙氧基肉桂酸
宝丹酮十一烯酸酯 boldenone undecylenate 13103-34-9 C30H44O3
宝丹酮十一烯酸酯
威士忌内酯 whiskey lactone 39212-23-2 C9H16O2
威士忌内酯
奶油酯 Methylthiomethyl butyrate 74758-93-3 C6H12O2S
奶油酯
大马酮 1-(2,6,6-trimethyl-1,3-cyclohexadiene-1-yl)-2-buten-1-one, 23696-85-7 C13H18O
大马酮
大蒜素 allicin 539-86-6 C6H10OS2
大蒜素
大蒜粉 diallyl trisulfide 2050-87-5 C6H10S3
大蒜粉
壬醛 Nonanal 124-19-6 C9H18O
壬醛
壬酸烯丙酯 allyl nonanoate 7493-72-3 C12H22O2
壬酸烯丙酯
壬酸异戊酯 3-Methylbutyl nonanoate 7779-70-6 C14H28O2
壬酸异戊酯
壬酸异丁酯 Pelargonsaeureisobutylester 30982-03-7 C13H26O2
壬酸异丁酯
壬酸乙酯 ethyl pelargonate 123-29-5 C11H22O2
壬酸乙酯
壬烯酸甲酯 methyl non-3-enoate 13481-87-3 C10H18O2
壬烯酸甲酯
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glycidyl tetrahydrophthalate 21544-03-6 C14H18O6
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四氢芳樟醇 tetrahydrolinalool 78-69-3 C10H22O
四氢芳樟醇
四氢糠醇乙酸酯 tetrahydrofurfuryl acetate 637-64-9 C7H12O3
四氢糠醇乙酸酯
四氢糠醇丙酸酯 tetrahydrofurfuryl propionate 637-65-0 C8H14O3
四氢糠醇丙酸酯
四氢噻吩-3-酮 Tetrahydrothiophen-3-one 1003-04-9 C4H6OS
四氢噻吩-3-酮
四氢吡咯 pyrrolidine 123-75-1 C4H9N
四氢吡咯
四氢-6-辛基-2H-吡喃-2-酮 5-tridecanolide 7370-92-5 C13H24O2
四氢-6-辛基-2H-吡喃-2-酮
呋喃酮乙酸酯 4-acetoxy-2,5-dimethyl-3(2H)-furanone 4166-20-5 C8H10O4
呋喃酮乙酸酯
呋喃酮丁酸酯 4-butyryloxy-2,5-dimethyl-3(2H)-furanone 114099-96-6 C10H14O4
呋喃酮丁酸酯
吲哚-3-丙酮 3-(1H-indolyl)acetone 1201-26-9 C11H11NO
吲哚-3-丙酮
吡啶-2-甲硫醇 2-(sulfanylmethyl)pyridine 2044-73-7 C6H7NS
吡啶-2-甲硫醇
吡啶 pyridine 110-86-1 C5H5N
吡啶
吡咯烷氢碘酸盐 pyrolidinium hydroiodide 45361-12-4 C4H10N*I
吡咯烷氢碘酸盐
吐纳麝香 Tonalid 21145-77-7 C18H26O
吐纳麝香
叶醇 (Z)-3-Hexen-1-ol 928-96-1 C6H12O
叶醇
右旋香芹酮 (S)-p-mentha-6,8-dien-2-one 2244-16-8 C10H14O
右旋香芹酮
可可醛 2-isopropyl-5-methyl-hex-2-enal 35158-25-9 C10H18O
可可醛
叔丁氧羰基-11-氨基十一烷酸 11-(tert-butoxycarbonylamino)undecanoic acid 10436-25-6 C16H31NO4
叔丁氧羰基-11-氨基十一烷酸
反式肉桂醛 (E)-3-phenylpropenal 14371-10-9 C9H8O
反式肉桂醛
反式-β-金合欢烯 (E)-β-farnesene 18794-84-8 C15H24
反式-β-金合欢烯
反式-4-癸烯酸乙酯 ethyl trans-4-decenoate 76649-16-6 C12H22O2
反式-4-癸烯酸乙酯
反式-4-甲氧基肉桂酸 (E)-3-(4-methoxyphenyl)acrylic acid 943-89-5 C10H10O3
反式-4-甲氧基肉桂酸
反式-4-乙酰氧基肉桂酸 3-(4-acetoxyphenyl)acrylic acid 15486-19-8 C11H10O4
反式-4-乙酰氧基肉桂酸
反式-3-癸烯甲酯 methyl (trans-3-nonenoate) 36781-67-6 C10H18O2
反式-3-癸烯甲酯
反式-2-癸醛 2-decenal 3913-71-1 C10H18O
反式-2-癸醛
反式-2-癸烯醛 (E)-2-decenal 3913-81-3 C10H18O
反式-2-癸烯醛
反式-2-甲基-2-丁烯醛 2-methylbut-2-enal 497-03-0 C5H8O
反式-2-甲基-2-丁烯醛
反式-2-已烯-1-醇 (2E)-hexen-1-ol 928-95-0 C6H12O
反式-2-已烯-1-醇
反式-2-己烯醛二乙缩醛 (E)-1,1-Diethoxy-hex-2-ene 67746-30-9 C10H20O2
反式-2-己烯醛二乙缩醛
反式-2-己烯酸 (E)-2-Hexenoic acid 13419-69-7 C6H10O2
反式-2-己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