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Chlor-phenylaminophosphorsaeuredichlorid | 89909-8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Chlor-phenylaminophosphorsaeuredichlorid
英文别名
——
3-Chlor-phenylaminophosphorsaeuredichlorid化学式
CAS
89909-81-9
化学式
C6H5Cl3NOP
mdl
——
分子量
244.445
InChiKey
WNFAGOMCVNMNE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甲基环己胺3-Chlor-phenylaminophosphorsaeuredichlorid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种新型磷酸三酰胺中超分子特征的能量框架和 Hirshfeld 表面分析:通过取代基效应调节分子间相互作用
    摘要:
    在磷酸三酰胺的晶体结构中观察到的超分子特征主要受强氢键相互作用 N—H...O P 的影响。借助取代基,可以创建一个场景,其中弱相互作用对稳定在没有任何强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可以更可靠地评估整体分子堆积。在此背景下,我们研究了三种新型磷酸三酰胺1 – 3的超分子特征,分别为 [NH]P(O)[N] 2、[C(O)N] 2 P(O)[N] 和 [C (O)N] 2 P(O)[NH] 段,分别。化合物以单斜空间群P 2 1 / c结晶对于1和2,具有一个磷酸三酰胺分子,在P 2 1中,对于3,具有不对称单元中的两个分子。使用 Hirshfeld 表面和能量框架分析评估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能量,结果表明 2-氧代-3-恶唑烷基等取代基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作为超分子组装中的关键内聚因素。取代基改变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贡献,随后改变了不同弱相互作用和分子组装的形成。2的结构带有该取代基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最高的能
    DOI:
    10.1016/j.molstruc.2022.132742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种新型磷酸三酰胺中超分子特征的能量框架和 Hirshfeld 表面分析:通过取代基效应调节分子间相互作用
    摘要:
    在磷酸三酰胺的晶体结构中观察到的超分子特征主要受强氢键相互作用 N—H...O P 的影响。借助取代基,可以创建一个场景,其中弱相互作用对稳定在没有任何强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可以更可靠地评估整体分子堆积。在此背景下,我们研究了三种新型磷酸三酰胺1 – 3的超分子特征,分别为 [NH]P(O)[N] 2、[C(O)N] 2 P(O)[N] 和 [C (O)N] 2 P(O)[NH] 段,分别。化合物以单斜空间群P 2 1 / c结晶对于1和2,具有一个磷酸三酰胺分子,在P 2 1中,对于3,具有不对称单元中的两个分子。使用 Hirshfeld 表面和能量框架分析评估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能量,结果表明 2-氧代-3-恶唑烷基等取代基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作为超分子组装中的关键内聚因素。取代基改变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贡献,随后改变了不同弱相互作用和分子组装的形成。2的结构带有该取代基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最高的能
    DOI:
    10.1016/j.molstruc.2022.1327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fferent phosphoric triamide [HN]3-nP(O)[N]n (n = 1, 2) skeletons lead to identical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assemblies: X-ray crystallography investigation, Hirshfeld surface analysis and molecular docking study against SARS-CoV-2
    作者:Mobina Najarianzadeh、Atekeh Tarahhomi、Arie van der Lee
    DOI:10.1016/j.ica.2022.121190
    日期:2022.12
    In this work, we describe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wo new phosphoramides containing the same [(3-Cl)C6H4NH]P(O) = Y segment (Y[N(CH3)CH2C6H5]2 (1) and Y[NC4H8O]2 (2)) and an improved model of [C6H11(CH3)N]P(O)[NHC(CH3)3]2 (compound 3). The structures a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using two types of refinements with spherical (S) and aspherical (AS) [Hirshfeld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描述了两种含有相同 [(3-Cl)C 6 H 4 NH]P(O) =  Y片段 ( Y [ N ( CH 3 ) CH 2 C 6 H 5 ]的新型酰胺的晶体结构。2 ( 1 ) 和Y [ NC 4 H 8 O ] 2 ( 2 )) 和 [C 6 H 11 (CH 3 )N]P(O)[NHC(CH 3 ) 3 ] 2的改进模型(化合物3 )。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对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使用具有球形 (S) 和非球面 (AS) [Hirshfeld 原子细化 (HAR)] 形状因子的两种细化类型,FT-IR 和1 H、13 C、31 P核磁共振波谱。一项生物分子对接研究提示建议对SARS-COV-2(6M03 和 6LU7)的M Pro具有适当的抑制活性,尤其是对1结合能约为 -6 (6M03)/-7 (6LU7) kcal/mol。在目前的工作中,首次对三个系列的配体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