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387574-9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387574-90-4
化学式
C24H42N2
mdl
——
分子量
358.611
InChiKey
JDFFSERWUZPPI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16
  • 重原子数:
    26.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2
  • 拓扑面积:
    24.7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正丁基锂碘苯二乙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4.17h, 以83%的产率得到1,5-tetramethylene-3,7-di-(1,1-dimethylpentyl)-2,6-diazasemibullv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2,6-Diazasemibullvalenes:合成、结构表征、反应化学和理论分析
    摘要:
    通过氧化剂诱导的 CN 键形成,从 1,4-二锂硫-1,3-二烯与腈的反应中合成并分离出一系列 2,6-二氮杂半正戊烯 (NSBV)。首次确定了取代的 2,6-二氮杂半布瓦烯的活化势垒和 X 射线晶体结构。所有 NSBV 在溶液中都显示出极快的 aza-Cope 重排,但快速的 aza-Cope 重排在固态下“冻结”,如固态 NMR 测量和 X 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所示。将不饱和化合物或低价金属中心插入 NSBV CN 键中会产生多种有趣的扩环产物。理论分析表明,局部结构占主导地位,同芳香族离域结构在平衡中作为次要成分存在。
    DOI:
    10.1021/ja305581f
  • 作为产物:
    描述:
    2,2-二甲基己腈1,2-Bis(iodomethylidene)cyclohexane叔丁基锂六甲基磷酰三胺 作用下, 以 乙醚正戊烷 为溶剂, 反应 4.5h, 以7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2,6-Diazasemibullvalenes:合成、结构表征、反应化学和理论分析
    摘要:
    通过氧化剂诱导的 CN 键形成,从 1,4-二锂硫-1,3-二烯与腈的反应中合成并分离出一系列 2,6-二氮杂半正戊烯 (NSBV)。首次确定了取代的 2,6-二氮杂半布瓦烯的活化势垒和 X 射线晶体结构。所有 NSBV 在溶液中都显示出极快的 aza-Cope 重排,但快速的 aza-Cope 重排在固态下“冻结”,如固态 NMR 测量和 X 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所示。将不饱和化合物或低价金属中心插入 NSBV CN 键中会产生多种有趣的扩环产物。理论分析表明,局部结构占主导地位,同芳香族离域结构在平衡中作为次要成分存在。
    DOI:
    10.1021/ja305581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金刚烷双吖丙啶 甲基-双吖丙啶-溴 氮杂环丁二烯 全氟-1,3-二氮杂-1-甲基环戊-3-烯 二氢-5-甲基-4H-1,3,5-二噻嗪 二氢-5-亚硝基-2,4,6-三甲基-4H-1,3,5-二噻嗪 二氢-2,4,6-三乙基-1,3,5-[4H]-二噻嗪 三环戊基膦四氟硼酸盐 三异丁基二氢二噻嗪 N-亚硝基二噻嗪 5H-四唑 5-异丙基-1,3,5-二噻嗪烷 5-(3-甲基戊烷-3-基)-6H-1,3,4-噻二嗪-2-胺 4-重氮基-1,2,3-三唑 4-甲氧基-3,3,5-三甲基-3H-吡唑1-氧化物 4-甲基-1,2-二氮杂螺(2.5)辛-1-烯 4-(三氟甲基)-1,2-二硫杂-3,5lambda2-二氮杂环戊-3-烯 4,5-二甲基-2,3-二丙基-2,3-二氢-噻唑 4,4-二乙基-3,5-二甲基-4H-吡唑 3H-吡咯 3-甲基-3H-吖丙因-3-乙醇 3-甲基-3H-双吖丙啶-3-乙胺 3-甲基-3H-双吖丙啶-3-丙醇 3-溴-3-甲基双吖丙啶 3-氯-3-甲基双吖丙啶 3-氯-3-异丙基-3H-双吖丙啶 3-氯-3-乙基双吖丙啶 3-氟-3-(2,2,2-三氟乙氧基)-3H-二氮杂环丙烯 3-叔丁基双吖丙啶 3,5-二(三氟甲基)-1-硫杂-2,4,6-三氮杂环己-2,4-二烯 3,4-二甲氧基-1,2,5-噻二唑 1-氧化物 3,4-二氢-3,3-二甲基-1,2,5-噻二唑 3,4-二氢-1,2,5-噻二唑 3,4,4,5-四甲基-4H-吡唑 3,3-双(三氟甲基)-3H-双吖丙啶 3,3-二氟-3H-双吖丙啶 2H-咪唑-2-硫酮 2H-咪唑 2H-吡咯 2-吡嗪基-锂 2-叔丁基亚氨基-2-二乙基氨基-1,3-二甲基全氢-1,3,2-二氮杂磷 2-二乙基氨基-1,3-二甲基-1,3,2-二氮杂磷环戊烷 2-(1,3,5-二噻嗪烷-5-基)乙醇 2,4-二甲基-6-异丁基-1,3,5-二噻嗪 2,4,6-三甲基-1,3,5-二噻嗪 2,3,3-三氟-N,N-二甲基丙烯酰基酰胺 2,2,5,5-四甲基-2,5-二氢-吡嗪 2,2,4,6-四氯-2L5-1,3,5,2-三氮杂膦咛 2(4)-异丙基-4(2),6-二甲基二氢(4H)1,3,5-二噻嗪 1H-噻喃并[3,4-d]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