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acetoxy-8-methoxy-1H-2-benzopyran-1,3(4H)-dione | 267662-4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acetoxy-8-methoxy-1H-2-benzopyran-1,3(4H)-dione
英文别名
(8-methoxy-1,3-dioxo-4H-isochromen-6-yl) acetate
6-acetoxy-8-methoxy-1H-2-benzopyran-1,3(4H)-dione化学式
CAS
267662-47-5
化学式
C12H10O6
mdl
——
分子量
250.208
InChiKey
OUUZSELTQUTJT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78.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acetoxy-8-methoxy-1H-2-benzopyran-1,3(4H)-dione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邻二氯苯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1.33h, 生成 acetyl variecolortide C
    参考文献:
    名称:
    Variecolortides 合成策略的演变
    摘要:
    variecolortides 是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天然产品,它们结合了来自各种生物合成流的图案。在此,我们展示了收敛合成策略的逐渐演变,最终以氢转移和环加成为特征的反应级联达到高潮,然后是自发的空气氧化。使用自由基化学将蒽酮结构单元与外亚甲基二酮哌嗪联系起来的尝试最终没有成功,但导致了有趣的观察结果,这些观察结果塑造了我们的成功策略。首次提出了variecolortide C的全合成。
    DOI:
    10.1002/ejoc.20120071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Homophthalates from Allenic Diesters: Conversion into Viocristin and Analogues, and Application to 6-Methylpretetramid.
    摘要:
    氧代均苯二甲酸酐是通过二氧和三氧丁二烯与异链二酯(1)的环加成反应合成的。 将二氧基和三氧基丁二烯环加成均苯二甲酸酯 (1)。通过碱催化 通过与适当的苯醌进行环加成,他们合成了新的 viocristin (19)、isoviocristin (20) 和类似的 1,4-anthraquinones 的新合成。相关的 萘(34)和酐(35)、 的中间体。 萘 (34) 和酸酐 (35),它们分别是已发表的半二氧杂蒽和 6-甲基维甲酸合成的中间体。
    DOI:
    10.1071/ch990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Homophthalates from Allenic Diesters: Conversion into Viocristin and Analogues, and Application to 6-Methylpretetramid.
    作者:Donald W. Cameron、Ece Caliskan、Peter G. Griffiths
    DOI:10.1071/ch99065
    日期:——

    Oxy-substituted homophthalic anhydrid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cycloaddition of di- and tri-oxy butadienes to the allenic diester (1). By base-catalysed cycloaddition to appropriate benzoquinones they have afforded new syntheses of viocristin (19), isoviocristin (20) and analogous 1,4-anthraquinones. Related chemistry has led to the naphthalene (34) and the anhydride (35), intermediates in published syntheses of semivioxanthin and 6- methylpretetramid respectively.

    氧代均苯二甲酸酐是通过二氧和三氧丁二烯与异链二酯(1)的环加成反应合成的。 将二氧基和三氧基丁二烯环加成均苯二甲酸酯 (1)。通过碱催化 通过与适当的苯醌进行环加成,他们合成了新的 viocristin (19)、isoviocristin (20) 和类似的 1,4-anthraquinones 的新合成。相关的 萘(34)和酐(35)、 的中间体。 萘 (34) 和酸酐 (35),它们分别是已发表的半二氧杂蒽和 6-甲基维甲酸合成的中间体。
  • Evolution of a Synthetic Strategy for the Variecolortides
    作者:Christian A. Kuttruff、Peter Mayer、Dirk Trauner
    DOI:10.1002/ejoc.201200712
    日期:2012.9
    The variecolortides are a family of unusual natural products that combine motifs from a variety of biosynthetic streams. Herein, we present the gradual evolution of a convergent synthetic strategy that ultimately culminated in a reaction cascade featuring a hydrogen shift and a cycloaddition followed by a spontaneous air oxidation. Attempts to link an anthrone building block with an exo-methylene diketopiperazine
    variecolortides 是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天然产品,它们结合了来自各种生物合成流的图案。在此,我们展示了收敛合成策略的逐渐演变,最终以氢转移和环加成为特征的反应级联达到高潮,然后是自发的空气氧化。使用自由基化学将蒽酮结构单元与外亚甲基二酮哌嗪联系起来的尝试最终没有成功,但导致了有趣的观察结果,这些观察结果塑造了我们的成功策略。首次提出了variecolortide C的全合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