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R,4S,6R)-6-[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3-methylhept-1-en-4-ol | 1071171-5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R,4S,6R)-6-[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3-methylhept-1-en-4-ol
英文别名
——
(3R,4S,6R)-6-[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3-methylhept-1-en-4-ol化学式
CAS
1071171-55-5
化学式
C24H34O2Si
mdl
——
分子量
382.618
InChiKey
HORZVKXXNVTXFQ-VIZSFHN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2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S)-4-[(4-methoxyphenyl)methoxy]-3-methylbutanoic acid(3R,4S,6R)-6-[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3-methylhept-1-en-4-ol4-二甲氨基吡啶2,4,6-三氯苯甲酰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3R,4S,6R)-6-[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3-methylhept-1-en-4-yl] (3S)-4-[(4-methoxyphenyl)methoxy]-3-methylbu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Total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X and Its 12Z-Isomer by Formation of the C12-C13 Trisubstituted Double Bond via Ring-Closing Metathesis
    摘要:
    一种 16 元细胞毒性大环内酯 Amphidinolide X 及其 12Z 异构体是通过环闭合偏析 (RCM) 合成的,以组装 C12-C13 三取代双键。通过使用 20 摩尔百分率的第二代格拉布斯引发剂和相应的亚茚基钌络合物,从附加了一个笨重的 C8-ODPS 基团的仲底物中获得了 29:71 的 E/Z 混合物,总产率为 50-65%。蚜虫内酯 X 和 12Z 异构体对 A549、KB 和 HL60 细胞株具有相似的细胞毒性(IC50:7.6-13.9 µg/mL)。
    DOI:
    10.1055/s-2008-1077885
  • 作为产物:
    描述:
    (3aS,7aS)-1,3-二[(4-溴苯基)甲基]-2-(2E)-2-丁烯-1-基-2-氯八氢-1H-1,3,2-苯并二氮杂硅杂环戊烯(3R)-3-(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butan-1-al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59%的产率得到(3R,4S,6R)-6-[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3-methylhept-1-en-4-ol
    参考文献:
    名称:
    Total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X and Its 12Z-Isomer by Formation of the C12-C13 Trisubstituted Double Bond via Ring-Closing Metathesis
    摘要:
    一种 16 元细胞毒性大环内酯 Amphidinolide X 及其 12Z 异构体是通过环闭合偏析 (RCM) 合成的,以组装 C12-C13 三取代双键。通过使用 20 摩尔百分率的第二代格拉布斯引发剂和相应的亚茚基钌络合物,从附加了一个笨重的 C8-ODPS 基团的仲底物中获得了 29:71 的 E/Z 混合物,总产率为 50-65%。蚜虫内酯 X 和 12Z 异构体对 A549、KB 和 HL60 细胞株具有相似的细胞毒性(IC50:7.6-13.9 µg/mL)。
    DOI:
    10.1055/s-2008-107788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X and Its 12<i>Z</i>-Isomer by Formation of the C12-C13 Trisubstituted Double Bond via Ring-Closing Metathesis
    作者:Wei-Min Dai、Jinlong Wu、Yile Chen、Jian Jin、Jianshu Lou、Qiaojun He
    DOI:10.1055/s-2008-1077885
    日期:——
    Amphidinolide X, a 16-membered cytotoxic macro­diolide, and its 12Z-isomer have been synthesized via ring-closing metathesis (RCM) for assembling the C12-C13 trisubstituted double bond. A 29:71 E/Z mixture was obtained from the seco substrate appended with a bulky C8-ODPS group in 50-65% combined yields by using 20 mol% of the second-generation Grubbs initiator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denylidene ruthenium complex. Amphidinolide X and 12Z-isomer exhibit similar cytotoxicity (IC50: 7.6-13.9 µg/mL) against A549, KB, and HL60 cell lines.
    一种 16 元细胞毒性大环内酯 Amphidinolide X 及其 12Z 异构体是通过环闭合偏析 (RCM) 合成的,以组装 C12-C13 三取代双键。通过使用 20 摩尔百分率的第二代格拉布斯引发剂和相应的亚茚基钌络合物,从附加了一个笨重的 C8-ODPS 基团的仲底物中获得了 29:71 的 E/Z 混合物,总产率为 50-65%。蚜虫内酯 X 和 12Z 异构体对 A549、KB 和 HL60 细胞株具有相似的细胞毒性(IC50:7.6-13.9 µg/mL)。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