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methyl-4-(4-methylpentyl)-1,2,3-oxathiazinane 2,2-dioxide | 1234196-1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methyl-4-(4-methylpentyl)-1,2,3-oxathiazinane 2,2-dioxide
英文别名
4-methyl-4-(4'-methylpentyl)-1,2,3-oxathiazinane-2,2-dioxide;4-Methyl-4-(4-methylpentyl)-1,2,3-oxathiazinane 2,2-dioxide;4-methyl-4-(4-methylpentyl)oxathiazinane 2,2-dioxide
(±)-4-methyl-4-(4-methylpentyl)-1,2,3-oxathiazinane 2,2-dioxide化学式
CAS
1234196-14-5
化学式
C10H21NO3S
mdl
——
分子量
235.348
InChiKey
XNBSIYLVQQACQ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3.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methyl-4-(4-methylpentyl)-1,2,3-oxathiazinane 2,2-dioxide吡啶potassium bromate 、 rhodium(III) chloride hydrate 、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72.0h, 以42%的产率得到4-(4'-hydroxy-4'-methylpentyl)-4-methyl-1,2,3-oxathiazinane-2,2-di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未活化的叔 C-H 键的钌催化羟基化
    摘要:
    催化 RuCl(3) 和吡啶与 KBrO(3) 作为化学计量氧化剂的组合被证明可以有效地促进未活化的叔 CH 键的羟基化。发现具有不同极性官能团(酯、环氧化物、砜、恶唑烷酮、氨基甲酸酯和氨基磺酸酯)的底物参与该反应,以通常超过 50% 的产率得到醇产品。根据效率、易操作性、底物范围和对叔 CH 中心的选择性判断,该方法似乎与其他 CH 羟基化过程具有竞争力。
    DOI:
    10.1021/ja1046999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甲基-1-辛醇 在 silver hexafluoroantimonate 、 二(叔丁基羰基氧基)碘苯 、 [Mn(tBuPc)]Cl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为溶剂, 反应 9.0h, 生成 (±)-4-methyl-4-(4-methylpentyl)-1,2,3-oxathiazinane 2,2-di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GENERAL CATALYST FOR C-H FUNCTIONALIZATION
    摘要:
    该发明提供了新型的锰催化剂,如[Mn(tBuPc)],适用于所有类型的C(sp3)-H键(脂肪族、烯丙基、丙炔基、苄基、乙醚基)的胺化,包括强1°脂肪族C—H键,同时实现优异的化学选择性、立体特异性和高官能团耐受性。我们展示了包括选择性1°C—H键胺化在内的生物活性复合分子的晚期多样化,这些复合分子涵盖了各种C(sp3)-H键类型,如对苯二酚酸和普鲁莫铁霉素衍生物的选择性1°C—H键胺化。催化剂在反应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前所未有的平衡部分归因于其C—H键胺化机制介于逐步和协同之间。
    公开号:
    US20160272662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manganese catalyst for highly reactive yet chemoselective intramolecular C(sp3)–H amination
    作者:Shauna M. Paradine、Jennifer R. Griffin、Jinpeng Zhao、Aaron L. Petronico、Shannon M. Miller、M. Christina White
    DOI:10.1038/nchem.2366
    日期:2015.12
    is an outlier to the reactivity–selectivity paradigm. It is unique in its capacity to functionalize all types of C(sp3)–H bond intramolecularly, while displaying excellent chemoselectivity in the presence of π functionality. Mechanistic studies indicate that [Mn(tBuPc)] transfers bound nitrenes to C(sp3)–H bonds via a pathway that lies between concerted C–H insertion, observed with reactive noble metals
    C–H键氧化反应强调了现有的范例,其中高反应性和高选择性成反比。能够氧化强脂族C(sp 3)–H键同时显示化学选择性(即对更多可氧化官能度的耐受性)的催化剂的开发仍未解决。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催化剂叔丁基酞菁[Mn(t BuPc)],它与反应性-选择性范式是一个离群值。它在分子内功能化所有类型的C(sp 3)-H键的能力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时在存在π官能团的情况下表现出出色的化学选择性。力学研究表明[Mn(tBuPc)]通过协调的C–H插入(通过反应性贵属(如)观察到的C–H逐步逐步的C–H提取/反弹)之间的途径将结合的氮烯转移至C(sp 3)–H键。等贱属。[Mn(t BuPc)]并没有实现效果的混合,甚至使1°的脂族和炔丙基C–H键基化,证明了以前已知的催化剂不寻常的反应性和选择性。
  • US9770711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770711B2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