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吡嘧磺隆是一种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它通过根部吸收后输送到整株植物中。唑吡嘧磺隆能抑制杂草顶芽生长,阻止根部和幼苗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全株死亡。
毒性唑吡嘧磺隆对鱼类和哺乳动物低毒。
化学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83~184℃(分解),相对密度1.574(25℃),蒸气压4.52×10^-2Pa(25℃),解离常数pKa 4。25℃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为:二氯甲烷12.8g/L,丙酮7.6g/L,乙腈2.5g/L,乙酸乙酯2.2g/L,二甲苯400mg/L;在水中溶解度分别为308mg/L(pH=7)、67mg/L(pH=6.1)、5mg/L(pH=5.1)。分配系数为0.05。
用途唑吡嘧磺隆可通过根部吸收,然后输送到整株植物中。它能强烈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这一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唑吡嘧磺隆通过抑制杂草尖芽生长,阻止根部或幼苗的生长发育,从而使杂草慢慢死亡。建议在稗草萌发前或水稻移植后10~15天使用,可以防除包括稗草在内的大多数一年生杂草及牛毛毡、萤蔺、水莎草、水芹和矮慈姑等多年生杂草。推荐使用量为30g/hm²。与其他除草剂混用可增强对稗草的防效。
生产方法2-亚氨基-1,2-二氢吡啶-1-乙酸的制备:将50.2g氯乙酸溶于80mL水和20mL乙醇中,在10~15℃下加入75mL三乙胺,并逐步加入2-氨基吡啶50g,加热至75~80℃反应5h。加100mL乙醇,冰水冷却后过滤洗涤,得产物64.6g(收率80%)。
2-氯咪唑并[1,2-α]吡啶的制备:将第一步所得产品45.7g悬浮于120mL甲苯中,在105~110℃下滴加93.1g三氯氧磷,1小时滴毕,回流5h。冷却后倒入冰水中,分出有机层水层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30~45℃),即析出固体。水洗、干燥得产物42g(收率91.7%)。
2-氯咪唑并[1,2-α]吡啶-3-磺酰制备:将第二步所得产物15.3g溶于75mL二氯乙烷中,在搅拌下滴加98.5%氯磺酸14.3g,回流反应5h。冷却至20℃后,加入12.1g三乙胺,并加热回流反应3小时。冷却后注入200mL冰水中,分出有机层并负压蒸除二氯乙烷得产物24.7g(收率97.6%)。
2-氯咪唑并[1,2-α]吡啶-3-磺酰的制备:将第三步所得产物溶于200mL二氯甲烷中,在20~25℃下滴加6.78g(0.0433mol)氯甲酸苯酯。继续反应30min,依次加入4.2g(0.0433mol)甲磺酸和6.72g(0.0433mol)氯甲酸苯酯以及4.2g(0.0433mol)甲磺酸和6.72g(0.0433mol)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继续回流反应5h后减压脱溶,向残余物中加入50mL乙腈过滤洗涤得最终产物15.62g(收率87.9%)。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2-氯咪唑并(1,2-a)吡啶-3-磺胺 | 2-chloroimidazo[1,2-a]pyridin-3-sulfonamide | 112566-17-3 | C7H6ClN3O2S | 231.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