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2-hydroxy-3-methoxybenzylidene)-2,2-dimethyl-1,3-dioxolane-4,6-dione | 329729-8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2-hydroxy-3-methoxybenzylidene)-2,2-dimethyl-1,3-dioxolane-4,6-dione
英文别名
5-(2-Hydroxy-3-methoxybenzylidene)-2,2-dimethyl-1,3-dioxane-4,6-dione;5-[(2-hydroxy-3-methoxyphenyl)methylidene]-2,2-dimethyl-1,3-dioxane-4,6-dione
5-(2-hydroxy-3-methoxybenzylidene)-2,2-dimethyl-1,3-dioxolane-4,6-dione化学式
CAS
329729-89-7
化学式
C14H14O6
mdl
——
分子量
278.262
InChiKey
JTUYWGWAWOIPG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82.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furyl)-3-(trimethylsiloxy)-1,3-butadiene 、 5-(2-hydroxy-3-methoxybenzylidene)-2,2-dimethyl-1,3-dioxolane-4,6-dioneL-脯氨酸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87%的产率得到(+/-)-(6aR,7S,10aR)-4-methoxy-7-(furan-2-yl)-7,8,10,10a-tetrahydro-6H-benzo[c]chromene-6,9(6aH)-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7-(呋喃-2-基)-7,8,10,10a-四氢-6 H-苯并[c]-铬n-6,9(6a H)-二酮的合成
    摘要:
    通过对香豆素-3-的区域选择性[4 + 2] -环加成反应,开发了7-(呋喃-2-基)取代的7,8,10,10a-四氢苯并[ c ] chromen -6,9-二酮的合成方法。羧酸生成2-(3-三甲基甲硅烷氧基丁-1,3-二烯-1-基)呋喃。L-脯氨酸有效地催化了[4 + 2]-环加成反应。
    DOI:
    10.1134/s1070428010110187
  • 作为产物:
    描述:
    丙二酸环(亚)异丙酯邻香草醛 在 bentoni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08h, 以89%的产率得到5-(2-hydroxy-3-methoxybenzylidene)-2,2-dimethyl-1,3-dioxolane-4,6-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Bentonite Catalyzed an Efficient and Green Synthesis of Arylidene Meldrum's Acid Derivatives in Aqueous Media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且环保的协议,用于在水相介质下进行芳香醛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该反应使用Meldrum酸(2,2-二甲基-4,6-二氧杂-1,3-二氧环己烷)作为可用的非有毒矿物催化剂,并与膨润土相结合。在90°C的水中,所有反应在5到120分钟内完成,无需对产物进行柱层析纯化。考虑到环境因素,使用水作为绿色溶剂,利用可重复使用的催化剂,简化了工作过程和步骤,以及快速的反应时间,都是这些化学反应的一些特点。
    DOI:
    10.2174/15701786179992008071553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icrowave‐associate synthesis of Co <sub>3</sub> O <sub>4</sub> nanoparticles as an effcient nanocatalyst for the synthesis of arylidene barbituric and Meldrum's acid derivatives in green media
    作者:Mahdieh Yahyazadehfar、Enayatollah Sheikhhosseini、Sayed Ali Ahmadi、Dadkhoda Ghazanfari
    DOI:10.1002/aoc.5100
    日期:——
    conditions using controlled, effective, and facile microwave method. The final nano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EM, XRD, and TEM analyses. The products had a small size distribution, homogeneous morphology, and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Co3O4 nanostructures. Moreover, EDS mapping analysis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Co and O elements in the final structure, and the
    在这项研究中,使用可控,有效且简便的微波方法,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构建了Co 3 O 4纳米催化剂。通过SEM,XRD和TEM分析来表征最终的纳米结构。产物具有较小的尺寸分布,均匀的形态和与Co 3 O 4形成相关的晶体结构纳米结构。此外,EDS作图分析证实了最终结构中存在Co和O元素,并通过VSM研究了样品的磁性。此纳米结构中的催化方法中的应用进一步检查,结果表明,它可作为一种新的候选为亚芳基巴比妥和麦德鲁姆的合成, s至由巴比妥和麦德鲁姆醛的Knoevenagel缩合酸, S酸性中性介质。这些纳米催化剂的高产率将由纳米结构的性质以及本研究开发的实验程序来证明,这影响了产物的理化特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