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9(4,7)-diphenanthrolina-3,7,11,15-tetraazacyclohexadecaphane | 1258380-2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9(4,7)-diphenanthrolina-3,7,11,15-tetraazacyclohexadecaphane
英文别名
6,11,15,20,27,32,36,41-Octazaheptacyclo[36.4.0.04,9.05,42.017,22.021,26.025,30]dotetraconta-1(38),2,4(9),5,7,17(22),18,20,23,25(30),26,28,39,41-tetradecaene;6,11,15,20,27,32,36,41-octazaheptacyclo[36.4.0.04,9.05,42.017,22.021,26.025,30]dotetraconta-1(38),2,4(9),5,7,17(22),18,20,23,25(30),26,28,39,41-tetradecaene
1,9(4,7)-diphenanthrolina-3,7,11,15-tetraazacyclohexadecaphane化学式
CAS
1258380-26-5
化学式
C34H36N8
mdl
——
分子量
556.713
InChiKey
WGEHQMKSHSUJG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4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99.7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9(4,7)-diphenanthrolina-3,7,11,15-tetraazacyclohexadecaphane盐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0.98 g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H +和Zn(ii)离子与新型荧光大环菲咯啉的结合†
    摘要:
    新的大环配体 1,9(4,7)-二菲咯啉-3,7,11,15-四氮杂环十六烷 (L)是通过以下的2:2反应合成的 1,10-菲咯啉-4,7-二醛 和 1,3-二氨基丙烷然后用NaBH 4还原。L包含两个菲咯啉基团,两个菲咯啉基团连接在一起1,3-二氨基丙烷杂芳族氮原子指向配体腔外的方式。配体结构定义了两对相同的区室,在质子结合中显示出特定的能力(1,3-二氨基丙烷)和金属离子(菲咯啉)。质子化和锌(II)通过电位和光谱(1 H NMR,UV-vis,荧光)技术研究了化合物的配位。质子化和锌(II)配位作用始终影响L的荧光发射特性,从而导致发射的增强或猝灭,具体取决于所涉及的物种。L在质子化时会发光,但是高度质子化的物种(尤其是完全质子化的[H 6 L] 6+)的形成会终止发射。单核和双核锌(II) 未质子化配体的复合物是非发射性的,如游离L,而 锌(II) 绑定到 [HL] +激活发射。然
    DOI:
    10.1039/c0dt00534g
  • 作为产物:
    描述:
    1,10-菲咯啉-4,7-二甲醛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1,9(4,7)-diphenanthrolina-3,7,11,15-tetraazacyclohexadecap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H +和Zn(ii)离子与新型荧光大环菲咯啉的结合†
    摘要:
    新的大环配体 1,9(4,7)-二菲咯啉-3,7,11,15-四氮杂环十六烷 (L)是通过以下的2:2反应合成的 1,10-菲咯啉-4,7-二醛 和 1,3-二氨基丙烷然后用NaBH 4还原。L包含两个菲咯啉基团,两个菲咯啉基团连接在一起1,3-二氨基丙烷杂芳族氮原子指向配体腔外的方式。配体结构定义了两对相同的区室,在质子结合中显示出特定的能力(1,3-二氨基丙烷)和金属离子(菲咯啉)。质子化和锌(II)通过电位和光谱(1 H NMR,UV-vis,荧光)技术研究了化合物的配位。质子化和锌(II)配位作用始终影响L的荧光发射特性,从而导致发射的增强或猝灭,具体取决于所涉及的物种。L在质子化时会发光,但是高度质子化的物种(尤其是完全质子化的[H 6 L] 6+)的形成会终止发射。单核和双核锌(II) 未质子化配体的复合物是非发射性的,如游离L,而 锌(II) 绑定到 [HL] +激活发射。然
    DOI:
    10.1039/c0dt00534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nding of H+ and Zn(ii) ions with a new fluorescent macrocyclic phenanthrolinophane
    作者:Carla Bazzicalupi、Silvia Biagini、Antonio Bianchi、Enrico Faggi、Paola Gratteri、Palma Mariani、Fernando Pina、Barbara Valtancoli
    DOI:10.1039/c0dt00534g
    日期:——
    species involved. L becomes emissive upon protonation, but the formation of the highly protonated species, in particular the fully protonated [H6L]6+, quenches the emission. The mono- and dinuclear Zn(II) complexes of the unprotonated ligand are non-emissive, like free L, while Zn(II) binding to [HL]+ activates the emission. The most interesting aspect, however, is the chelation enhancement of quenching
    新的大环配体 1,9(4,7)-二菲咯啉-3,7,11,15-四氮杂环十六烷 (L)是通过以下的2:2反应合成的 1,10-菲咯啉-4,7-二醛 和 1,3-二氨基丙烷然后用NaBH 4还原。L包含两个菲咯啉基团,两个菲咯啉基团连接在一起1,3-二氨基丙烷杂芳族氮原子指向配体腔外的方式。配体结构定义了两对相同的区室,在质子结合中显示出特定的能力(1,3-二氨基丙烷)和金属离子(菲咯啉)。质子化和锌(II)通过电位和光谱(1 H NMR,UV-vis,荧光)技术研究了化合物的配位。质子化和锌(II)配位作用始终影响L的荧光发射特性,从而导致发射的增强或猝灭,具体取决于所涉及的物种。L在质子化时会发光,但是高度质子化的物种(尤其是完全质子化的[H 6 L] 6+)的形成会终止发射。单核和双核锌(II) 未质子化配体的复合物是非发射性的,如游离L,而 锌(II) 绑定到 [HL] +激活发射。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钼,四羰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kN1,kN10)-,(OC-6-22)- 钌(2+)高氯酸酯-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1:2:3) 邻菲罗啉 胶原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1 石杉碱乙 氯化-1,10-菲咯啉水合物 氯(甘氨酰酸基)(1,10-菲咯啉)铜(II) 新铜试剂 新亚铜灵盐酸 吡嗪并[2,3-f]的[1,10]菲咯啉 吡嗪并[2,3-f][1,10]菲罗啉-2,3-二甲腈 吡喃联氮基[1,2,3,4-lmn][1,10]菲并啉二正离子(8CI,9CI) 双(2,2-二吡啶)-(5-氨基邻二氮杂菲)双(六氟磷酸)钌 二苯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4,7-二磺酸酯 二氯(1,10-菲咯啉)铜(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铂(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钯(II) 二吡啶并[3,2-a:2',3'-c]吩嗪 二(菲咯啉)(二吡啶并吩嗪)钌(II) 二(氰基)二(1,10-菲咯啉)-铁 二(1,10-菲咯啉)铜 三菲咯啉钴(III) 三氟甲基(1,10-菲咯啉)铜(I)[Trifluoromethylator®] 三-(1,10-菲咯啉)钌 三(1,10-菲咯啉)硫酸铁 丁夫罗林 N-乙基-7,10-二氢-8-硝基-7-氧代-N-乙基-1,10-菲罗啉-3-甲酰胺 N-[4-(苯并[b][1,7]菲并啉-7-基氨基)-3-(甲基氨基)苯基]甲磺酰胺盐酸(1:1) B-1,10-菲罗啉-5-基硼酸 B-1,10-菲罗啉-2-基-硼酸 9-溴-1-甲基-1,10-菲咯啉-2-酮 9-氯-1-甲基-1,10-菲咯啉-2-酮 8,15-二去氢-17-甲基-石松定-1(18H)-酮 6-(2-碘苯基)亚氨基-1,10-菲咯啉-5-酮 6,7-二氢-5,8-二甲基二苯并(b,j)(1,10)菲咯啉 6,6'-二氰基-7,7'-二乙氧基-3,3'-(乙烷-1,2-二基)-5,5'-二苯基-2,2'-联-1,8-二氮杂萘 5-醛基-1,10-菲咯啉 5-羧基-1,10-菲罗啉 5-羟基-1,10-菲咯啉 5-硝基邻二氮杂菲-2,9-二羧酸一水合物 5-硝基-6氨基-1,10-邻菲罗啉 5-硝基-1,10-菲罗啉硫酸亚铁 5-硝基-1,10-菲咯啉亚铁高氯酸盐 5-硝基-1,10-菲咯啉 5-甲氧基-2-(三氟甲基)-1,10-菲并啉-4(1H)-酮 5-甲氧基-1H-1,10-菲咯啉-4-酮 5-甲基-1,10-菲咯啉亚铁高氯酸盐 5-甲基-1,10-菲咯啉亚铁高氯酸盐 5-甲基-1,10-菲咯啉 5-溴-1,10-菲罗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