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sobutylidene-tert-butyl-difluorophosphorane | 135303-66-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sobutylidene-tert-butyl-difluorophosphorane
英文别名
tert-butyl-difluoro-(2-methylpropylidene)-λ5-phosphane
isobutylidene-tert-butyl-difluorophosphorane化学式
CAS
135303-66-1
化学式
C8H17F2P
mdl
——
分子量
182.194
InChiKey
AWXFJMOWXFYME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00.6±23.0 °C(Predicted)
  • 密度:
    0.94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03
  • 重原子数:
    11.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isobutylidene-tert-butyl-difluorophosphorane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乙醚正己烷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氟烷氧基phosph基团。差向异构和转化
    摘要:
    通过有机金属碱将含有手性烷氧基的烷氧基二氟磷烷2脱氟化氢,在动力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得到比例为1:1的非对映异构体3的非对映异构体。在锂盐的存在下,3的差向异构化导致形成最热力学稳定的非对映体。3与醇的水解和反应可提供次膦酸酯6,与酸的反应可提供氟次膦酸酯7。
    DOI:
    10.1016/0040-4039(94)88338-6
  • 作为产物:
    描述:
    tert-butyl-isobutyl-trifluorophosphorane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乙醚正己烷 为溶剂, 以65%的产率得到isobutylidene-tert-butyl-difluorophosphorane
    参考文献:
    名称:
    Kolodiazhnyi, O. I.; Ustenko, S. N., Phosphorus, Sulfur and Silicon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 1991, vol. 62, # 14, p. 111 - 118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olodyazhnyi, O. I.; Ustenko, S. N., Russian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1993, vol. 63, # 9.2, p. 1496 - 1497
    作者:Kolodyazhnyi, O. I.、Ustenko, S. N.
    DOI:——
    日期:——
  • Kolodyazhnyi, O. I.; Ustenko, S. N.,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91, vol. 61, # 2, p. 464 - 465
    作者:Kolodyazhnyi, O. I.、Ustenko, S. N.
    DOI:——
    日期:——
  • Kolodyazhnyi, O. I.; Ustenko, S. N., Russian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1993, vol. 63, # 9.2, p. 1497 - 1498
    作者:Kolodyazhnyi, O. I.、Ustenko, S. N.
    DOI:——
    日期:——
  • KOLODYAZHNYJ, O. I.;USTENKO, S. N., ZH. OBSHCH. XIMII, 61,(1991) N, S. 510-511
    作者:KOLODYAZHNYJ, O. I.、USTENKO, S. 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