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formyl-5,7-dimethoxy-2,2-dimethyl-3,4-dihydro-2H-1-benzopyran | 18103-1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formyl-5,7-dimethoxy-2,2-dimethyl-3,4-dihydro-2H-1-benzopyran
英文别名
5,7-dimethoxy-2,2-dimethylchroman-8-carbaldehyde;5,7-dimethoxy-2,2-dimethyl-chroman-8-carbaldehyde;5,7-Dimethoxy-2,2-dimethyl-chroman-8-carbaldehyd
8-formyl-5,7-dimethoxy-2,2-dimethyl-3,4-dihydro-2H-1-benzopyran化学式
CAS
18103-11-2
化学式
C14H18O4
mdl
——
分子量
250.295
InChiKey
SJHBCWZFZOFAB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2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4.7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8-formyl-5,7-dimethoxy-2,2-dimethyl-3,4-dihydro-2H-1-benzopyran哌啶吡啶氯化亚砜 作用下, 反应 42.0h, 生成 (E)-phenyl 3-(5',7'-dimethoxy-2',2'-dimethylchroman-8'-yl)acr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苯并二氢吡喃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评价
    摘要:
    为了开发有效的抗炎剂,已经设计,合成并充分表征了一系列新的苯并二氢吡喃衍生物,包括无环酰胺基苯并二氢吡喃,苯并二氢吡喃酯和苯并二氢吡喃苯甲酸酯。通过抑制人内皮细胞上TNF-α诱导的ICAM-1表达,筛选了这些苯并吡喃类似物的抗炎活性。还建立了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并且发现对于羧基苯并二氢吡喃和酰胺基苯并二氢吡喃,酰胺部分的链长,侧链的支化以及苯环上取代基的存在对它们的抑制活性,而在丙烯酸苯丙酯中,甲氧基的数量,它们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以及α中官能团的存在,β-不饱和酯部分对它们的活性起关键作用。复合发现14(N-己基-7-羟基-2,2-二甲基苯并吡喃-6-羧酰胺)是抑制内皮细胞上TNF-α诱导的ICAM-1表达的最有效化合物。
    DOI:
    10.1039/d0nj02125c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58.花椒的成分。第三部分 花椒素的组成
    摘要:
    DOI:
    10.1039/jr93700002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ahey,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apers,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1942, vol. 1, # 20, p. 2,10
    作者:Lahey
    DOI:——
    日期:——
  • 320. Constituents of the bark of Zanthoxylum americanum(mill). Part V. The structure of alloxanthoxyletin
    作者:Alexander Robertson、T. S. Subramaniam
    DOI:10.1039/jr9370001545
    日期:——
  • Ahluwalia, V. K.; Arora, K. K.; Jolly, R. S.,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982, vol. 21, # 7, p. 629 - 631
    作者:Ahluwalia, V. K.、Arora, K. K.、Jolly, R. 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