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tert-butyl 3-hydroxypropyl(1-phenylethyl)carbamate | 1364781-04-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tert-butyl 3-hydroxypropyl(1-phenylethyl)carbamate
英文别名
——
(R)-tert-butyl 3-hydroxypropyl(1-phenylethyl)carbamate化学式
CAS
1364781-04-3
化学式
C16H25NO3
mdl
——
分子量
279.379
InChiKey
QBJJHBIATVZVAC-CYBMUJF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97.5±31.0 °C(Predicted)
  • 密度:
    1.06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7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49.77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Boc-2-苯基吡咯烷和-哌啶的锂化-取代的实验和原位红外光谱研究:控制第四纪立体中心的形成
    摘要:
    已经开发了 2-取代的 2-苯基吡咯烷和 β-哌啶的一般和对映选择性合成,这是一类重要的含有季立体中心的药学相关化合物。该方法涉及对映体富集的 N-Boc-2-苯基吡咯烷或 -哌啶(分别通过不对称 Negishi 芳基化或催化不对称还原制备)的锂化取代。合成实验和原位红外光谱监测的结合使用可以确定最佳锂化条件:n-BuLi 在 THF 中在 -50°C 下保持 5-30 分钟。使用原位红外光谱监测锂化表明,叔丁氧羰基 (Boc) 基团在 2-锂化吡咯烷中的旋转比在 2-锂化哌啶中慢;N-Boc-2-苯基吡咯烷在-78°C 的锂化取代率低可归因于这种缓慢旋转。对于 N-Boc-2-苯基吡咯烷和 -哌啶,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变温 (1) H NMR 光谱确定 Boc 基团的旋转障碍。对于吡咯烷,发现 Boc 基团旋转的半衰期 (t(1/2)) 在 -78°C 下为 ~10 小时,在 -50°C
    DOI:
    10.1021/ja211398b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Boc-2-苯基吡咯烷和-哌啶的锂化-取代的实验和原位红外光谱研究:控制第四纪立体中心的形成
    摘要:
    已经开发了 2-取代的 2-苯基吡咯烷和 β-哌啶的一般和对映选择性合成,这是一类重要的含有季立体中心的药学相关化合物。该方法涉及对映体富集的 N-Boc-2-苯基吡咯烷或 -哌啶(分别通过不对称 Negishi 芳基化或催化不对称还原制备)的锂化取代。合成实验和原位红外光谱监测的结合使用可以确定最佳锂化条件:n-BuLi 在 THF 中在 -50°C 下保持 5-30 分钟。使用原位红外光谱监测锂化表明,叔丁氧羰基 (Boc) 基团在 2-锂化吡咯烷中的旋转比在 2-锂化哌啶中慢;N-Boc-2-苯基吡咯烷在-78°C 的锂化取代率低可归因于这种缓慢旋转。对于 N-Boc-2-苯基吡咯烷和 -哌啶,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变温 (1) H NMR 光谱确定 Boc 基团的旋转障碍。对于吡咯烷,发现 Boc 基团旋转的半衰期 (t(1/2)) 在 -78°C 下为 ~10 小时,在 -50°C
    DOI:
    10.1021/ja211398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Radical Cycliz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5-Membered Ring Structures by Metalloradical C–H Alkylation
    作者:Yong Wang、Xin Wen、Xin Cui、X. Peter Zhang
    DOI:10.1021/jacs.8b01662
    日期:2018.4.11
    use of unsaturated substrates.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metalloradical catalysis, a different mode of radical cyclization that can employ saturated C-H substrates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Co(II)-based system for catalytic activation of aliphatic diazo compounds for enantioselective radical alkylation of various C(sp3)-H bonds. It allows for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chiral pyrrolidines
    自由基环化代表了构建环状结构的强大策略。传统的自由基环化以自由基加成为关键步骤,需要使用不饱和底物。在属自由基催化概念的指导下,通过开发基于Co(II)的系统,展示了一种可以使用饱和CH底物的不同自由基环化模式,该系统用于催化活化脂肪族重氮化合物,以实现各种C(sp3)的对映选择性自由基烷基化)-H键。它可以有效构建手性吡咯烷和其他有价值的五元环状化合物。这种自由基环化的替代策略提供了一种新的逆合成范例,通过 CH 和 C=O 元素的结合形成 CC 键,从容易获得的开链醛制备五元环状分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