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2,2-tetrachloroethyl phosphorodichloridite | 61934-7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2,2-tetrachloroethyl phosphorodichloridite
英文别名
1,2,2,2-tetrachloroethyl dichlorophosphite;phosphorodichloridous acid 1,2,2,2-tetrachloro-ethyl ester;1,2,2,2-Tetrachloraethyl-dichlorphosphorit;1,2,2,2-Tetrachloroethyl dichloro-phosphite;dichloro(1,2,2,2-tetrachloroethoxy)phosphane
1,2,2,2-tetrachloroethyl phosphorodichloridite化学式
CAS
61934-73-4
化学式
C2HCl6OP
mdl
——
分子量
284.721
InChiKey
ZDSIRTMSDVHPO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29.3±40.0 °C(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2,2-tetrachloroethyl phosphorodichloridite二甲基亚砜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以58%的产率得到1,1,1,2-四氯-2-二氯磷氧基乙烷
    参考文献:
    名称:
    P(III)氯化物与醛的反应:III。初级中间体与氧化剂和氯化剂的反应
    摘要:
    通过用氧化剂:二甲基亚砜和次氯酸叔丁酯处理,已将P(III)氯化物与醛反应的主要中间体转化为相应的磷酸盐。在中间体与氯化剂(PCl 5和Cl 2)的反应中,氧化产物(由于在准phosph中心的配体交换)与预期的P(IV)酰氯一起形成。
    DOI:
    10.1134/s107036321401011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P(III)氯化物与醛的反应:I.脂族醛与具有亲电特性的P(III)氯化物反应的主要中间体的合成
    摘要:
    开发了一种研究亲电P(III)氯化物与脂族醛反应的方法。其本质是从氯化物中除去HCl杂质并催化封堵羰基的亲电子中心。为了这些目的,使用了含氮有机碱和烷基乙烯基醚。合成了三种具有最接近P(III)环境POCl 2,O 2 PCl和O 3 P的主要中间体。可以确定的是,中间体的稳定性随P(III)上取代基的受体性质和醛片段供体性质的增长而增加。
    DOI:
    10.1134/s10703632131201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ion of P(III) chlorides with aldehydes: II. Reaction of primary intermediates with aprotic nucleophiles: Ethylene oxide, acetals, trialkyl orthoformates, and trialkyl phosphites
    作者:M. B. Gazizov、R. A. Khairullin、R. F. Karimova
    DOI:10.1134/s1070363213120116
    日期:2013.12
    Structure of primary intermediates of the reaction of P(III) chlorides with aliphatic aldehydes was confirmed by their reactions with such aprotic reagents like ethylene oxide, trialkyl phosphites, acetals, and trialkyl orthoformates. Principle difference in the reactions of these nucleophiles with intermediates containing active chlorine atom at P(III) and those not containing was established. The
    P(III)化物与脂族醛反应的主要中间体的结构已通过其与非质子传递剂(如环氧乙烷亚磷酸三烷基酯,缩醛原甲酸三烷基酯)的反应得到证实。确定了这些亲核试剂与在P(III)处含有活性原子的中间体和不含有这些中间体的反应的原理差异。前者以及所有其他P(III)化物直接与亲核试剂反应,而后者缓慢分解为醛和P(III)化物,后者与亲核试剂反应。
  • Schnell,M. et al.,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76, vol. 318, p. 843 - 847
    作者:Schnell,M.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