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otassium allophanate | 26479-3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otassium allophanate
英文别名
potassium carbamoylcarbamate;potassium;N'-carboxycarbamimidate
potassium allophanate化学式
CAS
26479-35-6
化学式
C2H3N2O3*K
mdl
——
分子量
142.156
InChiKey
CLFBVDCVUBZWEH-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876[at 20℃]
  • LogP:
    -1.08 at 25℃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0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5.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4199090

SDS

SDS:c3b61bc461781b8b5a75fd6be2c5e194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otassium allophanate 在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 recombinant allophanate hydrolase from Granulibacter bethesdensis (strain ATCC BAA-1260/CGDNIH1) 、 2-氧代-戊二酸离子(2-)还原型辅酶Ⅰ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二氧化碳
    参考文献:
    名称:
    来自 Granulibacter bethesdensis 的脲基甲酸酯水解酶的结构提供了对酰胺酶特征家族中底物特异性的见解
    摘要:
    脲基甲酸酯水解酶 (AH) 催化脲基甲酸酯水解为 NH 3和 CO 2 ,​​脲基甲酸酯是阿特拉津降解和尿素分解代谢途径中的中间体。AH 属于酰胺酶特征家族,其特征在于富含 Gly 和 Ser 的 130 个氨基酸的保守块和一个Sercis -Ser -Lys 催化三联体。在这项研究中,AH 的第一个结构来自Granulibacter bethesdensis在有和没有底物类似物丙二酸盐的情况下,分别测定为 2.2 和 2.8 Å。这些结构证实了催化三联体残基的身份,并揭示了在酰胺酶特征家族中不保守的改变的二聚化界面。这些结构还提供了对 AH 中以前未被识别的底物特异性决定因素的见解。两个残基,Tyr 299和 Arg 307,在丙二酸的羧酸根部分的氢键距离内。Tyr 299和 Arg 307均发生突变,由此产生的修饰酶显示催化效率和底物严格性均降低了 >3 个数量级。建议 Tyr 299和
    DOI:
    10.1021/bi301242m
  • 作为产物:
    描述:
    尿素potassium hydrogencarbonate 作用下, 反应 3.0h, 以99%的产率得到potassium allopha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Karachinskii, S. V.; Dragalov, V. V.; Chimishkyan, A. 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87, vol. 23, p. 82 - 84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ARACHINSKIJ, S. V.;GAZIZOV, R. R.;DRAGALOV, V. V.;CHIMISHKYAN, A. L., ZH. ORGAN. XIMII, 24,(1988) N 7, 1406-1410
    作者:KARACHINSKIJ, S. V.、GAZIZOV, R. R.、DRAGALOV, V. V.、CHIMISHKYAN, A. L.
    DOI:——
    日期:——
  • Karachinskii, S. V.; Dragalov, V. V.; Chimishkyan, A. 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87, vol. 23, p. 82 - 84
    作者:Karachinskii, S. V.、Dragalov, V. V.、Chimishkyan, A. L.、Tsvetkov, V. Yu.
    DOI:——
    日期:——
  • The Structure of Allophanate Hydrolase from <i>Granulibacter bethesdensis</i>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ubstrate Specificity in the Amidase Signature Family
    作者:Yi Lin、Martin St. Maurice
    DOI:10.1021/bi301242m
    日期:2013.1.29
    into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substrate specificity determinants in AH. Two residues, Tyr299 and Arg307, are within hydrogen bonding distance of a carboxylate moiety of malonate. Both Tyr299 and Arg307 were mutated, and the resulting modified enzymes revealed >3 order of magnitude reductions in both catalytic efficiency and substrate stringency. It is proposed that Tyr299 and Arg307 serve to anchor and
    脲基甲酸酯水解酶 (AH) 催化脲基甲酸酯水解为 NH 3和 CO 2 ,​​脲基甲酸酯是阿特拉津降解和尿素分解代谢途径中的中间体。AH 属于酰胺酶特征家族,其特征在于富含 Gly 和 Ser 的 130 个氨基酸的保守块和一个Sercis -Ser -Lys 催化三联体。在这项研究中,AH 的第一个结构来自Granulibacter bethesdensis在有和没有底物类似物丙二酸盐的情况下,分别测定为 2.2 和 2.8 Å。这些结构证实了催化三联体残基的身份,并揭示了在酰胺酶特征家族中不保守的改变的二聚化界面。这些结构还提供了对 AH 中以前未被识别的底物特异性决定因素的见解。两个残基,Tyr 299和 Arg 307,在丙二酸的羧酸根部分的氢键距离内。Tyr 299和 Arg 307均发生突变,由此产生的修饰酶显示催化效率和底物严格性均降低了 >3 个数量级。建议 Tyr 299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