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工作描述了包含三苯胺或咔唑单元的双极性2,5-二芳基-1,3,4-噁二唑-荧光烯杂化物,即化合物7、8、14和16。还报道了一种相关的双极性双(噁二唑基)吡啶系统20。讨论了这五种新材料的合成,以及它们的光电吸收和发射特性及其溶液电化学氧还原特性。观察到20的阳极电化学聚合。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它们的HOMO能级明显高于1,3-双[2-(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5-基]苯(OXD-7),提高了0.60–1.02 eV,这得益于富电子的胺基团和增加的共轭链长,从而导致更均衡的电荷传输特性。通过旋涂技术制造了器件,将这些双极性化合物作为发射体用于简单的器件结构ITO:PEDOT-PSS:X:Ca/Al(X = 7、8、14、16或20)。融入7、8、14、16和20的器件的开启电压分别为2.9、5.5、3.6、4.5和3.4 V。化合物7的外量子效率(EQE)最高:即EQE 0.36%;电流效率1.00 cd A⁻¹;在5.7 V时,功率效率为0.56 lm W⁻¹。由8制成的器件的EQE明显低于使用其他材料的器件,原因是发光较弱。EL发射在8、14、16和7时分别达到峰值λmax 430、487、487和521 nm。对于20器件,λmax = 521 nm和564 nm。因此,HOMO–LUMO间隙得到了调节,使得发出光的颜色可以通过分子亚单位的系统化化学修饰从浅蓝色变化到绿色。这些材料的高化学和热稳定性,加上器件结构的简易性和低开启电压,为OLED应用提供了可观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