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Z)-N-<1-(1'-naphthyl)ethylidene>-1-phenylethylamine | 100430-6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N-<1-(1'-naphthyl)ethylidene>-1-phenylethylamine
英文别名
(R,E)-N-(1-(Naphthalen-1-yl)ethylidene)-1-phenylethanamine;1-naphthalen-1-yl-N-[(1R)-1-phenylethyl]ethanimine
(Z)-N-<1-(1'-naphthyl)ethylidene>-1-phenylethylamine化学式
CAS
100430-65-7
化学式
C20H19N
mdl
——
分子量
273.378
InChiKey
LWYGKPGNUHCTCL-OAHLLOK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5-86 °C
  • 沸点:
    120-125 °C(Press: 0.01 Torr)
  • 密度:
    1.00±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12.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N-<1-(1'-naphthyl)ethylidene>-1-phenylethylamine 在 5%-palladium/activated carbon 、 二甲基苯基硅烷氢气 作用下, 50.0 ℃ 、2.0 MPa 条件下, 反应 22.0h, 生成 (R)-1-(1-萘基)乙胺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手性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将酮类化合物和手性助剂(S)‑a‑苯乙胺或(R)‑a‑苯乙胺加入到有机溶剂,在大位阻硼催化剂和除水剂的作用下,制备亚胺中间体;亚胺中间体不经分离提纯,加入还原剂,一锅法制得手性胺类化合物,计算产品收率为81~96%,de值最高可达9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中大位阻硼催化剂的用量可降低至0.1%摩尔,从源头上避免了当量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广、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潜在的经济社会效益。
    公开号:
    CN108440307B
  • 作为产物:
    描述:
    1-萘乙酮R(+)-alpha-甲基苄胺tris(2,6-dichlorophenyl)borane 、 magnesium sulf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Z)-N-<1-(1'-naphthyl)ethylidene>-1-phenyleth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手性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将酮类化合物和手性助剂(S)‑a‑苯乙胺或(R)‑a‑苯乙胺加入到有机溶剂,在大位阻硼催化剂和除水剂的作用下,制备亚胺中间体;亚胺中间体不经分离提纯,加入还原剂,一锅法制得手性胺类化合物,计算产品收率为81~96%,de值最高可达9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中大位阻硼催化剂的用量可降低至0.1%摩尔,从源头上避免了当量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广、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潜在的经济社会效益。
    公开号:
    CN108440307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ynamic stereochemistry of imines and derivatives. 19. Mutarotation and E-Z isomerization of chiral imines in [2H4]methanol solution
    作者:Derek R. Boyd、W. Brian Jennings、Lionel C. Waring
    DOI:10.1021/jo00357a007
    日期:1986.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