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石斛宁碱 | 4031-12-3

中文名称
石斛宁碱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hihunine
英文别名
1'-methyl-spiro[isobenzofuran-1,2'-pyrrolidin]-3-one;Shihunin;1'-methylspiro[2-benzofuran-3,2'-pyrrolidine]-1-one
石斛宁碱化学式
CAS
4031-12-3
化学式
C12H13NO2
mdl
MFCD28336759
分子量
203.241
InChiKey
YWAAZZCPWLHJA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9°C
  • 沸点:
    359.5±42.0 °C(Predicted)
  • 密度:
    1.2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16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SDS

SDS:7aee02965a69a0af8363b2ec045b6a08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spiro<(2-oxo-tetrahydrofuran)-5,3'-(1'-oxo-benzofuran)>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氢溴酸 作用下, 以 吡啶 为溶剂, 反应 14.0h, 生成 石斛宁碱
    参考文献:
    名称:
    Shihunine,螺邻苯二甲酰吡咯烷生物碱的改进合成
    摘要:
    本文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描述了螺-生物碱shihunine(1)的合成。首先,将邻苯二甲酸酐与N-甲基-2-吡咯烷酮缩合,并将所得的邻苯二甲酸酯8水解为石碱。在第二步中,使用Wittig反应将邻苯二甲酸酐转化为亚烷基邻苯二甲酸酯10,然后转化为5,最后转化为石碱。在第三种方法中,将-2-甲酰基苯甲酸甲酯(16)与均烯酸锌缩合,得到邻苯二甲酸酯20,然后将其氧化成21,然后环化成双内酯14。14被转化成5至15,最后变成shihunine 。
    DOI:
    10.1016/s0040-4020(01)82029-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synthesis of shihunine and related compounds from ortho-carboxyphenyl cyclopropyl ketone
    作者:E. Breuer、S. Zbaida
    DOI:10.1016/0040-4020(75)85019-8
    日期:1975.1
    Reaction of dicyclopropyl cadmium and phthalic acid monochloride monomethyl ester gives o-carboxyphenyl cyclopropyl ketone (2). Reaction of the methyl ester of 2 with methylamine gives 2 - methyl - 3 - hydroxy-3-cyclopropyl-1-isoindolinone (4b), which is converted by hydrogen halides in chloroform to the rearranged homoallylic halides 5a–c. Thionyl chloride in chloroform converts 2 to 3-(3-chloropropylidene)
    二环丙基镉与邻苯二甲酸一氯化单甲酯反应生成邻羧基苯环丙基酮(2)。2的甲酯与甲胺的反应生成2-甲基-3-羟基-3-环丙基-1-异吲哚满酮(4b),该卤化物在氯仿中被卤化氢转化为重排的均烯丙基卤化物5a–c。在氯仿中的亚硫酰氯将2转化为3-(3-氯亚丙基)邻苯二甲酸酯(7),在与甲胺反应后,生成异丁香碱(8)。与苯胺一起加热酮酸2会生成N-苯基-N-去甲鸟嘌呤(9),而在加热得到具有甲胺螺[ 2(1-甲基吡咯烷)-2-3'-(2'-甲基-1'-异吲哚满酮)](10)的2。通过48%HBr溶液将10转化为shihunine(1)。讨论了反应机理。
  • GORE, VINAYAK G.;CHORDIA, MAHENDRA D.;NARASIMHAN, NURANI S., TETRAHEDRON, 46,(1990) N, C. 2483-2494
    作者:GORE, VINAYAK G.、CHORDIA, MAHENDRA D.、NARASIMHAN, NURANI S.
    DOI:——
    日期:——
  • BREUER E.; ZBAIDA S., TETRAHEDRON <TETR-AB>, 1975, 31, NO 6, 499-504
    作者:BREUER E.、 ZBAIDA S.
    DOI:——
    日期:——
  • Improved syntheses of shihunine, the spiro phthalide pyrrolidine alkaloid
    作者:Vinayak G. ore、Mahendra D. hordia、Nurani S. arasimhan
    DOI:10.1016/s0040-4020(01)82029-9
    日期:1990.1
    describes the syntheses of the spiro-alkaloid shihunine (1) by three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the first, phthalic anhydride was condensed with N-methyl-2-pyrrolidone and the resulting phthalide 8 was hydrolysed to shihunine. In the second, phthalic anhydride was converted to the alkylidine phthalide 10 using Wittig reaction and then to 5 and finally to shihunine. In the third, methyl-2-formylbenzoate (16)
    本文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描述了螺-生物碱shihunine(1)的合成。首先,将邻苯二甲酸酐与N-甲基-2-吡咯烷酮缩合,并将所得的邻苯二甲酸酯8水解为石碱。在第二步中,使用Wittig反应将邻苯二甲酸酐转化为亚烷基邻苯二甲酸酯10,然后转化为5,最后转化为石碱。在第三种方法中,将-2-甲酰基苯甲酸甲酯(16)与均烯酸锌缩合,得到邻苯二甲酸酯20,然后将其氧化成21,然后环化成双内酯14。14被转化成5至15,最后变成shihunine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1-((2-(5-氯-2-苯并呋喃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顺式-1-((2-(5,7-二氯-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咪唑 顺式-1-((2-(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霉酚酸酯杂质B 间甲酚紫 间甲基苯基(苯并呋喃-2-基)甲醇 长管假茉莉素C 金霉素 酪氨酸,b-羰基- 酞酸酐-d4 酚酞二丁酸酯 酚酞 酚红钠 酚红 邻苯二甲酸酐与马来酸酐,甘氨酰蜡素和二乙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己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三甘醇异壬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和2,5-呋喃二酮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2,5-呋喃二酮和2-乙基己酸苯甲酸酯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4-硼酸频哪醇酯 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二乙二醇,新戊二醇聚合物 邻甲酚酞 贝康唑 表灰黄霉素 螺佐呋酮 螺[苯并呋喃-3(2H),4-哌啶]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盐酸盐 螺[异苯并呋喃-1(3H),3’-吡咯烷]-3-酮 螺[1-苯并呋喃-2,1'-环丙烷]-3-酮 薄荷内酯 莫罗卡尼 荨麻叶泽兰酮 荧光胺 苯酞-3-乙酸 苯酐二乙二醇共聚物 苯酐 苯甲酸,2-[(1,3-二羰基丁基)氨基]-,甲基酯 苯甲酸,2,2-二(羟甲基)丙烷-1,3-二醇,异苯并呋喃-1,3-二酮 苯甲酰氯化,3-甲氧基-4-甲基- 苯甲基(1-{(2-amino-2-methylpropanoyl)[(2S)-2-aminopropanoyl]amino}-2-methyl-1-oxopropan-2-yl)甲基氨基甲酸酯(non-preferredname) 苯并呋喃并[3,2-d]嘧啶-2,4(1H,3H)-二酮 苯并呋喃并[3,2-D]嘧啶-4(1H)-酮 苯并呋喃并[2,3-d]哒嗪-4(3H)-酮 苯并呋喃并(3,2-c)吡啶,1,2,3,4-四氢-2-(2-(二甲氨基)乙基)-,二盐酸 苯并呋喃与1H-茚的聚合物 苯并呋喃[3,2-b]吡咯-2-羧酸 苯并呋喃-7-羧酸 苯并呋喃-7-硼酸频那醇酯 苯并呋喃-7-甲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