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teria were studied. Finally, the ruthenium complex, (2S)-1-[(2S)-2-[(diphenylphosphanyl)oxy]propyl][(1R)-1-phenylethyl]amino}propan-2-yldiphenyl phosphinitobis[dichloro(η6-benzene)ruthenium(II)] also catalyzed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acetophenone with high conversion (up to 99%) and good enantioselectivity (ee up to 89 %), in the existence of formic acid and triethylamine in dichloromethane
已经证明了基于β-
氨基醇的两种次
亚膦酸酯
配体的高产率合成。当我们用螯合次亚
膦配体处理[Ru(
芳烃)(μ-Cl)Cl] 2
芳烃:
对伞花烃,苯}时,我们得到了具有通式[Ru(
芳烃)次
亚膦酸酯Cl 2的中性Ru(II)-配合物]。使用分析和光谱技术确认了
配体和复合物的结构。在气相DFT/CAM-B3LYP理论
水平上对
钌配合物进行了量子
化学计算。对次
亚膦酸盐配合物进行了循环伏安法研究,以确定 HOMO 和 LUMO 能级的能量并估计其电
化学和一些电子特性。使用TiO 2修饰的ITO电极固定基于有机络合物的记忆基板,并通过计时电流法(CA)和开路电位安培法(OCPA)验证基于次
亚膦酸酯的有机络合物的记忆功能。在本研究中,还测定了
钌基
对伞花烃和苯络合物通过
DPPH 自由基清除、
金属螯合和还原力活性的抗氧化潜力。此外,还研究了这些复合物对病原菌的 DNA 结合能力和抗菌活性。最后,
钌络合物,(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