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5-triphenyl-4-hydroxy-4H-imidazole | 102241-2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5-triphenyl-4-hydroxy-4H-imidazole
英文别名
2,4,5-triphenyl-4-hydroxy-4H-isoimidazole;2,4,5-triphenyl-4H-imidazol-4-ol;2,4,5-Triphenylimidazol-4-ol;2,4,5-triphenylimidazol-4-ol
2,4,5-triphenyl-4-hydroxy-4H-imidazole化学式
CAS
102241-25-8
化学式
C21H16N2O
mdl
——
分子量
312.371
InChiKey
JKRLTFZIJRGNK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4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5-triphenyl-4-hydroxy-4H-imidazole四丁基氟化铵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78%的产率得到2,4,4-triphenyl-1H-imidazol-5(4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2,4,5-triarylimidazol-4-ols的制备及其通过1,5-苯基迁移的立体选择性重排
    摘要:
    在DMSO中,氢过氧化物的Lophine经过碱触发的1,5-苯基迁移,从而以高收率提供了咪唑酮,而不是化学发光(CL)的am。认为相应的咪唑醇是中间体,并且通过用不含碱的DMSO处理过氧化物成功地获得了它们。CL降低是因为用DM​​SO还原了氢过氧化物。咪唑并随后进行了平滑的碱基介导的重排,得到了咪唑酮。此外,手性咪唑醇以高对映体过量(> 92%)提供了立体选择性咪唑酮,这支持了分子内环的迁移机制。J.杂环化​​学。(2010)。
    DOI:
    10.1002/jhet.385
  • 作为产物:
    描述:
    lophine peroxide二甲基亚砜 作用下, 以77%的产率得到2,4,5-triphenyl-4-hydroxy-4H-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2,4,5-triarylimidazol-4-ols的制备及其通过1,5-苯基迁移的立体选择性重排
    摘要:
    在DMSO中,氢过氧化物的Lophine经过碱触发的1,5-苯基迁移,从而以高收率提供了咪唑酮,而不是化学发光(CL)的am。认为相应的咪唑醇是中间体,并且通过用不含碱的DMSO处理过氧化物成功地获得了它们。CL降低是因为用DM​​SO还原了氢过氧化物。咪唑并随后进行了平滑的碱基介导的重排,得到了咪唑酮。此外,手性咪唑醇以高对映体过量(> 92%)提供了立体选择性咪唑酮,这支持了分子内环的迁移机制。J.杂环化​​学。(2010)。
    DOI:
    10.1002/jhet.38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stereoselective thermal rearrangement of chiral lophine peroxides
    作者:Masaru Kimura、Gonghao Lu、Hiroshi Iga、Mitsuru Tsunenaga、Zhiqiang Zhang、Zhizhi Hu
    DOI:10.1016/j.tetlet.2007.01.146
    日期:2007.4
    The thermal reaction of chiral 2-phenyl-4-(p-X-phenyl)-5-(p-Y-phenyl)-4-tert-butyldimethylsilylperoxy-4H-isoimidazoles (5b: X = CF3, Y = OMe; 5c: X = CF3, Y = F) was carried out in DMSO. The chiral 2-phenyl-5-(p-X-phenyl)-5-(p-Y-phenyl)-5H-imidazol-4-ones (4b: X = CF3, Y = OMe; 4c: X = CF3, Y = F) were quantitatively obtained in 50–60% enantiomer excess (ee). The mechanism for the reaction was proved
    手性2-苯基-4-(对-X-苯基)-5-(对-Y-苯基)-4-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过氧-4 H-异咪唑的热反应(5b:X = CF 3,Y = OMe ;5c:X = CF 3,Y = F)在DMSO中进行。手性2-苯基-5-(对-X-苯基)-5-(对-Y-苯基)-5 H-咪唑-4-酮(4b:X = CF 3,Y = OMe; 4c:X = CF 3,Y = F)以50-60%对映异构体过量(ee)定量获得。已证明该反应的机理是立体选择性的1,5-苯基迁移。尽管根据伍德沃德-霍夫曼法则应允许热迁移1,5-苯基,但实际上该迁移过程包括逐步过程。
  • Rio; Ranjon,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58, p. 543,549
    作者:Rio、Ranjon
    DOI:——
    日期:——
  • Dufraisse; Martel,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 1957, vol. 245, p. 457,458, 460
    作者:Dufraisse、Martel
    DOI:——
    日期:——
  • Preparation of 2,4,5-triarylimidazol-4-ols and their stereoselective rearrangement by 1,5-phenyl migration
    作者:Gonghao Lu、Akira Katoh、Zhiqiang Zhang、Zhizhi Hu、Peng Lei、Masaru Kimura
    DOI:10.1002/jhet.385
    日期:——
    imidazolones in high yields, instead of amidines with chemiluminescence (CL). The corresponding imidazolols were believed to intermediates and they were successfully obtained by treating the peroxides with DMSO without the base. The diminished CL was because of the reduction of the hydroperoxides with DMSO. The imidazolols subsequently underwent smooth base‐mediated rearrangement to afford imidazolones
    在DMSO中,氢过氧化物的Lophine经过碱触发的1,5-苯基迁移,从而以高收率提供了咪唑酮,而不是化学发光(CL)的am。认为相应的咪唑醇是中间体,并且通过用不含碱的DMSO处理过氧化物成功地获得了它们。CL降低是因为用DM​​SO还原了氢过氧化物。咪唑并随后进行了平滑的碱基介导的重排,得到了咪唑酮。此外,手性咪唑醇以高对映体过量(> 92%)提供了立体选择性咪唑酮,这支持了分子内环的迁移机制。J.杂环化​​学。(201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银松素 铒(III) 离子载体 I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 钠3-(4-甲氧基苯基)-2-苯基丙烯酸酯 重氮基乙酸胆酯酯 醋酸(R)-(+)-2-羟基-1,2,2-三苯乙酯 酸性绿16 邻氯苯基苄基酮 那碎因盐酸盐 那碎因[鹼] 达格列净杂质54 辛那马维林 赤藓型-1,2-联苯-2-(丙胺)乙醇 赤松素 败脂酸,丁基丙-2-烯酸酯,甲基2-甲基丙-2-烯酸酯,2-甲基丙-2-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