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bis(2-methylthiopropionic) thioanhydride
bis(2-methylthiopropionic) thioanhydride | 64035-95-6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硫化合物
-
硫代羰基化合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2-methylthiopropionic) thioanhydride
英文别名
bis
sulfide;Bis(dithioiso-n-butyric)thioanhydride;2-Methyl-propanedithioic acid 2-methyl-propanethioyl ester;2-methylpropanethioyl 2-methylpropanedithioate
CAS
64035-95-6
化学式
C
8
H
14
S
3
mdl
——
分子量
206.397
InChiKey
AOJRNPGLROUCI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重原子数:
11
可旋转键数:
4
环数:
0.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拓扑面积:
89.5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tert-Butyldithio-iso-butyrate
64035-83-2
C
8
H
16
S
2
176.347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2-methylthiopropionic) thioanhydride
生成 2-Methylpropanethioylsulfanyl 2-methylpropanedithi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KATO, SHINZI;SHIBAHASHI, HIROSHI;KATADA, TOMONORI;TAKAGI, TAKASHI;NODA, I+, LIEBIGS ANN. CHEM., 1982, N 7, 1224-1244
摘要:
DOI:
作为产物:
描述:
2-methylpropanedithioic acid
在
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正己烷
为溶剂, 生成
bis(2-methylthiopropionic) thioanhyd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e-Aryl烷烃或Arenecarboselenothioates:合成和一些反应
摘要:
通过双(硫代酰基)硫化物 1 与芳烃烯醇钠的反应,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 Se-芳基碳硒硫酸酯 3(RCSSeAr,R=烷基,芳基)。硫代硒醇酯3对热和湿气都是稳定的(液体或晶体)。3 与脂肪族伯胺和仲胺反应得到相应的二硫代碳化铵 8 和联苯二硒化物 7。相反,用芳香胺或醇钠处理得到相应的硫代酰胺或 O-烷基或 O-芳基硫酯,收率良好。3 用间氯过苯甲酸氧化得到相应的硫化物 12 [RCS(O)SeAr] 和酰基芳基硒硫化物 13 [RCOSSeAr],它们是通过将 ass 基团重排为硫代羰基硫原子而形成的。
DOI:
10.1246/bcsj.61.39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A Convenient Preparation of Bis(thioacyl) Sulfides
作者:
Shinzi Kato、Hiroki Masumoto、Masahiro Kimura、Toshiaki Murai、Masaru Ishida
DOI:
10.1055/s-1987-27928
日期:
——
Bis(thioacyl) sulfides are prepared in 60-90% yield in a one pot reaction of piperidinium or alkali metal dithiocarboxylates with 2-chloro-1-methylpyridinium iodide at room temperature.
双(硫酰基)硫化物通过在室温下将哌啶铵或碱金属二硫代羧酸盐与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进行一锅反应制备,产率为60-90%。
Kato, Shinzi; Shibahashi, Hiroshi; Katada, Tomonori,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2, # 7, p. 1229 - 1244
作者:
Kato, Shinzi、Shibahashi, Hiroshi、Katada, Tomonori、Takagi, Takashi、Noda, Ippei、et al.
DOI:
——
日期:
——
Kato, Shinzi; Sugino, Katsumi; Matsuzawa, Yukihiko,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1, # 10, p. 1798 - 1811
作者:
Kato, Shinzi、Sugino, Katsumi、Matsuzawa, Yukihiko、Katada, Tomonori、Noda, Ippei、et al.
DOI:
——
日期:
——
Kato,S. et al., Angewandte Chemie, 1977, vol. 89, p. 820
作者:
Kato,S. et al.
DOI:
——
日期:
——
KATO, SHINZI;YASUI, EIJI;TERASHIMA, KIYOMITSU;ISHIHARA, HIDEHARU;MURAI, T+, BULL. CHEM. SOC. JAP., 61,(1988) N1, C. 3931-3942
作者:
KATO, SHINZI、YASUI, EIJI、TERASHIMA, KIYOMITSU、ISHIHARA, HIDEHARU、MURAI, T+
DOI:
——
日期: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黃原醯胺
金刚烷-2-硫酮
野麦畏
茵草敌
苯酚,2-氨基-5-氟-4-甲基-
硫菌威
硫草敌
硫胺甲酸乙酯
硫胺甲酸
硫代氨基甲酸S-(3-氯丙基)酯
硫代氨基甲酸S-(2-氯乙酯)
硫代氨基甲酰氯
硫代丙酮
硫代丙烯醛
甲硫基-氨基甲酸 O-异丙基酯
环草敌
燕麦敌
烯丙基硫代氨基甲酸 O-乙酯
灭草敌
氯化甲氧羰基硫
氨基甲硫酸,十八烷基-,S-(3-氨基-2-甲氧基丙基)酯
氨基甲硫酸,二甲基-,S-(3-氯丙基)酯
杀螟丹
扑菌硫
戊烷-2-硫酮
庚烷-4-硫酮
庚烷-2-硫酮
己烷-3-硫酮
克草敌
二螺[5.1.5.1]十四烷-7,14-二硫酮
二硫代异丁酸乙酯
二硫代对苯醌
二硫代乙酸甲酯
二硫代乙酸烯丙酯
二硫代乙酸乙酯
二甲硫基氨基甲酸
二甲氨基硫代甲酰氯
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 O-新戊基酯
二氰基二硫代乙酸甲酯
二戊基氨基硫代甲酸S-酸
二异丙基硫代氨基甲酸S-[(E)-2,3-二氯烯丙基]酯
二乙硫基氨基甲酸
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 S-丁基酯
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酰氯
二丙基氨基硫代甲酸S-酸
乙硫氨酯Z-200
乙基硫代氨基甲酸-O-异丙酯
丁草特
丁基硫代氨基甲酸
[(2-甲基丙氧基)硫代甲酰]氨基甲酸乙酯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苯类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苯丙烷和聚酮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氧化合物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有机硫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乙炔化物
有机磷化合物
叠烯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碳化物
有机盐
有机阳离子
卡宾
有机阴离子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5-nitro-furan-2-carboxylic acid [2-(3,4-dimethoxy-phenyl)-ethyl]-amide
下一个:(3R)-1-benzyl-3-[(1H-indol-3-yl)methyl]piper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