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fluorophenyl)(3-methoxyphenyl)sulfa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fluorophenyl)(3-methoxyphenyl)sulfane
英文别名
4-fluorophenyl(3-methoxyphenyl)sulfide;1-Fluoro-4-(3-methoxyphenyl)sulfanylbenzene;1-fluoro-4-(3-methoxyphenyl)sulfanylbenzene
(4-fluorophenyl)(3-methoxyphenyl)sulfa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3H11FOS
mdl
——
分子量
234.294
InChiKey
ILFXPUZUFZOHT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34.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C13H11FOS2copper(l) iodide1,10-菲罗啉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以73%的产率得到(4-fluorophenyl)(3-methoxyphenyl)sulfane
    参考文献:
    名称:
    芳基二硫属元素化物的脱卤代反应通过铜催化合成芳基硫属元素化物
    摘要:
    公开了一种通过铜催化将芳族二硫属元素进行脱硫反应以合成芳基硫属元素化物的应用。实际条件,广泛的底物范围以及对几个敏感基团(如醛,酮,酯,酰胺,氰化物,烯烃,硝基和甲基磺酰基)的良好官能团耐受性突出了该方法。此外,该方法的鲁棒性通过雌酮的后期修饰和伏替西汀的合成来描述。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该方案成功地完成了在较温和条件下具有较大环张力的更具挑战性的有机材料的合成,以及某些不能通过金属催化的芳基卤素偶合反应合成的含卤素的二芳基硫醚的合成。
    DOI:
    10.1021/acscatal.9b049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芳基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华东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0472517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式(3)芳基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是在反应溶剂中,以芳基或硫酸盐类衍生物硼酸硼酸脂或硼酸盐类衍生物为反应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多取代的芳基醚类化合物。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价廉,反应操作简单,产率较高,为很多天然产物和药物的合成提供关键的骨架结构,可以广泛适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 CO<sub>2</sub>-promoted oxidative cross-coupling reaction for C–S bond formation via masked strategy in an odourless way
    作者:Zongjun Qiao、Nanyang Ge、Xuefeng Jiang
    DOI:10.1039/c5cc03038b
    日期:——
    Cu-catalyzed direct oxidative cross-coupling between boronic acids and masked sulfides delivering thioethers was described, in which the SO3-, as a mask, has shown a distinctive effect on oxidative cross-coupling condition....
    描述了硼酸与掩蔽的硫化物之间的催化直接化交叉偶联反应,从而传递了醚,其中作为掩膜的SO3-对化交叉偶联条件表现出独特的作用。
  • 芳基亚砜、硫醚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华东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07857717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合成式(III)芳基亚砜化合物、式(IV)芳基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反应溶剂中,以芳基高盐为反应原料,以芳基/烷基硫酸盐为化试剂,在可见光和光敏试剂的催化作用下,在路易斯酸和碱的作用下,当反应气氛为氮气时生成醚化合物(IV),当反应气氛为空气时则生成亚砜化合物(III)。本发明合成方法原料易得价廉,反应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保,产率较高,官能团耐受性优秀。本发明还公开了新的式(III)芳基亚砜化合物、式(IV)芳基醚化合物,且成功实现了药物、糖的后期修饰,并实现了一些药物的形式合成,为药物化学研究提供了选择性构建醚、亚砜化合物的高效方法。
  • Controllable Sulfoxidation and Sulfenylation with Organic Thiosulfate Salts via Dual Electron- and Energy-Transfer Photocatalysis
    作者:Yiming Li、Ming Wang、Xuefeng Jiang
    DOI:10.1021/acscatal.7b02735
    日期:2017.11.3
    Sulfoxides and sulfides are two important functional groups in organic molecules, containing different valence states of sulfur. Both sulfoxidation and sulfenylation with common sulfurating reagents were successfully tuned via a facile variation of the atmosphere under photocatalyzed conditions. The sulfoxidation and sulfenylation transformations involved tandem electron-/energy-transfer and single-electron-transfer
    亚砜硫化物是有机分子中两个重要的官能团,含有不同价态的。通过在光催化条件下气氛的易变,成功地调节了用普通化剂进行的化作用和亚磺酰化作用。亚磺酰化和亚磺酰化转化分别涉及串联的电子/能量转移和单电子转移过程。药物和糖衍生物的后期磺化化被认为具有高度的相容性。可转换地实施了含亚砜/硫化物的市售药物的形式化合成。克级操作进一步证明了该协议的实用性。
  • Development of a New Variant of the Migita Reaction for Carbon−Sulfur Bond Formation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Tetrahydro-4-[3-[4-(2-methyl-1<i>H</i>-imidazol-1-yl)phenyl]thio]phenyl-2<i>H</i>-pyran-4-carboxamide
    作者:Timothy Norris、Kyle Leeman
    DOI:10.1021/op800098a
    日期:2008.9.19
    Palladium-catalyzed carbon−sulfur bond formation using modified Migita reaction conditions was explored and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a former antiasthma drug candidate, tetrahydro-4-[3-[4-(2-methyl-1H-imidazol-1-yl)phenyl]thio]phenyl-2H-pyran-4-carboxamide (5). The reaction was developed into a general method for thioaryl halide cross-coupling, and a specific example of its use to synthesize a key
    探索了使用改良的Migita反应条件形成催化的-键,并将其应用于前抗哮喘候选药物四-4- [3- [4-(2-甲基-1 H-咪唑-1-基] )基]基]基-2 H-喃-4-羧酰胺(5)。该反应已发展为代芳基卤化物交叉偶联的一般方法,并且是用于合成关键中间体-4- [3-(4-氟苯基)代]基-2 H-喃-4的具体实例。-羧酰胺(6)被大规模证明可提供5的II期临床供应。多步I相工艺和两步II相工艺的比较表明,与从普通原料(1)到API 5的键形成步骤相比,总的产量优势为40%。详细描述了改良的Migita反应中的配体效应。放大工艺的第二步说明了在不使用催化的情况下形成-键,这与第一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两种反应均发展为有效的单容器直接分离工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p)-2-(叔丁硫基)-1-(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1E)-1-{4-[(4-氨基苯基)硫烷基]苯基}乙酮肟 颜料红88 颜料紫36 顺式-1,2-二(乙硫基)-1-丙烯 非班太尔-D6 雷西那得中间体 阿西替尼杂质J 阿西替尼杂质C 阿西替尼杂质4 阿西替尼杂质 阿西替尼 阿拉氟韦 阿扎毒素 阿嗪米特 阔草特 银(I)(6-氨基-2-(甲硫基)-5-亚硝基嘧啶-4-基)酰胺水合物 钾三氟[3-(苯基硫基)丙基]硼酸酯(1-) 邻甲苯基(对甲苯基)硫化物 避虫醇 连翘脂苷B 还原红 41 还原紫3 还原桃红R 达索尼兴 辛硫醚 辛-1,7-二炔-1-基(苯基)硫烷 西嗪草酮 萘,2-[(2,3-二甲基苯基)硫代]- 莫他哌那非 茴香硫醚 苯醌B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甲基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氯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6-二氯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2-[(2-硝基苯基)硫代]- 苯酚,3-氯-4-[(4-硝基苯基)硫代]- 苯酚,3-(乙硫基)- 苯酚,3,5-二[(苯基硫代)甲基]- 苯胺,4-[5-溴-3-[4-(甲硫基)苯基]-2-噻嗯基]- 苯胺,3-氯-4-[(1-甲基-1H-咪唑-2-基)硫代]- 苯胺,2-[(2-吡啶基甲基)硫代]- 苯硫醚-D10 苯硫胍 苯硫基乙酸 苯硫代磺酸S-(三氯乙烯基)酯 苯甲醇,2,3,4,5,6-五氟-a-[(苯基硫代)甲基]-,(R)- 苯甲酸,3-[[2-[(二甲氨基)甲基]苯基]硫代]-,盐酸 苯甲胺,5-氟-2-((3-甲氧苯基)硫代)-N,N-二甲基-,盐酸 苯甲二硫酸,4-溴苯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