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本品为黄绿色粉末,熔点200~201℃,分解温度大于220℃。它难溶于水,但能溶解在烷烃、脂肪、矿物油、蜡以及大多数有机溶剂中。具体溶解度如下:甲醇(0.05 g/100 ml)、丙酮(0.5 g/100 ml)、甲苯(5.3 g/100 ml)、四氯化碳(5.9 g/100 ml)、四氢呋喃(5.5 g/100 ml)、N,N-二甲基甲酰胺(DMF)(0.8 g/100 ml)、氯苯(10.2 g/100 ml)、环己烷(3.3 g/100 ml)、二甲苯(5.5 g/100 m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7 g/100 ml),水溶性仅为0.01 g/100 ml。其最大吸收波长为374 nm。
用途
本品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聚烯烃及聚酯的增白处理,同时也用于醋酸纤维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增白,以及泡沫人造革的增白。此外,还可用作清漆、油漆、紫外光固化涂料、印刷油墨中的增白剂。在某些油脂、油类和包装材料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应用于印刷油墨时,它还能作为防伪标记使用;在照相领域,则能提高照片非影像区的白度,并可在紫外线照射下转化为荧光,从而达到增白增亮的效果。
用途
主要用于PVC、PS、PE、PP和ABS等塑料及醋酸纤维、油漆、涂料、油墨中的增白处理。它能显著增强有色塑料制品的艳丽效果。
用途
此外,本品在合成纤维与塑料制品的增白中也有广泛应用,并对某些有色制品有明显的增白效果。还适用于PE、PP、PVC、PS和ABS等材料的加工。
用途
在生化研究领域,它用作液体闪烁计数的反应物2,2'-(2,5-thiophenediyl)bis[5-(1,1-dimethylethyl)-Benzoxazole]。
生产方法
将120 kg氯苯投入反应釜中,加入21 kg邻氨基对叔丁基苯酚。在室温下搅拌并缓慢滴加19 kg氯甲基亚氨乙醚盐酸盐。滴毕后升温回流,反应3~4小时。回收氯仿,得到约24 kg棕色油状物。
在硫化釜中加入200 kg水,并依次加入45 kg二硫化钠和0.5 kgPTC(作为相转移催化剂)。搅拌溶解并冷却至10℃,滴加上述反应物的二氯甲烷溶液,搅拌10小时后静置分层。用水洗有机层并回收二氯甲烷,约得23 kg黄色固体。将其溶于100 kg二甲亚砜中,加入2.8 kg乙二醛,在氮气保护下冷至0℃滴加30%的甲醇钠甲醇溶液20 kg。反应5~6小时后用1:2稀盐酸将物料酸化至pH值为5~6,减压蒸出甲醇并冷却过滤。滤饼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最后通过乙酸乙酯重结晶,最终得到荧光增白剂OB。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低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10000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可燃;燃烧会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灭火剂
干粉、泡沫、沙土、二氧化碳或雾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