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氧钒酞菁 | 13930-88-6

中文名称
氧钒酞菁
中文别名
酞菁氧化钒(IV)
英文名称
vanadyl phthalocyanine
英文别名
2,11,20,29,37,39-Hexaza-38,40-diazanidanonacyclo[28.6.1.13,10.112,19.121,28.04,9.013,18.022,27.031,36]tetraconta-1,3,5,7,9,11,13,15,17,19(39),20,22,24,26,28,30(37),31,33,35-nonadecaene;oxovanadium(2+)
氧钒酞菁化学式
CAS
13930-88-6
化学式
C32H16N8OV
mdl
——
分子量
579.474
InChiKey
YRZZLAGRKZIJJ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暴露限值:
    NIOSH: Ceiling 0.05 mg/m3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光照、明火及高温。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01
  • 重原子数:
    4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9.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6.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9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Xn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3285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
  • 安全说明:
    S36/37
  • WGK Germany:
    3

SDS

SDS:1cc32b5177e17f2962572a9f05c68cc4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Vanadyl phthalocyanine, dye content > 90%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Xerox xpp-VOPc
Vanadium(IV)phthalocyanine oxide
Oxo[29H,31H-phthalocyaninato(2-)-N29,N30,N31,N32]vanadium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呼吸系统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护目镜/戴面罩。
P280 戴防护手套。
事故响应
P302 + P352 如接触皮肤:使用大量水冲洗。
P304 + P340 如果吸入:将受害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 P364 脱掉玷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Xerox xpp-VOPc
别名
Vanadium(IV)phthalocyanine oxide
Oxo[29H,31H-phthalocyaninato(2-)-N29,N30,N31,N32]vanadium
: C32H16N8OV
分子式
: 579.48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Vanadyl phthalocyanin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3930-88-6
No.) 237-700-2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氧钒酞菁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vanadyl phthalocyanine.-
    参考文献:
    名称:
    Eckert, Heiner; Kiesel, Yvonne, Angewandte Chemie, 1981, vol. 93, # 5, p. 477 - 479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H2SO4 vanadyl phthalocyanine 在 氧钒酞菁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氧钒酞菁
    参考文献:
    名称:
    Phthalocyanine treatment process
    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制备电子照相设备用的酞菁钒的方法,包括将五氧化二钒和酞菁合成物反应以形成酞菁钒颜料和其他反应产物,将粗酞菁钒颜料与其他反应产物分离,洗涤粗酞菁钒颜料,干燥粗酞菁钒颜料,将粗酞菁钒颜料与H.sub.2 SO.sub.4重量在60%至80%之间的溶液混合,形成H.sub.2 SO.sub.4-酞菁钒颜料混合物,将H.sub.2 SO.sub.4-酞菁钒颜料混合物稀释至一定浓度,分离酞菁钒颜料,洗涤分离的酞菁钒颜料颗粒,干燥酞菁钒颜料颗粒以形成干燥的部分纯化酞菁钒颜料,将干燥的部分纯化酞菁钒颜料溶解在浓硫酸中,形成浓硫酸中的酞菁钒溶液,将浓硫酸中的酞菁钒溶液加入水中,使酞菁钒沉淀成为颜料颗粒,将沉淀的酞菁钒颜料颗粒与H.sub.2 SO.sub.4和水分离,洗涤分离的酞菁钒颜料颗粒,干燥酞菁钒颜料颗粒以形成纯化的酞菁钒颜料。
    公开号:
    US04771133A1
  • 作为试剂:
    描述:
    bis[dichloro(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iridium(III)] 、 四丁基溴化铵足球烯邻二氯苯氧钒酞菁 、 sodium fluorenone ketyl 作用下, 以 邻二氯苯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42%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五甲基环戊二烯铱(III)二碘化物的协调配合物的锡(II)酞菁和五甲基环戊二烯铱(II)卤化物与富勒烯C 60 -阴离子
    摘要:
    已经开发了金属酞菁(Pc)和富勒烯阴离子的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可得到三种类型的配合物。化合物{(Cp * Ir III I 2)Sn II Pc(2-)}·2C 6 H 4 Cl 2(1)(Cp *为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是金属酞菁的第一晶体配合物,其中铱(III) )原子通过2.58Å的Sn–Ir键长度与Pc的中心锡(II)原子键合。In(TBA +)(C 60 •–){(Cp * Ir III I 2)Sn II Pc(2-)}·0.5C 6 H 14(2),{(Cp * Ir III I 2)Sn II Pc(2-)}单元与(TBA +)(C 60 •–)共结晶,形成C 60 •阴离子的双链和{( Cp * Ir III I 2)Sn II Pc(2-)}。富勒烯和酞菁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Cp * Ir III I 2)Sn II Pc(2-)}的Cp *基团和C 60 •–五边形的π–π堆积来实现的。此外,C
    DOI:
    10.1021/om501210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ions of oxovanadium(IV) salen and phthalocyanine with sulphur compounds and reducing agents. Relevance to catalytic demetallisation
    作者:P.C.H. Mitchell、J.A. Valero
    DOI:10.1016/s0020-1693(00)83657-9
    日期:1983.1
    to V 2 S 3 . Demetallisation of the phthalocyanine (and porphyrin) complexes is more difficult. With H 2 S and thiols, in the presence of nitrogen bases, the VO(phthalocyanine) was reduced with loss of terminal oxygen but without sulphur insertion. With Triethylaluminium, the vanadium was reduced and the phthalocyanine ring system was attacked. The VO(phthalocyanine) catalysed the aerial oxidation of
    摘要综述了部分石油中钒化合物的性质。提出了氧杂钒(IV)酞菁和氧杂钒(IV)Schiff碱配合物作为卟啉和沥青质中钒配位的模型。描述了这些化合物与硫化氢,硫醇和其他有机硫化合物,二氧化硫和三乙基铝的反应。席夫碱络合物易于脱金属,钒被转化为V 2 S 3。酞菁(和卟啉)配合物的脱金属更困难。在存在氮碱的情况下,使用H 2 S和硫醇可以还原VO(酞菁),同时减少末端氧,但不会插入硫。用三乙基铝还原钒,并侵蚀酞菁环系统。VO(酞菁)催化H 2 S,硫醇和SO 2的空中氧化。该结果与催化脱金属问题有关。
  • Salts with titanyl and vanadyl phthalocyanine radical anions. Molecular design and effect of cations on the structure and magne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作者:Dmitri V. Konarev、Alexey V. Kuzmin、Salavat S. Khasanov、Mikhail S. Batov、Akihiro Otsuka、Hideki Yamochi、Hiroshi Kitagawa、Rimma N. Lyubovskaya
    DOI:10.1039/c7ce01918a
    日期:——
    radical anion salts of titanyl (TiIVOPc) and vanadyl (VIVOPc) phthalocyanines and nine new salts of these phthalocyanines are discussed. Different synthetic approach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se salts are presented, and the effect of the size and shape of counter cations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salts and consequently their magne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are considered. The TiIVO(Pc˙3−)}˙− radical
    金属酞菁的自由基阴离子盐已提供了一种新的化合物家族,这些化合物可能具有广阔的光学,磁性和导电性能。仅在最近获得具有不同金属和轴向取代基的酞菁盐系列时,才在该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总结了有关钛氧基(Ti IV OPc)和钒基(V IV OPc)酞菁自由基阴离子盐的最新结果,并讨论了这些酞菁的9种新盐。提出了制备这些盐的不同合成方法,并考虑了抗衡阳离子的大小和形状对盐的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因此考虑了它们的磁性和光学性质。TiIV O(PC 3- )}˙ -自由基阴离子具有小号在PC = 1/2旋3-大环化合物,而V IV O(PC 3- )}˙ -自由基阴离子有两个小号= 1/2在Pc 3-大环和中心V IV原子上自旋。因此,可以比较金属酞菁具有不同磁态的同构化合物的磁性。我们还讨论了还原对带负电的钛氧基和钒基酞菁的分子结构以及光学和磁性的影响。
  • Magne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Layered (Me<sub>4</sub>P<sup>+</sup>)[M<sup>IV</sup>O(Pc<sup>•3–</sup>)]<sup>•–</sup>(TPC)<sub>0.5</sub>·C<sub>6</sub>H<sub>4</sub>Cl<sub>2</sub> Salts (M = Ti and V) Composed of π-Stacking Dimers of Titanyl and Vanadyl Phthalocyanine Radical Anions
    作者:Dmitri V. Konarev、Yoshiaki Nakano、Salavat S. Khasanov、Alexey V. Kuzmin、Manabu Ishikawa、Akihiro Otsuka、Hideki Yamochi、Gunzi Saito、Rimma N. Lyubovskaya
    DOI:10.1021/acs.cgd.6b01612
    日期:2017.2.1
    appearance of new bands in the near infrared range and a blue shift of Q- and Soret bands. That results in the alternation of shorter and longer C–Nimine bonds in Pc•3–. Only one S = 1/2 spin is delocalized over Pc•3– in 1 providing a χMT value of 0.364 emu K mol–1 at 300 K. Salt 1 showed antiferromagnetic behavior approximated by the Heisenberg model for isolated pairs of antiferromagnetically interacting
    钛氧烷基和钒氧酞菁的两个阴离子的同构结构盐(Me 4 P +)[M IV O(Pc •3–)] •–(TPC)0.5 ·C 6 H 4 Cl 2(M = Ti(1),V (2)),其中TPC是三茂铁。这些盐包含由[M IV O(Pc •3–)] •– } 2组成的酞菁层。具有强烈的π-π二聚体内相互作用的二聚体。金属酞菁的还原集中在Pc大环上,提供了近红外范围内的新谱带外观以及Q和Soret谱带的蓝移。这导致Pc •3–中较短和较长的C–N亚胺键交替出现。只有一个小号= 1/2自旋离域在PC •3-在1提供χ中号Ť的0.364值鸸鹋ķ摩尔-1在300K盐1表明由海森堡模型近似反铁磁行为分离对反铁磁性地相互作用随着J / k的交换相互作用旋转。乙= -123.0 K的χ中号Ť为值2等于0.617鸸鹋ķ摩尔-1,在300°K表现出的两个贡献小号= 1/2自旋局部开V IV和离域在PC •3-
  •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i>N</i>-methylimidazole solvates of vanadium(<scp>ii</scp>), chromium(<scp>ii</scp>) and iron(<scp>ii</scp>) phthalocyanines. Strong NIR absorption in V<sup>II</sup>(MeIm)<sub>2</sub>(Pc<sup>2−</sup>)
    作者:Dmitri V. Konarev、Alexey V. Kuzmin、Yoshiaki Nakano、Salavat S. Khasanov、Akihiro Otsuka、Hideki Yamochi、Hiroshi Kitagawa、Rimma N. Lyubovskaya
    DOI:10.1039/c8dt00459e
    日期:——
    case, the diradicaloid character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aromatic hydrocarbon heptacen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1–3 are defined by metal atoms with a S = 3/2 spin state for VII and S = 1 for CrII. Compounds 1–3 manifest broad isotropic EPR signals at 4.2 K with g = 2.0188 and a linewidth (ΔH) of 81.8 mT for 1 (VII), g = 1.8300 and a linewidth ΔH = 161.0 mT for 2 (VII), and g = 2.0534 and ΔH = 60.27
    钒(II),铬(II)和铁(II)酞菁的N-甲基咪唑(MeIm)溶剂化物:[V II(MeIm)2(Pc 2−)] 0 ·MeIm(1)和[M II(MeIm)2(Pc 2−)] 0 ·2C 6 H 4 Cl 2(M = V(2),Cr(3)和Fe(4))已获得并以结晶形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心金属原子在1-4和双阴离子Pc中具有+2氧化态形成2-大环。1–3(V II,Cr II)的光谱与4(Fe II)的光谱不同,这是因为在1和2的1187 nm和3的1178 nm的NIR范围内出现了强烈的吸收带,并且3的表现可见范围内的多个波段。对于MeIm溶剂化的Cr II Pc和V II Pc,HOMO和LUMO周围的分子轨道之间的间隙异常小,从而解释了NIR范围内的吸收。[Cr II(MeIm) 2(Pc 2−)] 0,其中α-和β-轨道分布在大环的不同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双根基类化合物的
  • Crystalline salts of metal phthalocyanine radical anions [M(Pc˙<sup>3−</sup>)]˙<sup>−</sup> (M = Cu<sup>II</sup>, Pb<sup>II</sup>, V<sup>IV</sup>O, Sn<sup>IV</sup>Cl<sub>2</sub>) with cryptand(Na<sup>+</sup>) cations: structure, opt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作者:Dmitri V. Konarev、Maxim A. Faraonov、Alexey V. Kuzmin、Salavat S. Khasanov、Yoshiaki Nakano、Semen I. Norko、Mikhail S. Batov、Akihiro Otsuka、Hideki Yamochi、Gunzi Saito、Rimma N. Lyubovskaya
    DOI:10.1039/c7nj00530j
    日期:——
    formed in salts 4 and 5, which are parallel to the ac plane and have an effective π–π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c˙3− macrocycles. The using of smaller cryptand[2,2,1](Na+) cations in 5, instead of larger cryptand[2,2,2](Na+) cations in 4, allows one to obtain more closely packed Pc layers. Reduction in the salts was centered on the Pc macrocycles, providing alternation of the C–N (imine) bonds in Pc due
    的金属酞菁自由基阴离子盐穴状配体- [2,2,2](钠+)} [M(PC 3- )]˙ - ·C 6 H ^ 4氯2(M =铜II(1),铅II(2),V IV O(3)和Sn IV氯2(4))和穴状配体[2,2,1](钠+)} [Sn的IV氯2(PC 3- )]˙ - ·C 6 H 4 Cl 2(5已获得单晶。酞菁平面形成通道以容纳1-3中的cryptand [2,2,2](Na +)阳离子和溶剂C 6 H 4 Cl 2分子。在盐4和5中形成几乎方形的酞菁层,它们与ac平面平行,并且在Pc 3-大环之间具有有效的π-π相互作用。在使用更小的穴状配体的[2,2,1](钠+)阳离子5,而不是较大的穴状配体- [2,2,2](钠+)阳离子4允许一个人获得更紧密堆积的Pc层。盐的还原集中在Pc大环上,由于芳香度的部分损失,使得Pc中的C–N(亚胺)键交替出现。在946-1006 nm的NIR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