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benzoyl-N,N''-hexanediyl-bis-thiourea | 7710-0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benzoyl-N,N''-hexanediyl-bis-thiourea
英文别名
N',N'''-Dibenzoyl-N,N''-hexandiyl-bis-thioharnstoff;N,N'-(1,6-hexamethylene)-bis-benzoylthiourea;N-[6-(benzoylcarbamothioylamino)hexylcarbamothioyl]benzamide
<i>N</i>',<i>N</i>'''-dibenzoyl-<i>N</i>,<i>N</i>''-hexanediyl-bis-thiourea化学式
CAS
7710-09-0
化学式
C22H26N4O2S2
mdl
——
分子量
442.606
InChiKey
KSPOUHVMGISHN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78 °C
  • 密度:
    1.23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146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旨在开发选择性组胺受体配体的杂芳基丙基胍的构效关系†。
    摘要:
    合成了具有不同功能和间隔基长度变化的新型烷基化杂芳基丙基胍,以确定它们在四种组胺受体(H 1 R、H 2 R、H 3 R、H 4 R)亚型中的行为。基于先导结构 SK&F 91486 ( 2 ),开发了具有不同末端官能团和不同碱度的烷基化胍,如胺、胍和脲。此外, 2的胍结构上的杂原子交换产生了先导化合物的简单类似物。完成了所有组胺受体亚型的放射测定,以及豚鼠 ( gp ) 回肠 ( gp H 1 R) 和右心房 ( gp H 2 R) 的器官浴研究。具有末端功能化的配体部分地导致高度亲和和有效的结构(两位数纳摩尔),这在组胺受体家族中表现出较差的选择性。虽然苯甲酰脲衍生物144显示出对人 ( h ) H 3 R 的偏好,但 S-甲基异硫脲类似物143在h H 4 R (pK i = 8.14) 上获得了高亲和力并具有中等选择性。后一个发现的分子基础得到了计算研究的支持。
    DOI:
    10.1002/open.201900011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甲酰氯 在 polyethylene glycol-400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5h, 生成 N',N'''-dibenzoyl-N,N''-hexanediyl-bis-thio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Bisbenzoylthiourea Compounds from Benzoyl Isothiocyanate and Diamines
    摘要: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以苯甲酰异硫氰酸酯和不同的二胺为原料,在 CH2Cl2 介质中合成了五种双苯甲酰硫脲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和 1H NMR 光谱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和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在防治农业真菌病方面。
    DOI:
    10.14233/ajchem.2013.15157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具有抗耐药性的抗菌胍类低聚物及其制作方法和用途
    申请人:湖南大学
    公开号:CN113336675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耐药性的抗菌类低聚物及其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在材料领域的应用,类低聚物的抗菌种类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具有破坏细胞膜和结合染色体DNA双重抗菌机制,具有快速杀菌和抗耐药性的特征,并且呈现出抗菌广谱性。除此以外,该结构对血细胞有较低的毒性,在血液中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该结构能够应用在材料上,通过将该类低聚物修饰到材料表面,能够使改性后的材料具备抗菌功能,进一步将改性后的材料制作成一定形状的器件,该器件同样具备抗菌功能,能快速高效地杀灭各种病原菌。
  •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POLYMETHYLENE-BIS-AROYL THIOUREA DERIVATIV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ASE-TRANSFER CATALYSIS
    作者:You-Ming Zhang、Tai-Bao Wei、Liang Xian、Li-Ming Gao
    DOI:10.1080/10426500490473456
    日期:2004.10.1
    Reaction of polymethylene diainine with aroyl chloride and ammonium thiocyanat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lid-liquid phase-transfer catalysis using polyethylene glycol-400 (PEG-400) as the catalyst yielded polymethylene-bis-aroyl thiourea derivatives 3a-q in good-to-excellent yield. The product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analytical and spectral (IR and H-1 NMR) data.
  • Takagi et al.,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59, vol. 7, p. 206
    作者:Takagi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