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4-(2-oxopyrrolidin-1-yl)phenyl)carbam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4-(2-oxopyrrolidin-1-yl)phenyl)carbamate
英文别名
tert-butyl N-[4-(2-oxopyrrolidin-1-yl)phenyl]carbamate
tert-butyl (4-(2-oxopyrrolidin-1-yl)phenyl)carbam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5H20N2O3
mdl
——
分子量
276.335
InChiKey
MWYXGTKVNLNKF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58.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rt-butyl (4-(2-oxopyrrolidin-1-yl)phenyl)carbamate盐酸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3%的产率得到1-(4-氨基苯基)-2-吡咯烷酮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相互作用能研究高亲和力抑制剂和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复合物中的结晶水分子
    摘要:
    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H-PGDS)是催化前列腺素D 2合成的两种酶之一,并且是过敏和炎症反应的潜在治疗靶标。为了揭示高亲和力配体与H-PGDS之间的关键分子相互作用,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有效的新抑制剂(K D:0.14 nM),测定与人类H-PGDS形成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片段分子轨道计算方法定量分析配体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在空腔中,鉴定出10个水分子,相互作用能计算表明它们与空腔中的表面氨基酸稳定结合。其中,从深内腔到腔外围的6个水分子通过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直接促进了配体的结合。Arg12,Gly13,Gln36,Asp96,Trp104,Lys112和必需的辅因子谷胱甘肽也与配体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通过与邻近的保守水分子形成氢键网络,Leu199与配体之间的强排斥性相互作用被抵消了。
    DOI:
    10.1016/j.bmc.2018.08.014
  • 作为产物:
    描述:
    4-(2-氧代-1-吡咯烷)-苯甲酸叔丁醇叠氮磷酸二苯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6.5h, 以68%的产率得到tert-butyl (4-(2-oxopyrrolidin-1-yl)phen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相互作用能研究高亲和力抑制剂和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复合物中的结晶水分子
    摘要:
    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H-PGDS)是催化前列腺素D 2合成的两种酶之一,并且是过敏和炎症反应的潜在治疗靶标。为了揭示高亲和力配体与H-PGDS之间的关键分子相互作用,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有效的新抑制剂(K D:0.14 nM),测定与人类H-PGDS形成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片段分子轨道计算方法定量分析配体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在空腔中,鉴定出10个水分子,相互作用能计算表明它们与空腔中的表面氨基酸稳定结合。其中,从深内腔到腔外围的6个水分子通过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直接促进了配体的结合。Arg12,Gly13,Gln36,Asp96,Trp104,Lys112和必需的辅因子谷胱甘肽也与配体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通过与邻近的保守水分子形成氢键网络,Leu199与配体之间的强排斥性相互作用被抵消了。
    DOI:
    10.1016/j.bmc.2018.08.0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aracterization of crystal water molecules in a high-affinity inhibitor and hematopoietic prostaglandin D synthase complex by interaction energy studies
    作者:Daisuke Takaya、Koji Inaka、Akifumi Omura、Kenji Takenuki、Masashi Kawanishi、Yukako Yabuki、Yukari Nakagawa、Keiko Tsuganezawa、Naoko Ogawa、Chiduru Watanabe、Teruki Honma、Kosuke Aritake、Yoshihiro Urade、Mikako Shirouzu、Akiko Tanaka
    DOI:10.1016/j.bmc.2018.08.014
    日期:2018.9
    synthase (H-PGDS) is one of the two enzymes that catalyze prostaglandin D2 synthesis and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of allergic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o reveal key molecular interactions between a high-affinity ligand and H-PGDS, 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potent new inhibitor (KD: 0.14 nM), determin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in complex with human H-PGDS,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ligand–protein
    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H-PGDS)是催化前列腺素D 2合成的两种酶之一,并且是过敏和炎症反应的潜在治疗靶标。为了揭示高亲和力配体与H-PGDS之间的关键分子相互作用,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有效的新抑制剂(K D:0.14 nM),测定与人类H-PGDS形成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片段分子轨道计算方法定量分析配体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在空腔中,鉴定出10个水分子,相互作用能计算表明它们与空腔中的表面氨基酸稳定结合。其中,从深内腔到腔外围的6个水分子通过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直接促进了配体的结合。Arg12,Gly13,Gln36,Asp96,Trp104,Lys112和必需的辅因子谷胱甘肽也与配体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通过与邻近的保守水分子形成氢键网络,Leu199与配体之间的强排斥性相互作用被抵消了。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R,2''R)-(-)-2,2''-联吡咯烷 麦角甾-7,22-二烯-3-基亚油酸酯 马来酰亚胺霉素 马来酰亚胺基甲基-3-马来酰亚胺基丙酸酯 马来酰亚胺丙酰基-dPEG4-NHS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6-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24-丙酸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12-丙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六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二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三(乙烯乙二醇)-丙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丙烯酸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PEG3-羟基 马来酰亚胺-PEG2-胺三氟醋酸盐 马来酰亚胺-PEG2-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 频哪醇硼酸酯 顺式4-甲基吡咯烷酮-3-醇盐酸盐 顺式3,4-二氨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二甲基 1-苄基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N-[2-(2,6-二甲基-1-哌啶基)乙基]-2-氧代-4-苯基-1-吡咯烷乙酰胺 顺式-N-Boc-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5-苄基-2-叔丁氧羰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4-氧代-六氢-吡咯并[3,4-C]吡咯-2-甲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羟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2-甲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2,5-二甲基吡咯烷 顺式-1-苄基-3,4-吡咯烷二甲酸二乙酯 顺式-(9CI)-3,4-二乙烯-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 顺-八氢环戊[c]吡咯-5-酮盐酸盐 非星匹宁 阿维巴坦中间体1 阿曲生坦中间体 阿曲生坦 间甲氧基苯乙腈 铂(2+)羟基乙酸酯-吡咯烷-3-胺(1:1:1) 钾2-氧代吡咯烷-1-磺酸酯 钠1-[(9E)-9-十八碳烯酰基氧基]-2,5-二氧代-3-吡咯烷磺酸酯 金刚烷-1-基(吡咯烷-1-基)甲酮 酸-1-吡咯烷-1,4-氨基-2-甲基-1,1,1-二甲基乙基酯,(2S,4R)- 酚丙氢吡咯 试剂3-Mercaptopropanyl-N-hydroxysuccinimideester 西他利酮 血红素酸 螺虫乙酯残留代谢物Mono-Hydroxy 萘吡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