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yclohexylimine | 22554-3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yclohexylimine
英文别名
cyclohexanimine
cyclohexylimine化学式
CAS
22554-30-9
化学式
C6H11N
mdl
MFCD00144019
分子量
97.16
InChiKey
NNGAQKAUYDTUQ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33
  • 拓扑面积:
    23.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SDS

SDS:af0c1abfed4ef82e74c199674697d833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yclohexylimine硫化氢 作用下, 以 N-甲基乙酰胺甲醇氯仿 为溶剂, 生成 acetic acid N-cyclohexylthio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ienyl-2 acetic acid
    摘要:
    从乙酰噻吩制备噻吩-2乙酸的过程包括在存在酸催化剂的条件下,在低于120℃的温度下,将乙酰噻吩与C4至C8脂肪族一级胺的过剩或环状胺缩合,除去生成的水,以得到相应的亚胺。亚胺在碱性无水溶剂中与过量的硫反应,反应温度等于或低于100℃,以产生相应的硫酰胺。硫酰胺在C4至C8醇或乙二醇的强碱性过量基的作用下水解,必要时在水的存在下,以得到噻吩-2乙酸的碱性盐。最后,将后者在水溶液中用强酸处理以释放噻吩-2乙酸。
    公开号:
    US04196299A1
  • 作为产物:
    描述:
    1-氨基环己烷甲腈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90.0 ℃ 、10.0 Pa 条件下, 生成 cyclohexyli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的合成ñ -未被取代的含有4至8元环cycloalkylimines †
    摘要:
    通过在固体氢氧化钾上通过真空气固反应将相应的α-氨基腈脱氢氰化,可以合成具有4至8元环的伯环烷基亚胺。亚胺-烯胺互变异构现象在室温下已被证明是动力学上最稳定的衍生物。
    DOI:
    10.1039/c9cc01755k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新的烯烃形成反应:由2-(2-甲酰基苯基)苯甲醛双甲苯磺酰decomposition分解生成的菲
    摘要:
    加热2-(2-甲酰基苯基)苯甲醛1ab的二甲苯磺酰基肼5ab的二锂盐或二钠盐,可以公平地获得良好收率的菲2ab。
    DOI:
    10.1016/0040-4039(91)80677-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mbient-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Primary Amines via Reductive Amin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作者:Chao Xie、Jinliang Song、Manli Hua、Yue Hu、Xin Huang、Haoran Wu、Guanying Yang、Buxing Han
    DOI:10.1021/acscatal.0c01872
    日期:2020.7.17
    Efficient synthesis of primary amines via low-temperature reductive amin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using NH3 and H2 as the nitrogen and hydrogen resources is highly desired and challenging in the chemistry community. Herein, we employed naturally occurring phytic acid as a renewable precursor to fabricate titanium phosphate (TiP)-supported Ru nano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reduction degrees of RuO2
    在化学界中,非常需要通过使用NH 3和H 2作为氮和氢资源通过羰基化合物的低温还原胺化来高效合成伯胺。在本文中,我们采用天然植酸作为可再生前体,以制备具有不同还原度的RuO 2(Ru / TiP- x,x代表还原温度),将球磨和熔融盐法相结合。非常有趣的是,所得的Ru / TiP-100在室温下对羰基化合物的还原胺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这是由于载体(TiP)和Ru / RuO 2与适当比例的Ru 0协同作用所致。(52%)。各种羰基化合物可以高产率有效地转化为相应的伯胺。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在环境温度下实现具有可还原基团的其他底物的转化。详细的研究表明,部分还原的Ru和支持物(TiP)是必不可少的。Ru / TiP-100催化剂的高活性和选择性源于较高的酸度和金属Ru 0的合适电子密度。
  •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NAD<sup>+</sup>-NADH-Type Redox Ability of 14-Substituted 1,3-Dimethyl-5,10-methanocycloundeca[4,5]pyrrolo[2,3-<i>d</i>]pyrimidine-2,4(1,3<i>H</i>)-dionylium Tetrafluoroborates and Their Hydride Adducts
    作者:Kazuhiro Igarashi、Yohei Yamaguchi、Yuhki Mitsumoto、Shin-ichi Naya、Makoto Nitta
    DOI:10.1021/jo052495m
    日期:2006.3.31
    A synthesis of 14-substituted 1,3-dimethyl-5,10-methanocycloundeca[4,5]pyrrolo[2,3-d]pyrimidine-2,4(1,3H)-dionylium tetrafluoroborates 11a,b+·BF4- was accomplished by the methylation of 5,10-methanocycloundeca[4,5]pyrrolo[2,3-d]pyrimidine-2,4(1,3H)-dione derivatives with MeI and following anion-exchange reaction by treatment with 42% aq HBF4. Compound 11b+·BF4- was synthesized alternatively by the
    14-取代的1,3-二甲基-5,10-甲基环己酮[4,5]吡咯并[2,3 - d ]嘧啶-2,4(1,3 H)-二氟四氟硼酸酯11a,b +的合成· BF 4 -通过用MeI甲基化5,10-甲基环己酮[4,5]吡咯并[2,3- d ]嘧啶-2,4(1,3 H)-二酮衍生物并通过42处理阴离子交换反应来完成%HBF水溶液4。化合物11b +· BF 4 -交替地通过1,6-甲基[11]亚萘基四氟硼酸与6-苯基氨基-1,3-二甲基尿嘧啶的反应和随后的氧化环化反应合成。11a,b +的显着结构特征在检查UV-vis和NMR光谱数据以及X射线晶体分析时得到澄清。阳离子11a,b +的稳定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的p K R +值表示为9.8和9.7,分别比相应的七元环阳离子小1.4和1.2个pH单位。但是,该值比母体1,6-甲基[11]环烯基鎓离子的pH值大3.6和3.5个pH单位(p K R + = 6
  • 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湘潭大学
    公开号:CN11293980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方法。环己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分子氧发生部分氧化反应,得到由环己酮肟、副产物以及可能未转化的环己胺组成的氧化反应产物;然后将氧化反应产物进行如下之一方式的处理:(i)不经分离,或先分离出其中部分或全部水分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H2和NH3同时进行氢化胺化反应或先氢化后胺化反应,然后再通过分离得到环己酮肟;(ii)不经分离,或先分离出其中部分或全部水分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H2进行氢化反应,然后再通过分离得到环己酮肟。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短、占地和投资少、物耗能耗低(成本低)、操作简便和环境更友好等特点。
  •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O-benzyl ketoximes; role of reverse radical disproportionation
    作者:Jessie A. Blake、Keith U. Ingold、Shuqiong Lin、Peter Mulder、Derek A. Pratt、Brad Sheeller、John C. Walton
    DOI:10.1039/b313491a
    日期:——
    9,10-dihydrophenanthrene and 9,10-dihydroanthracene than in tetralin.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reverse radical 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 in which a hydrogen atom was transferred from the solvent to the oxime ether, followed by [small beta]-scission of the resultant aminoalkyl radical, must be important in the latter two solvents. Benzaldehyde was found to be an additional product from thermolyses
    已在三个氢供体中研究了七个二烷基,两个烷基芳基和两个二芳基O-苄基酮肟醚R(1)R(2)C [双键,长度为m-破折号NOCH(2)Ph)的热解溶剂:四氢萘,9,10-二氢菲和9,10-二氢蒽。所有肟醚均给出了OC键(即,R(1)R(2)C [双键,长度为m-NOH和PhCH(3))均被裂解的预期产物,以及NO键(即,R(1)R(2)C [双键,长度为m-NH和PhCH(2)OH)。这些产物的产率取决于所使用的溶剂,并且在9,10-二氢菲和9,10-二氢蒽中的O-苄基肟醚的分解速率大于在四氢化萘中。这些结果表明,其中有一个氢原子从溶剂转移到肟醚上的逆自由基歧化反应,然后对所得的氨基烷基进行小β-断裂,在后两种溶剂中必须很重要。发现苯甲醛是在四氢化萘中进行热解的另一产物。该证据和其他证据表明,涉及一些苄基氢原子的另一种诱导的分解模式涉及提取苄基氢原子,然后对所得的苄基进行小β-断裂。通过比较不能产生烯胺互变异构体的双环[3
  • 一种无添加剂下非金属催化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合成的方法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公开号:CN112876470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金属碳材料在无酸添加剂下催化合成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Ⅰ)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结构式如(Ⅱ)所示的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和结构式如(Ⅲ)所示的邻氨基苯甲醇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喹唑啉酮类化合物,所采用的非金属催化材料是以含氮有机配体及含硼化合物为前驱体,硅溶胶为模板剂,在N2或Ar等惰性气体氛围下煅烧,后除去模板剂制得,以氧气或空气作为氧源,不加入酸添加剂,加入溶剂,在50℃‑160℃下反应,具有较高收率,在医药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前景。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非金属氮,硼共掺杂碳材料催化剂在无酸添加剂下合成喹唑啉酮类化合物,产率在85%以上。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N-(2-甲基丙-2-烯-1-基)乙烷-1,2-二胺) (4-(苄氧基)-2-(哌啶-1-基)吡啶咪丁-5-基)硼酸 (11-巯基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鼠立死 鹿花菌素 鲸蜡醇硫酸酯DEA盐 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鲸蜡基胺氢氟酸盐 鲸蜡基二甲胺盐酸盐 高苯丙氨醇 高箱鲀毒素 高氯酸5-(二甲氨基)-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2-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氯-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6-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丙烯酰基氧基)-N,N,N-三甲基乙铵 马诺地尔 马来酸氢十八烷酯 马来酸噻吗洛尔EP杂质C 马来酸噻吗洛尔 马来酸倍他司汀 顺式环己烷-1,3-二胺盐酸盐 顺式氯化锆二乙腈 顺式吡咯烷-3,4-二醇盐酸盐 顺式双(3-甲氧基丙腈)二氯铂(II) 顺式3,4-二氟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1-甲基环丙烷1,2-二腈 顺式-二氯-反式-二乙酸-氨-环己胺合铂 顺式-二抗坏血酸(外消旋-1,2-二氨基环己烷)铂(II)水合物 顺式-N,2-二甲基环己胺 顺式-4-甲氧基-环己胺盐酸盐 顺式-4-环己烯-1.2-二胺 顺式-4-氨基-2,2,2-三氟乙酸环己酯 顺式-2-甲基环己胺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氨基甲基)-1-苯基环丙烷羧酸盐酸盐 顺式-1,3-二氨基环戊烷 顺式-1,2-环戊烷二胺 顺式-1,2-环丁腈 顺式-1,2-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式--N,N'-二甲基-1,2-环己二胺 顺式-(R,S)-1,2-二氨基环己烷铂硫酸盐 顺式-(2-氨基-环戊基)-甲醇 顺-2-戊烯腈 顺-1,3-环己烷二胺 顺-1,3-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顺-丙二腈 非那唑啉 靛酚钠盐 靛酚 霜霉威盐酸盐 霜脲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