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di-m-tolylethane | 4662-9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di-m-tolylethane
英文别名
1,2-bis(3-methylphenyl)ethane;1-methyl-3-[2-(3-methylphenyl)ethyl]benzene
1,2-di-m-tolylethane化学式
CAS
4662-96-8
化学式
C16H18
mdl
——
分子量
210.319
InChiKey
QAAZQHZIRVUVL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84.85°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0.9703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di-m-tolylethane2,2,6,6-四甲基哌啶正丁基锂potassium tert-butylate1,2-二溴乙烷 作用下, 以 正己烷正庚烷 为溶剂, 反应 1.25h, 以29%的产率得到[2.2]Metacyclophan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混合金属Li / K-TMP酰胺的一般环境温度苯甲金属化
    摘要:
    使用由KO t Bu,BuLi和2,2,6,6,-四甲基哌啶(TMP(H ))。KO t的混合庚烷中的Bu,BuLi和TMP(H)给出了一种基础混合物的溶液,当用于氘标记实验时,证实了这三种试剂组分对反应性和选择性的要求。该反应方案在操作上简单明了,并且发现可适用于多种底物。在生成金属化产物时,它们在庚烷中于环境温度下以多种合成上有用的方式反应。所示实例包括苄基三甲基硅烷和α,α-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苯试剂的产生,它们是用于亲核加成和彼得森烯化反应的苄基阴离子和α-甲硅烷基碳负离子的替身稳定替代物。由1,2-二溴乙烷介导的直接C-C偶联提供了联苄和[2.2]甲基环已烷的入口。
    DOI:
    10.1021/acs.joc.5b01540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基苄溴六甲基磷酰三胺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1,2-di-m-tolylet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溴化苄与铜在六甲基磷酰胺中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摘要:
    研究了铜与溴化苄在六甲基磷酰胺中的反应。得到了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log (k/ko) 与取代基常数 σ 的 Hammett 图给出了良好的相关性 (ρ = 0.15, Sρ = 0.02, r = 0.954)。有机基团的结构对溴化苄与铜的反应速率影响不大。在没有大气氧气的情况下,铜的氧化溶解通过单电子转移机制发生,形成1,2-二苯乙烷和铜(I)配合物。还研究了立体化学和中间体化合物。讨论了反应机理。©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Int J Chem Kinet 37: 296–305, 2005
    DOI:
    10.1002/kin.200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ions of benzyltriphenylphosphonium salts under photoredox catalysis
    作者:Andrew M. Boldt、Sidney I. Dickinson、Jonathan R. Ramirez、Anna M. Benz-Weeden、David S. Wilson、Susan M. Stevenson
    DOI:10.1039/d1ob01570b
    日期:——
    The development of benzyltriphenylphosphonium salts as alkyl radical precursors using photoredox catalysis is described. Depending on substituents, the benzylic radicals may couple to form C–C bonds or abstract a hydrogen atom to form C–H bonds. A natural product, brittonin A, was also synthesized using this method.
    描述了使用光氧化还原催化开发作为烷基自由基前体的苄基三苯基鏻盐。根据取代基的不同,苄基可以偶联形成 C-C 键或夺取氢原子以形成 C-H 键。使用这种方法还合成了一种天然产物 Brittonin A。
  • Cation−π Interactions in the Gas Phase Methylation of α,ω-Diphenylalkanes
    作者:Barbara Chiavarino、Maria E. Crestoni、Simonetta Fornarini、Dietmar Kuck
    DOI:10.1021/jp0271920
    日期:2003.6.1
    3-diphenylpropane. The kinetic pattern of the reaction, conforming to the established scheme of an electrophilic alkylation reaction, is consistent with a rate-determining formation of the σ-complex intermediate, at variance with the tert-butylation of the same series of compounds by Me3C+ ions, occurring at the collisional encounter rate. The kinetic features are explained by a marked effect due to the presence
    α,ω-二苯基烷烃(C6H5(CH2)nC6H5,n = 1-6)的甲基化已在气相中进行,使用 Me2Cl+ 离子作为烷基化物质,甲苯作为参考底物。在大气压下的放射分解实验和 10-8 Torr 下的 FT-ICR 测量中,所选的二苯基烷烃的反应速度都比甲苯快,这是 1,3-二苯基丙烷表现出的最高反应性。该反应的动力学模式符合已建立的亲电烷基化反应方案,与 σ-络合物中间体的速率决定形成一致,与 Me3C+ 离子对同一系列化合物的叔丁基化不同,发生在碰撞遭遇率。由于存在第二个芳基环,动力学特征通过显着效应来解释,提供离子-中性碰撞络合物和σ络合物相对于甲苯的额外稳定性。这两个因素对 ca 的 δEa 都有贡献。8 kcal mol-1 用于竞争 1,3-二苯基...
  • Alkali Metal Adducts of an Iron(0) Complex and Their Synergistic FLP-Type Activation of Aliphatic C–X Bonds
    作者:Hendrik Tinnermann、Simon Sung、Dániel Csókás、Zhi Hao Toh、Craig Fraser、Rowan D. Young
    DOI:10.1021/jacs.1c04815
    日期:2021.7.21
    coordinating [BArF20] anions, [1·M][BArF20] (M = Li, Na). The adducts are found to synergistically activate aliphatic C–X bonds (X = F, Cl, Br, I, OMs, OTf),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iron(II) organyl compounds of the type [FeR(CO)3(PMe3)2][BArF20], of which several were isolated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Stoichiometric reactions with the resulting iron(II) organyl compounds show that this system can be
    我们报告了 Li +和 Na +阳离子与中性铁 (0) 络合物 [Fe(CO) 3 (PMe 3 ) 2 ] ( 1 )之间弱加合物的形成和完整表征,由弱配位 [BAr F 20 ] 阴离子,[ 1 ·M][BAr F 20 ] (M = Li, Na)。发现加合物协同激活脂肪族 C-X 键(X = F、Cl、Br、I、OMs、OTf),导致形成 [FeR(CO) 3 (PMe ) 类型的铁 (II)有机化合物3 ) 2 ][BAr F 20],其中几个被分离出来并完全表征。与所得铁(II)有机基化合物的化学计量反应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均偶联和交叉偶联反应以及新 C-E 键(E = C、H、O、N、S)的形成。此外,我们在温和条件下利用 [ 1 ·M] [BAr F 20 ] 作为催化剂在简单的加氢脱卤反应中展示其在催化反应中的潜在用途。最后,使用 DFT 和动力学实验探讨了活化机制,表明碱金属和铁(0)中心通过与分子内
  • Ni-Catalyzed Iterative Alkyl Transfer from Nitrogen Enabled by the In Situ Methylation of Tertiary Amines
    作者:Chideraa Iheanyi Nwachukwu、Timothy Patrick McFadden、Andrew George Roberts
    DOI:10.1021/acs.joc.0c01274
    日期:2020.8.7
    Current methods to achieve transition-metal-catalyzed alkyl carbon–nitrogen (C–N) bond cleavage require the preformation of ammonium, pyridinium, or sulfonamide derivatives from the corresponding alkyl amines. These activated substrates permit C–N bond cleavage, and their resultant intermediates can be intercepted to affect carbon–carbon bond-forming transforms. Here, we report the combination of in
    当前实现过渡金属催化的烷基碳-氮(C-N)键裂解的方法需要从相应的烷基胺中制备铵,吡啶鎓或磺酰胺衍生物。这些活化的底物允许C–N键断裂,并且它们产生的中间体可以被截获以影响碳–碳键形成的转化。在这里,我们报道了在还原条件下原位胺甲基化和Ni催化的苯烷基C–N键裂解的结合。此方法允许从叔胺迭代转移烷基,并证明了构建Csp 3 -Csp 3键的脱氨基策略。我们演示PO(OMe)3(磷酸三甲酯)是Ni相容的甲基化试剂,用于将三烷基胺原位转化为四烷基铵盐。单,双和三联苄烷基的转移均可通过适当取代的叔胺实现。本文开发的转化过程是通过重复发生的事件进行的:叔胺通过PO(OMe)3进行原位甲基化,Ni催化的C–N键断裂以及同时发生的Csp 3 –Csp 3键形成。
  • Photoredox-Catalysis-Modulated, Nickel-Catalyzed Divergent Difunctionalization of Ethylene
    作者:Jiesheng Li、Yixin Luo、Han Wen Cheo、Yu Lan、Jie Wu
    DOI:10.1016/j.chempr.2018.10.006
    日期:2019.1
    photoredox catalysis. Mechanistic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observed selectivity was due to different active states of Ni(I) and Ni(0) modulated by Ru- and Ir-based photoredox catalysts, respectively. The ability to access different organometallic oxidation states via photoredox catalysis promises to inspire new perspectives for synergistic transition-metal-catalyzed divergent synthesis.
    发散性合成代表了直接访问源自相同原料的不同分子支架的强大策略。通常通过配体控制来实现通过过渡金属催化获得不同终产物的途径。我们在本文中证明了使用乙烯原料和可商购的芳基卤化物通过镍和光氧化还原的协同组合以高度选择性的方式完成1,2-二芳基乙烷,1,4-二芳基丁烷或2,3-二芳基丁烷的发散合成。催化。机理研究表明,观察到的选择性是由于分别由基于Ru和Ir的光氧化还原催化剂调节的Ni(I)和Ni(0)的不同活性态引起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银松素 铒(III) 离子载体 I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 钠3-(4-甲氧基苯基)-2-苯基丙烯酸酯 重氮基乙酸胆酯酯 醋酸(R)-(+)-2-羟基-1,2,2-三苯乙酯 酸性绿16 邻氯苯基苄基酮 那碎因盐酸盐 那碎因[鹼] 达格列净杂质54 辛那马维林 赤藓型-1,2-联苯-2-(丙胺)乙醇 赤松素 败脂酸,丁基丙-2-烯酸酯,甲基2-甲基丙-2-烯酸酯,2-甲基丙-2-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