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quinuclidine * osmium tetraoxide | 63891-08-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quinuclidine * osmium tetraoxide
英文别名
1-azabicyclo[2.2.2]octane;tetraoxoosmium
quinuclidine * osmium tetraoxide化学式
CAS
63891-08-7
化学式
C7H13NO4Os
mdl
——
分子量
365.385
InChiKey
FVAYBHUPYDRXS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71.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quinuclidine * osmium tetraoxide1,5-环辛二烯乙醚 为溶剂, 以50%的产率得到[OsO2(O2C8H12)(quinuclidine)]2
    参考文献:
    名称:
    过渡金属的氧代和亚硝基配合物的研究。第5部分。喹uc啶和相关胺的氧-酯络合物
    摘要:
    of(VI)酯络合物[{OsO 2(O 2 R)(NC 7 H 13)} 2 ]是通过单烯烃R(R =环己烯,乙烯或二苯乙烯)与加合物OsO 4 ·NC 7 H反应形成的13(NC 7 H 13 =喹核苷)含有不对称的Os 2 O 2桥;在溶液中,它们具有五坐标单体结构。与叔胺L(L =吡啶,甲基咪唑,5,6-二甲基苯并咪唑或奎尼啶)一起,它们会给出相应的反式-二氧杂合物[OsO 2(O 2R)(NC 7 H 13)L]。加合物OsO 4 ·NC 7 H 13与二烯R(R =环己-1,3-二烯,环八-1,5-二烯或2,5-二甲基六-2,4-二烯)反应生成产物[{Os 2 O 4(O 4 R)(NC 7 H 13)2 } n ]或[{OsO 2(O 2 R)(NC 7 H 13)} 2 ]。使用炔烃R可以得到[{Os 2 O 4(O 4 R)(NC 7 H 13)2} n ]· n S(R =
    DOI:
    10.1039/dt9790001607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过渡金属的氧代和亚硝基配合物的研究。第3部分。四氧化与叔胺的配合物及其与烯烃的反应
    摘要:
    四氧化s与多齿叔胺反应生成L·2OsO 4(L =六亚甲基四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吡嗪或5-甲基嘧啶)以及与其他胺反应生成L·OsO 4(L =喹核苷) ,异喹啉,酞嗪或哒嗪)。这些加合物与单烯烃R的反应生成氧-(VI)酯L·[OsO 2(O 2 R)](L =六亚甲基四胺,喹啉,异喹啉或酞嗪)和L·2 [OsO 2(O 2 R ]](L = 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讨论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
    DOI:
    10.1039/dt9770000941
  • 作为试剂:
    描述:
    香芹醇 在 copper(II) 2-ethylhexanoate 乙基烯丙基醚quinuclidine * osmium tetraoxide氧气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25.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12.0h, 以98%的产率得到香芹酮
    参考文献:
    名称:
    在室温和大气压下,Os / Cu催化的烯丙醇和苄醇的空气氧化。
    摘要:
    [反应:见正文]描述了一种在室温下使用1个大气压的空气氧化伯,仲烯丙基和苄醇的新方案。该程序使用低含量的铜盐和四氧化,它们被奎尼丁活化并被烯烃预还原。烯丙基和苄醇的化学选择性非常高,未观察到过氧化,反应在中性条件下进行。
    DOI:
    10.1021/ol025648q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Os: SVol.1, 4.1.3.1.2.4, page 203 - 204
    作者: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Os: SVol.1, 4.2.11, page 241 - 243
    作者:
    DOI:——
    日期:——
  • Partial coordination in amine adducts of osmium Tetraoxide: X-ray molecular structure of quinuclidinetetraoxo-osmium(VIII)
    作者:W.P Griffith、A.C Skapski、K.A Woode、M.J Wright
    DOI:10.1016/s0020-1693(00)94942-9
    日期:1978.1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Os: SVol.1, 3.2.1.6.7.3, page 92 - 92
    作者:
    DOI:——
    日期:——
  • Studies of transition-metal oxo- and nitrido-complexes. Part 5. Oxo-osmium ester complexes with quinuclidine and related amines
    作者:Martin Schröder、Alastair J. Nielson、William P. Griffith
    DOI:10.1039/dt9790001607
    日期:——
    trans-dioxo-complexes [OsO2(O2R)(NC7H13)L]. The adduct OsO4·NC7H13 reacts with dienes R (R = cyclohexa-1,3-diene, cyclo-octa-1,5-diene, or 2,5-dimethylhexa-2,4-diene) to give products [Os2O4(O4R)(NC7H13)2}n] or [OsO2(O2R)(NC7H13)}2]. With alkynes R they give [Os2O4(O4R)(NC7H13)2}n]·nS (R = C2H2, S = benzene, toluene, or carbon tetrachloride) and [Os2O4(O4R)(NC7H13)2}n](R = PhC2H); these products
    of(VI)酯络合物[OsO 2(O 2 R)(NC 7 H 13)} 2 ]是通过单烯烃R(R =环己烯,乙烯或二苯乙烯)与加合物OsO 4 ·NC 7 H反应形成的13(NC 7 H 13 =喹核苷)含有不对称的Os 2 O 2桥;在溶液中,它们具有五坐标单体结构。与叔胺L(L =吡啶,甲基咪唑,5,6-二甲基苯并咪唑或奎尼啶)一起,它们会给出相应的反式-二氧杂合物[OsO 2(O 2R)(NC 7 H 13)L]。加合物OsO 4 ·NC 7 H 13与二烯R(R =环己-1,3-二烯,环八-1,5-二烯或2,5-二甲基六-2,4-二烯)反应生成产物[Os 2 O 4(O 4 R)(NC 7 H 13)2 } n ]或[OsO 2(O 2 R)(NC 7 H 13)} 2 ]。使用炔烃R可以得到[Os 2 O 4(O 4 R)(NC 7 H 13)2} n ]· n S(R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阿地溴铵中间体 阿地溴铵 阿地溴胺杂质10 螺[1-氮杂双环[2.2.2]辛烷-3,2’-环氧乙烷] 盐酸盐 螺[1-氮杂双环[2.2.2]辛烷-3,2'-环氧乙烷] 苯环喹溴铵 羟甲基-7-氨基头孢烷酸 羟奎溴铵 索非那新杂质K 盐酸戊乙奎醚 沙可美林 奎宁环盐酸盐 奎宁环-3-醇 盐酸盐 奎宁环-3-醇 奎宁环-3-硫醇 奎宁环-3-甲腈 奎宁环-2-胺 奎宁环 化合物IBIGLUSTAT 化合物 T30247 克利溴铵杂质A 乙酰克里定 a-(羟基甲基)-苯乙酸1-氮杂双环[2.2.2]辛-3-基酯 [(2S,5R)-5-乙烯基-1-氮杂双环[2.2.2]辛-2-基]甲醇 [(2E)-2-(1-铵双环[2.2.2]辛烷-3-亚基)乙基]2-环戊基-2-羟基-2-苯基乙酸酯氯化物 S-3-氨基奎宁环胺盐酸盐 S-3-氨基奎宁环二盐酸盐 O-吡喃鼠李糖基-(1-3)-O-吡喃木糖基-(1-2)-O-吡喃鼠李糖基-(1-4)-O-吡喃葡萄糖基-(1-1)-2-N-二十四烷酰(神经)鞘氨醇 N-苄基-1-氮杂双环[2.2.2]-3-辛胺 N-羟基奎宁环-3-羧酰胺 N-甲基醋克利定碘化物 N-甲基-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 8-(1-甲基吡咯烷-2-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 7-甲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8-醇 5H-1,3-二噁唑并[4,5-c]吡咯-5-羧酸,4-[[[(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甲基]四氢-2,2-二甲基-6-[4-(苯基甲氧基)-5-[[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5H-吡咯并[3,2-d]嘧啶-7-基]-,1,1-二甲基乙基酯,(3aR,4R,6S,6aS)- 5-乙烯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2-甲醛 4-碘-1-氮杂双环(2.2.2)辛烷 4-甲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 4-溴-1-氮杂双环[2.2.2]辛烷 4-氰奎宁环 4-氨甲基奎宁环 4-氟奎宁环-3-酮 4-奎宁环甲醛 4-乙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 4-(羟基甲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 3-苯氧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 3-羟基甲基奎宁环 3-羟基喹洛啉-3-甲腈 3-羟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3-甲醇 3-甲基奎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