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碘化磷 | 13455-01-1

中文名称
三碘化磷
中文别名
碘化磷(III);碘化磷
英文名称
phosphorous triiodide
英文别名
phosphorus triiodide;triiodophosphane
三碘化磷化学式
CAS
13455-01-1
化学式
I3P
mdl
——
分子量
411.687
InChiKey
PZHNNJXWQYFUT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1 °C (lit.)
  • 沸点:
    decomposes at 227℃ [CRC10]
  • 密度:
    4.18 g/mL at 25 °C (lit.)
  • 溶解度:
    与H2O反应;溶于乙醇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但在潮湿空气中会迅速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4.1
  • 危险品标志:
    C
  • 危险类别码:
    R14,R34,R37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0 8/PG 2
  • WGK Germany:
    3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4.1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
  • 危险标志:
    GHS05,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4,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 + P351 + P338,P310
  • 储存条件:
    存放于0-6℃阴凉干燥处

SDS

SDS:890cd5642321df849c6c1af572874eaf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三碘化磷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Phosphorus(III) iodid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腐蚀 (类别 1B)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或烟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30 + P331 如果吞咽:漱口,不要催吐。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63 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遇水剧烈反应。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Phosphorus(III) iodide
别名
: I3P
分子式
: 411.69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Phosphorus triiodid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3455-01-1
No.) 236-647-2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干粉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磷的氧化物, 碘化氢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不要用水冲洗。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贮存期间严禁与水接触。
对光和空气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深灰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61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不适用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4.18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遇水剧烈反应。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暴露在潮湿中。
10.5 不相容的物质
遇水剧烈反应。, 醇类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引致灼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260 国际海运危规: 3260 国际空运危规: 3260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ACIDIC, INORGANIC, N.O.S. (Phosphorus triiodide)
国际海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ACIDIC, INORGANIC, N.O.S. (Phosphorus triiodide)
国际空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acidic, inorganic, n.o.s. (Phosphorus triiodid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8 国际海运危规: 8 国际空运危规: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制备方法

将12.27g纯碘(先将碘与碘化钾混合均匀研磨后升华)溶于不含硫的二硫化碳中。具体操作是,先将纯的二硫化碳与汞共振荡数次,去除其中游离的硫,然后蒸出二硫化碳。再加入过量红磷,当反应结束(即游离的磷元素消失)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磷。

在沙浴上蒸馏滤液,直到开始结晶。放置冷却,倾去母液,将余留的结晶微微加热,即可得到产品。若使用黄磷,则可先将其溶解于二硫化碳中;再与碘的二硫化碳溶液混合,其他操作步骤相同。

合成制备方法

该方法与上述制备方法基本一致。具体如下:将12.27g纯碘(同样需要先与碘化钾混合均匀研磨后升华)溶于不含硫的二硫化碳中。然后加入过量红磷,待反应结束(游离的磷元素消失)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磷。

在沙浴上蒸馏滤液,直到开始结晶。放置冷却,倾去母液,将余留的结晶微微加热,即可得到产品。如果使用黄磷,则先将其溶解于二硫化碳中;再与碘的二硫化碳溶液混合,其他操作步骤相同。

用途简介

(此处为空,未提供具体用途)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碘化磷 在 Cl2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三氯化磷
    参考文献:
    名称: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P: MVol.C, 228, page 522 - 52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碘化二磷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三碘化磷
    参考文献:
    名称:
    Besson, A.,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 1897, vol. 124, p. 1346 - 1349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Baker et al.,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56, p. 404,410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oft Scorpionate Anions as Platforms for Novel Heterocycles
    作者:Rajeev Rajasekharan-Nair、Annemarie Marckwordt、Samuel T. Lutta、Matthias Schwalbe、Anne Biernat、David R. Armstrong、Allan J. B. Watson、Alan R. Kennedy、John Reglinski、Mark D. Spicer
    DOI:10.1002/chem.201300091
    日期:2013.9.27
    Soft scorpionates have thus far been seen mainly as a family of ligands. Their chemistry is extended here to the production of novel cationic macrocycles using dihaloalkanes. By replacing the dihaloalkanes with mild oxidising agents (NO+, I2) we obtain two unique polycyclic heterocycles. The mechanism which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se polycyclic heterocycles is investigated using ab initio DFT
    迄今为止,软蝎子主要被视为配体族。它们的化学作用扩展到使用二卤代烷烃生产新型阳离子大环化合物。通过用温和的氧化剂(NO +,I 2)取代二卤代烷烃,我们获得了两个独特的多环杂环。使用从头算DFT计算研究了导致这些多环杂环形成的机理。
  • 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by Raman spectroscopy of Pl<sub>4</sub><sup>+</sup>AsF<sub>6</sub><sup>–</sup>containing the tetraiodophosphonium cation
    作者:Inis Tornieporth-Getting、Thomas Klapötke
    DOI:10.1039/c39900000132
    日期:——
    The thermodynamically unstable PI4+AsF6- containing the first and only example of a tetrahedral PI4+4 cation, formally a derivative of the unknown PI5,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PI3 and I3+AsF6– at low temperatures and characteriz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在热力学不稳定的PI 4 + ASF 6 -含有四面体PI的第一和唯一的例子4 + 4阳离子,正式一个未知PI的衍生物5,通过PI的反应制备3和我3 + ASF 6 -在低温度和拉曼光谱表征。
  • Preparation of stable AsBr<sub>4</sub><sup>+</sup>and I<sub>2</sub>As–PI<sub>3</sub><sup>+</sup>salts. Why didn't we succeed to prepare AsI<sub>4</sub><sup>+</sup>and As<sub>2</sub>X<sub>5</sub><sup>+</sup>?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作者:Marcin Gonsior、Ingo Krossing
    DOI:10.1039/b417629d
    日期:——
    analogy to our successful "PX2+" insertion reactions, an "AsX2+" insertion route was explored to obtain new arsenic halogen cations. Two new salts were prepared: AsBr4+[Al(OR)4]-, starting from AsBr3, Br2 and Ag[Al(OR)4], and I2As-PI3+[Al(OR)]4 from AsI3, PI3 and Ag[Al(OR)4](R=C(CF3)3). The first cation is formally a product of an "AsBr2+" insertion into the Br2 molecule and the latter clearly a "PI2+"
    与我们成功的“ PX2 +”插入反应相似,我们探索了“ AsX2 +”插入途径以获得新的砷卤阳离子。制备了两种新的盐:从AsBr3,Br2和Ag [Al(OR)4]开始的AsBr4 + [Al(OR)4]-和从AsI3,PI3和Ag [Al]的I2As-PI3 + [Al(OR)] 4 (OR)4](R = C(CF3)3)。第一个阳离子形式上是“ AsBr2 +”插入到Br2分子中的产物,而后者显然是“ PI2 +”插入到AsI3分子的As-1键中的产物。两种化合物都通过IR和NMR光谱表征,第一个也是通过X射线结构表征。Ag [Al(OR)4]与AsI3的反应不会导致电离和AgI的形成,而是会导致边缘稳定的Ag(AsI3)2+ [Al(OR)] 4盐。尽管进行了许多尝试,我们仍未能制备其他PX阳离子类似物,例如AsI4 +,As2X5 +和P4AsX2 +(X = Br,I)。为了解释这些负面结果,使用MP2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rihalophosphine Compounds of Ruthenium [RuX<sub>2</sub>(η<sup>6</sup>-cymene)(PY<sub>3</sub>)] (X = Cl, Br, Y = F, Cl, Br) and the Related PF<sub>2</sub>(NMe<sub>2</sub>) and P(NMe<sub>2</sub>)<sub>3</sub> Compounds; Multinuclear NMR Spectroscopy and the X-ray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s of [RuBr<sub>2</sub>(η<sup>6</sup>-cymene)(PF<sub>3</sub>)], [RuBr<sub>2</sub>(η<sup>6</sup>-cymene)(PF<sub>2</sub>{NMe<sub>2</sub>})], and [RuI<sub>2</sub>(η<sup>6</sup>-cymene)(P{NMe<sub>2</sub>}<sub>3</sub>)]
    作者:Ahmed M. A. Boshaala、Stephen J. Simpson、Jochen Autschbach、Shaohui Zheng
    DOI:10.1021/ic800611h
    日期:2008.10.20
    (31)P, and (19)F NMR spectra have been obtained where appropriate together with ((1)H-(1)H)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COSY) and ((13)C-(1)H)-HETCORR spectra of selected compounds. The variation of (1)J((31)P-(19)F) with the nature of the auxiliary ligand (X) in the PF3 and PF2(NMe2) complexes has been examined both experimentally and computationally using a natural localized molecular orbital-natural bond
    在热庚烷中用PF3处理二聚体[RuX2(eta(6)-cymene)] 2会产生高收率的化合物[RuX2(eta(6)-cymene)(PF3)](X = Cl,Br,I) 。二氟(二甲基氨基)膦和三(二甲基氨基)膦以相似的方式反应生成化合物[RuX2(eta(6)-cymene)(PF2 NMe2})]和[RuX2(eta(6)-cymene)(P NMe2} 3)]。二聚体[RuX2(eta(6)-cymene)] 2与PCl3和PBr3的反应进行了单核产物的生产,该产物在某些情况下在钌上进行了卤素交换。适当时已获得(1)H,(13)C,(31)P和(19)F NMR光谱,以及((1)H-(1)H)相关光谱(COSY)和((13)所选化合物的C-(1)H)-HETCORR光谱。已使用自然局部分子轨道通过实验和计算研究了(1)J((31)P-(19)F)在PF3和PF2(NMe2)配合物中的辅助配体(X)的性质变化。
  • Reactions of P4 and I2 with Ag[Al(OC(CF3)3)4]: from elusive polyphosphorus cations to subvalent P3I6+ and phosphorus rich P5I2+
    作者:Ingo Krossing
    DOI:10.1039/b103957c
    日期:——
    Reactions of X2 (X = Br, I), P4 and Ag(CH2Cl2)[Al(OR)4] [R = C(CF3)3] in suitable ratios to prepare naked polyphosphorus cations were carried out and led to products which suggested the presence of these elusive cations as intermediates. At temperatures above −30 °C to rt the initially formed cations decomposed the Al(OR)4− anion giving, in two cases, the more stable fluoride bridged (RO)3Al–F–Al(OR)3− anion. When Br2 was used as the oxidising agent the proposed intermediate phosphorus cation (P5+?) reacted with the solvent CDCl3 by double insertion of a P+ unit into the C–Cl bond giving Cl2P(CDCl2)2[(RO)3Al–F–Al(OR)3], 1. When I2 was used as the oxidiser the reaction led to the marginally stable P3I6[(RO)3Al–F–Al(OR)3], 2 (X-ray). By using very mild conditions throughout (−80 °C) the primary product of the reaction of Ag(P4)2[Al(OR)4] and I2 was isolated: P5I2[Al(OR)4], 3, containing the P5I2+ cation with a hitherto unknown C2v-symmetric P5 cage as structural building block. P3I6[Al(OR)4], 4, was directly synthesised in quantitative yield starting from P2I4, PI3 and Ag(CH2Cl2)[Al(OR)4] in CH2Cl2 solution. P3I6+ is formed through the P2I5+ stage (31P-NMR). P3I6+ (av.: P2.33) is the first subvalent P–X cation (X = H, F, Cl, Br, I). P5I2+ (av.: P0.6) is the first phosphorus rich binary P–X cation. They are the third and fourth example of a binary P–X cation after the known PX4+ and P2X5+ cations. The observed reactions were fully accounted for by thermochemical Born–Haber cycles based on (RI-)MP2/TZVPP ab initio, COSMO solvation and lattice enthalpy calculations (all phases). The gaseous enthalpies of formation of several species were calculated to be (in kJ mol−1): P5+ (913), P3I6+ (694), P5I2+ (792), P2I5+ (733), Ag(P4)2+ (784).
    在适当比例下进行X2(X = Br,I)、P4和Ag(CH2Cl2)[Al(OR)4](R = C(CF3)3)的反应,制备裸露的聚磷阳离子,生成的产物表明这些难以捉摸的阳离子作为中间体存在。在高于-30°C至室温的温度下,最初形成的阳离子分解Al(OR)4-阴离子,其中两种情况下产生了更稳定的氟化物桥接的(RO)3Al-F-Al(OR)3-阴离子。当使用Br2作为氧化剂时,提出的中间磷阳离子(P5+?)通过磷阳单元对C-Cl键的双插入反应与溶剂CDCl3反应,生成Cl2P(CDCl2)2[(RO)3Al-F-Al(OR)3],1。当使用I2作为氧化剂时,反应导致生成略微稳定的P3I6[(RO)3Al-F-Al(OR)3],2(X射线)。通过在整个过程中使用非常温和的条件(-80°C),可以分离出Ag(P4)2[Al(OR)4]和I2反应的主要产物:P5I2[Al(OR)4],3,其中含有迄今未知的C2v对称P5笼作为结构构建单元的P5I2+阳离子。直接从P2I4、PI3和Ag(CH2Cl2)[Al(OR)4]在CH2Cl2溶液中合成了产率定量的P3I6[Al(OR)4],4。P3I6+通过P2I5+阶段(31P-NMR)形成。P3I6+(平均值:P2.33)是第一个次价P-X阳离子(X = H,F,Cl,Br,I)。P5I2+(平均值:P0.6)是第一个富磷的二元P-X阳离子。它们是继已知的PX4+和P2X5+阳离子之后的第三个和第四个二元P-X阳离子。观察到的反应完全可以通过基于(RI-)MP2/TZVPP从头算、COSMO溶剂化和晶格焓计算(所有相)的热化学Born-Haber循环来解释。计算了几个物种的气相生成焓(kJ mol-1):P5+(913),P3I6+(694),P5I2+(792),P2I5+(733),Ag(P4)2+(78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