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五氟化硫 | 5714-22-7

中文名称
五氟化硫
中文别名
十氟化二硫
英文名称
disulfur decafluoride
英文别名
bis(pentafluorosulfur);disulphur decafluoride;pentafluoro-(pentafluoro-λ6-sulfanyl)-λ6-sulfane
五氟化硫化学式
CAS
5714-22-7
化学式
F10S2
mdl
——
分子量
254.116
InChiKey
BPFZRKQDXVZTF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55°C
  • 沸点:
    29°C
  • 密度:
    2.080
  • 溶解度:
    不溶于水
  • 物理描述:
    Sulfur pentafluoride appears as colorless volatile liquid or gas with an odor like sulfur dioxide. Mp: -92°C; bp: 29°C. Density: 2.08 g cm-3. Insoluble in water. Very toxic by inhalation.
  • 颜色/状态:
    Colorless liquid or gas (above 84 °F)
  • 气味:
    Odor llike sulfur dioxide
  • 蒸汽密度:
    Relative density of gas: 8.77 (Air = 1)
  • 蒸汽压力:
    561 mm Hg (NIOSH, 2016)
  • 分解:
    Upon heating above 400 °C, disulfur decafluoride decomposes into toxic and corrosive fumes (among others sulfur oxides, fluor and sulfur fluorides)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2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2147483.648
  • 拓扑面积:
    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0

ADMET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吸入,摄入,皮肤和/或眼睛接触
inhalation, ingestion, skin and/or eye contact
来源: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毒理性
  • 症状
眼睛刺激,皮肤刺激,呼吸系统刺激;在动物中:肺水肿,出血
irritation eyes, skin, respiratory system; In Animals: pulmonary edema, hemorrhage
来源: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毒理性
  • 靶器官
眼睛、皮肤、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Eyes, skin, respiratory system, central nervous system
来源: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毒理性
  • 副作用
毒性肺炎 - 由吸入金属烟雾或有毒气体和蒸气引起的肺部炎症。
Toxic Pneumonitis - Inflammation of the lungs induced by inhalation of metal fumes or toxic gases and vapor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 毒性数据
LCLo(小鼠)= 45,000 毫克/立方米/10M
LCLo (mice) = 45,000 mg/m3/10M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职业暴露限值:
    Ceiling: 0.01 ppm (0.1 mg/m3)
  • 危险等级:
    6.1(a)
  • 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
    1 ppm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26/27/28,R34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87
  • RTECS号:
    WS4480000
  • 包装等级:
    I
  • 危险类别:
    6.1(a)
  • 储存条件:
    库房应保持低温、通风和干燥的环境。

SDS

SDS:4c9c508438e339ad9fab9ae6b134e75d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五氟化硫;十氟化二硫
化学品英文名称: Sulfur pentafluoride;Sulfur decafluor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5714-22-7
分子式: F 10 S 2
分子量: 254.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五氟化硫;十氟化二硫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和粘膜具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分解,放出剧毒的氟化氢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高毒的氟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氟化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砂土吸收,铲入提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对污染地带进行通风。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烟雾或蒸气释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烟雾或蒸气。避免与水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作业工人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挥发性液体。
pH:
熔点(℃): -56
沸点(℃): 29(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08(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F 10 S 2
分子量: 254.12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主要用途: 用作氟化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不稳定
禁配物: 水。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氟化氢、氟化物、氧化硫。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未见毒性资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防止受潮。应与潮湿物品、食用化工原料等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6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类别:有毒物质

毒性分级:剧毒

急性毒性:

  • 静脉注射-兔 LD₅₀: 5.79 毫克/公斤
  • 吸入-小鼠 LC₁₀: 45,000 毫克/立方米(10 分钟)

可燃性危险特性:不燃;火场高温分解产生有毒硫氧化物和氟化物

储运特性:库房低温、通风干燥保存

灭火剂:水、二氧化碳、泡沫、砂土

职业标准: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TWA): 0.25 毫克/立方米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STEL): 0.75 毫克/立方米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五氟化硫 在 quartz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二氧化硫
    参考文献:
    名称:
    Denbigh, K. G.; Whytlaw-Gray, R.,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六氟化硫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以0%的产率得到五氟化硫
    参考文献:
    名称:
    Denbigh, K. G.; Whytlaw-Gray, R.,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氧代[二(三氟甲基)]铵五氟化硫 作用下, 反应 12.0h, 生成 O-Pentafluorthio-N,N-bis-(trifluormethyl)-hydroxylamin
    参考文献:
    名称:
    Vorob'ev,M.D. et 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73, vol. 9, # 2, p. 326 - 328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entafluoronitrosulfane, SF<sub>5</sub>NO<sub>2</sub>
    作者:Norman Lu、Joseph S. Thrasher、Stefan von Ahsen、Helge Willner、Drahomir Hnyk、Heinz Oberhammer
    DOI:10.1021/ic0516212
    日期:2006.2.1
    The synthesis of pentafluoronitrosulfane, SF5NO2, is accomplished either by reacting N(SF5)3 with NO2 or by the photolysis of a SF5Br/NO2 mixture using diazo lamps. The product is purified by treatment with CsF and repeated trap-to-trap condensation. The solid compound melts at -78 degrees C, and the extrapolated boiling point is 9 degrees C. SF5NO2 is characterized by 19F, 15N NMR, IR, Raman, and
    通过使N(SF5)3与NO2反应或通过使用重氮灯对SF5Br / NO2混合物进行光解来完成五氟硝基硫烷SF5NO2的合成。该产物通过用CsF处理和重复的阱至阱冷凝来纯化。固体化合物在-78摄氏度下熔化,外推沸点为9摄氏度。SF5NO2的特征在于19F,15N NMR,IR,拉曼光谱和UV光谱以及质谱。SF5NO2的分子结构通过气体电子衍射确定。该分子具有C2v对称性,其中NO2基团错开赤道SF键和一个非常长的1.903(7)埃SN键。计算的键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方法:159(MP2 / 6-311G ++(3df))和87 kJ mol(-1)(B3LYP / 6-311 ++ G(3df))。
  • THE KINETICS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DISULPHUR DECAFLUORIDE
    作者:W. R. Trost、R. L. McIntosh
    DOI:10.1139/v51-060
    日期:1951.6.1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gas disulphur decafluoride has been studied in a metal reactor. Analytical evidence showed that the reaction proceeds 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 S2F10 = SF6 + SF4.The reaction was found to be largely homogeneous, as the heterogeneous reaction accounted for less than 5% of the total process. The homogeneous reaction was shown to be first order, an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investigated the rate is given by ln k = 47.09 − 49,200/RT. A chain reaction is postulated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rate of the reaction. The effect of nitric oxide and acetylene dichloride on the rate and products of the reaction was investigated.

    气态十硫化二氟化物的热分解已在金属反应器中研究。分析证据显示,反应遵循方程式 S2F10 = SF6 + SF4 进行。发现反应主要是均相的,因为异相反应仅占总过程的不到5%。证明了均相反应是一级反应,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速率由 ln k = 47.09 - 49,200/RT 给出。假设链反应来解释观察到的反应速率。研究了一氧化氮和二氯乙烯对反应速率和产物的影响。
  • Pentafluorosulfur carbonyl fluoride, pentafluorosulfur fluoroformate, and pentafluorosulfur peroxofluoroformate
    作者:Ralph Czerepinski、George H. Cady
    DOI:10.1021/ja01017a009
    日期:1968.7
    Abstract : The compounds SF5CFO, SF5OCFO and SF5OOCFO were produced in low yields by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of the following mixtures, respectively: (1) S2F10 and C2O2F2; (2) SF5OF and C2O2F2; (3) SF5OOSF5, and C2O4F2. Each of the new compounds reacts readily with a solution of sodium hydroxide, and has infrared and 19F NMR spectra in keeping with its structure. (Author)
    摘要 : 分别用紫外光照射以下混合物制备了化合物 SF5CFO、SF5OCFO 和 SF5OOCFO: (1) S2F10 和 C2O2F2;(2) SF5OF 和 C2O2F2;(3) SF5OOSF5 和 C2O4F2。每种新化合物都容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具有与其结构一致的红外和 19F NMR 光谱。(作者)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F: PerFHalOrg.SVol.3, 6.2.3.5, page 187 - 208
    作者: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F: PerFHalOrg.1, 1.1.1.1, page 1 - 7
    作者: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