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Hydroxy-1-naphthalidene-3'-nitroaniline | 20376-5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Hydroxy-1-naphthalidene-3'-nitroaniline
英文别名
2-Hydroxy-α-naphthyliden-m-nitroanilin;1-[(3-Nitro-phenylimino)-methyl]-[2]naphthol;2-Hydroxy-[1]naphthaldehyd-(3-nitro-phenylimin);2-Oxy-naphthaldehyd-(1)-(3-nitro-anil);2-Oxy-naphthalehyd-(1)-(3-nitro-anil);1-(((3-Nitro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2-ol;1-[(3-nitro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2-ol
2-Hydroxy-1-naphthalidene-3'-nitroaniline化学式
CAS
20376-54-9
化学式
C17H12N2O3
mdl
——
分子量
292.294
InChiKey
GXQXBDUXCNDKB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8.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0.1039/d4ra04339a
    作者:Ghosh, Priyotosh、De, Diptiman、Sahoo, Prithidipa
    DOI:10.1039/d4ra04339a
    日期:——
    to detect H2S selectively in a cost-effective manner. Colorimetric and fluorometric detection methods are the most attractive owing to their simplicity, profitability, ease of understanding, and "on-spot" detection convenience. In this research, we developed some colorimetric and fluorometric chemosensors and established an assay for the easy detection of H2S following a specific mechanism. The sensing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能极快地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抑制,在高浓度下有时会致命。目前还没有经过证实的硫化氢中毒解毒剂。因此,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精炼以及采矿业等多个行业的 H2S 产量非常重要。因此,研究人员总是对发明不同的传感设备或有用的工具以经济有效的方式选择性检测 H2S 感到好奇。比色和荧光检测方法因其简单、盈利、易于理解和“现场”检测便利而最具吸引力。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些比色和荧光化学传感器,并建立了一种按照特定机制轻松检测 H2S 的检测方法。通过详尽的光谱研究和理论计算,已经很好地建立了传感机制。我们首先使用 2-羟基萘醛作为主要荧光团合成了一系列化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是通过合并各种电子释放和供电子基团同时保持结合位点不变而开发的。随后,我们将它们的效率和对 H2S 的结合能力与可能的机制进行了比较。通过改变液相和气相中的肉眼和荧光颜色,通过纸条使用化学传感器作为“现场”设备进行演示。
  • Senier; Clarke,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11, vol. 99, p. 2082
    作者:Senier、Clarke
    DOI:——
    日期:——
  • Prabhu; Dodwad, 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 1990, vol. 67, # 7, p. 541 - 545
    作者:Prabhu、Dodwa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