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Fe II Biphthalocyanine | 86475-7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Fe II Biphthalocyanine
英文别名
6,15,24,33,39,48,57,66,68,70,72,74-dodecaza-67,69,71,73-tetrazanidaheptadecacyclo[36.28.1.15,34.17,14.116,23.125,32.140,47.149,56.158,65.02,37.04,35.08,13.017,22.026,31.041,46.050,55.059,64]tetraheptaconta-1,3,5,7(74),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72),33,35,37,39,41,43,45,47(70),48,50,52,54,56,58(68),59,61,63,65-pentatriacontaene;iron(2+)
Fe II Biphthalocyanine化学式
CAS
86475-75-4
化学式
C58H26Fe2N16
mdl
——
分子量
1058.65
InChiKey
OMXGGYILOFVZC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56
  • 重原子数:
    7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5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酐 、 iron(II) chloride tetrahydrate 、 均苯四甲酸二酐尿素 在 ammonium molybdate 、 氯化铵 作用下, 以 萘烷 为溶剂, 反应 4.5h, 以70.3%的产率得到Fe II Biphthalocyan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多核金属酞菁烷烃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多核金属酞菁烷烃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以一定摩尔比的邻苯二甲酸酐或取代邻苯二甲酸酐、尿素、均苯四甲酸酐、金属源等作为原料,在高沸点溶剂中进行反应,然后经过酸煮、碱煮、水洗、抽滤、索氏提取、干燥,得到多核金属酞菁。本发明涉及的多核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与已公开的多核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相比,流程较为简便,催化剂成品收率一般在60%以上,挥发性溶剂以及固体废料排放较少;该催化剂应用在丁烷、环己烷等的催化氧化过程中,原料转化率不低于10%,在催化烷烃氧化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公开号:
    CN102850359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多核金属酞菁烷烃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公开号:CN102850359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本发明涉及多核金属酞菁烷烃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以一定摩尔比的邻苯二甲酸酐或取代邻苯二甲酸酐、尿素、均苯四甲酸酐、金属源等作为原料,在高沸点溶剂中进行反应,然后经过酸煮、碱煮、水洗、抽滤、索氏提取、干燥,得到多核金属酞菁。本发明涉及的多核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与已公开的多核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相比,流程较为简便,催化剂成品收率一般在60%以上,挥发性溶剂以及固体废料排放较少;该催化剂应用在丁烷、环己烷等的催化氧化过程中,原料转化率不低于10%,在催化烷烃氧化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