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flavokermesic acid 7-C-glucos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flavokermesic acid 7-C-glucoside
英文别名
dcII;3,6,8-trihydroxy-1-methyl-9,10-dioxo-7-[(2S,3R,4R,5S,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oxan-2-yl]anthracene-2-carboxylic acid
flavokermesic acid 7-C-glucos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2H20O12
mdl
——
分子量
476.394
InChiKey
JJQLPVPDBCOEKG-ZZYYVCG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 拓扑面积:
    222
  • 氢给体数:
    8
  • 氢受体数:
    1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葡萄糖 在 engineered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BAP1 harboring antDEFBG (encoding type II polyketide synthase from 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zhuIJ (encoding cyclases from Streptomyces sp. R1128), and GtCGT (encoding UDP-glucosyltransferase[V93Q/Y193F] from Gentiana triflora)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flavokermesic acid 7-C-gluc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代谢工程大肠杆菌生产胭脂红酸
    摘要:
    胭脂红酸是一种在介壳虫(即指藻)中发现的芳香族聚酮化合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天然红色着色剂。长期以来,它是通过繁琐的昆虫养殖和多步纯化过程生产的。因此,人们对通过工程细菌发酵生产胭脂红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这里,我们报道了工程大肠杆菌中葡萄糖完全生物合成胭脂红酸的过程。我们首先优化了发光杆菌 ( 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 的 II 型聚酮合酶机制,通过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环化酶 ZhuI 和 ZhuJ 的共表达,能够高水平生产黄酮酮酸。 R1128。为了发现负责其余两个反应(羟基化和C-葡萄糖基化)的酶,通过测试报告执行类似反应的候选酶来进行生化反应分析。两种鉴定的酶,来自链霉菌的aklavinone 12-羟化酶(DnrF)和来自三花龙胆的C-葡萄糖基转移酶(GtCGT),分别可以成功地进行黄酮酸的羟基化和C-葡萄糖基化。然后,进行同源建模
    DOI:
    10.1021/jacs.0c124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oduction of Carminic Acid by Metabolically Engineered <i>Escherichia coli</i>
    作者:Dongsoo Yang、Woo Dae Jang、Sang Yup Lee
    DOI:10.1021/jacs.0c12406
    日期:2021.4.14
    Carminic acid is an aromatic polyketide found in scale insects (i.e., Dactylopius coccus) and is a widely used natural red colorant. It has long been produced by the cumbersome farming of insects followed by multistep purification processes. Thus, there has been much interest in producing carminic acid by the fermentation of engineered bacteria. Here we report the complete biosynthesis of carminic
    胭脂红酸是一种在介壳虫(即指藻)中发现的芳香族聚酮化合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天然红色着色剂。长期以来,它是通过繁琐的昆虫养殖和多步纯化过程生产的。因此,人们对通过工程细菌发酵生产胭脂红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这里,我们报道了工程大肠杆菌中葡萄糖完全生物合成胭脂红酸的过程。我们首先优化了发光杆菌 ( 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 的 II 型聚酮合酶机制,通过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环化酶 ZhuI 和 ZhuJ 的共表达,能够高水平生产黄酮酮酸。 R1128。为了发现负责其余两个反应(羟基化和C-葡萄糖基化)的酶,通过测试报告执行类似反应的候选酶来进行生化反应分析。两种鉴定的酶,来自链霉菌的aklavinone 12-羟化酶(DnrF)和来自三花龙胆的C-葡萄糖基转移酶(GtCGT),分别可以成功地进行黄酮酸的羟基化和C-葡萄糖基化。然后,进行同源建模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齐斯托醌 黄决明素 马普替林杂质E(N-甲基马普替林) 马普替林杂质D 马普替林 颜料黄199 颜料黄147 颜料黄123 颜料黄108 颜料红89 颜料红85 颜料红251 颜料红177 颜料紫27 顺式-1-(9-蒽基)-2-硝基乙烯 阿美蒽醌 阳离子蓝3RL 长蠕孢素 镁蒽四氢呋喃络合物 镁蒽 锈色洋地黄醌醇 锂钠2-[[4-[[3-[(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1-蒽基)氨基]-2,2-二甲基-丙基]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苯-1,4-二磺酸酯 锂胭脂红 链蠕孢素 铷离子载体I 铝洋红 铂(2+)二氯化1-({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蒽-9,10-二酮(1:1) 钾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4-({4-[乙酰基(乙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2-[(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9,10-二氢-1-蒽基)氨基]-4-{[2-(磺基氧基)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酯 钠1-氨基-9,10-二氢-4-[[4-(1,1-二甲基乙基)-2-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钠1-氨基-4-[(3-{[(4-甲基苯基)磺酰基]氨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3,4-二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1,3-苯并噻唑-2-基硫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醌茜隐色体 醌茜素 酸性蓝127:1 酸性紫48 酸性紫43 酸性兰62 酸性兰25 酸性兰182 酸性兰140 酸性兰138 酸性兰 129 透明蓝R 透明蓝AP 透明红FBL 透明紫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