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4-dimethoxyphenyl)-N-methylmethanam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4-dimethoxyphenyl)-N-methylmethanamine
英文别名
1-(2,4-dimethoxyphenyl)-N-methylmethanimine
1-(2,4-dimethoxyphenyl)-N-methylmethanam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13NO2
mdl
——
分子量
179.219
InChiKey
SPJUMWVQDOLAG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30.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4-dimethoxyphenyl)-N-methylmethanamin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0.82 g的产率得到N-(2,4-二甲氧基苄基)-n-甲胺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2,4-二甲氧基苄基的邻氨基磺酸氨基磺酸酯的 有效N保护作用†
    摘要:
    氨基磺酸盐在当前药物化学和药物开发的某些领域中是重要的官能团。醇和酚通常通过与以下物质反应而转化为相应的伯氨基磺酸盐(分别为ROSO 2 NH 2和ArOSO 2 NH 2)。氨磺酰氯(H 2 NSO 2 Cl)。O-氨基磺酸酯基团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在碱性条件下,通常将这种方法限制在合成的后期。为使酚O-氨基磺酸盐的合成具有更灵活的方法,已开发了氨基磺酸盐的保护基策略。两个氨基磺酸盐NH质子均被4-甲氧基苄基或2,4-二甲氧基苄基取代。这些N-保护的氨基磺酸盐对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碱和亲核试剂是稳定的,因此使得这种掩蔽的氨基磺酸盐适合于多步合成。通过微波加热1,1'-磺酰基双(2-甲基-1 H)合成受保护的氨基磺酸酯(-咪唑)与取代的苯酚反应,得到2-甲基-1 H-咪唑-1-磺酸芳基酯。该咪唑磺酸盐通过与N-甲基化而被N-甲基化。四氟硼酸三甲基氧鎓,这使得随后的 1,2-二甲基咪唑通过二苄基
    DOI:
    10.1039/c2ob26057c
  • 作为产物:
    描述:
    2,4-二甲氧基苯甲醛甲胺 在 magnesium sulf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1-(2,4-dimethoxyphenyl)-N-methylmethan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2,4-二甲氧基苄基的邻氨基磺酸氨基磺酸酯的 有效N保护作用†
    摘要:
    氨基磺酸盐在当前药物化学和药物开发的某些领域中是重要的官能团。醇和酚通常通过与以下物质反应而转化为相应的伯氨基磺酸盐(分别为ROSO 2 NH 2和ArOSO 2 NH 2)。氨磺酰氯(H 2 NSO 2 Cl)。O-氨基磺酸酯基团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在碱性条件下,通常将这种方法限制在合成的后期。为使酚O-氨基磺酸盐的合成具有更灵活的方法,已开发了氨基磺酸盐的保护基策略。两个氨基磺酸盐NH质子均被4-甲氧基苄基或2,4-二甲氧基苄基取代。这些N-保护的氨基磺酸盐对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碱和亲核试剂是稳定的,因此使得这种掩蔽的氨基磺酸盐适合于多步合成。通过微波加热1,1'-磺酰基双(2-甲基-1 H)合成受保护的氨基磺酸酯(-咪唑)与取代的苯酚反应,得到2-甲基-1 H-咪唑-1-磺酸芳基酯。该咪唑磺酸盐通过与N-甲基化而被N-甲基化。四氟硼酸三甲基氧鎓,这使得随后的 1,2-二甲基咪唑通过二苄基
    DOI:
    10.1039/c2ob26057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Co(CO)<sub>4</sub>]-Catalyzed Three-component Cycloaddition of Epoxides, Imines, and Carbon Monoxide: Facile Construction of 1,3-Oxazinan-4-ones
    作者:Lixia Liu、Huailin Sun
    DOI:10.1002/anie.201403998
    日期:2014.9.8
    The three‐component [3+2+1] cycloaddition of epoxides, imines, and carbon monoxide to produce 1,3‐oxazinan‐4‐ones has been developed by using [HCo(CO)4] as the catalyst. The reaction occurs for a wide variety of imines and epoxides, under 60 bar of CO pressure at 50 °C, to produce 1,3‐oxazinan‐4‐ones with different substitution patterns in high yields, and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atom‐economic route
    通过使用[HCo(CO)4 ]作为催化剂,开发了环氧化物亚胺一氧化碳的三组分[3 + 2 + 1]环加成反应,生成1,3-恶二嗪-4-酮。反应发生在50°C的60 bar CO压力下的各种亚胺环氧化物上,可高产率地生产具有不同取代方式的1,3-氧杂嗪酮-4-酮,并提供了高效且原子经济的从简单易用的起始原料过渡到杂环的方法。可能的机理涉及[HCo(CO)4 ]引起的环氧化物开环,然后依次添加一氧化碳亚胺,然后闭环形成产物,并伴随[HCo(CO)4 ]的再生。
  • CO<sub>2</sub> Incorporation Reaction Using Arynes:  Straightforward Access to Benzoxazinone
    作者:Hiroto Yoshida、Hiroyuki Fukushima、Joji Ohshita、Atsutaka Kunai
    DOI:10.1021/ja064157o
    日期:2006.8.1
    A zwitterion, generated from an aryne and an imine,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serve as an excellent molecular scaffold for capturing CO2, which results in the straightforward formation of diverse benzoxazinones.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