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romoacetyl-L-argin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romoacetyl-L-arginine
英文别名
(2S)-2-[(2-bromoacetyl)amino]-5-(diaminomethylideneamino)pentanoic acid
2-bromoacetyl-L-argin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8H15BrN4O3
mdl
——
分子量
295.136
InChiKey
ITHXTSANOXLYDY-YFKPBYR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131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tert-butyl N2-(2-bromoacetyl)-Nω-((2,2,4,6,7-pentamethyl-2,3-dihydrobenzofuran-5-yl)sulfonyl)-L-argininate 在 三氟乙酸 作用下, 反应 0.75h, 以42%的产率得到2-bromoacetyl-L-argin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半胱氨​​酸的精酰化模拟物再现了 α-突触核蛋白的真实翻译后修饰的神经保护作用
    摘要:
    精氨酰化是一种正在研究的翻译后修饰 (PTM),涉及将精氨酸转移到蛋白质中的天冬氨酸或谷氨酸侧链。该 PTM 的目标之一是 α-突触核蛋白 (αS),一种参与调节突触小泡的神经元蛋白。 αS 的聚集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特别是帕金森病,而精氨酰化已被发现可以防止这种病理过程。精酰化 αS 已通过涉及多部分天然化学连接 (NCL) 的半合成进行了研究,但这可能非常劳动密集型且产量低。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将精氨酰化修饰的模拟物引入感兴趣的蛋白质中,与荧光团等标签的正交安装兼容。我们合成溴乙酰精氨酸并将其与αS的重组、位点特异性半胱氨酸突变体反应。我们通过测试模拟精酰化 αS 的囊泡结合亲和力及其聚集动力学和单体掺入原纤维来验证模拟,并将这些结果与通过 NCL 产生的真正精氨酸化 αS 的结果进行比较。在培养的神经元中,我们比较了携带少量精氨酸 αS 的预形成原纤维的原纤维播种能力。我们发现,与真正的精氨酰化
    DOI:
    10.1021/jacs.2c0249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single monomeric iron center in clavaminate synthase catalyzes three nonsuccessive oxidative transformations
    作者:Robert W Busby、Craig A Townsend
    DOI:10.1016/0968-0896(96)00088-0
    日期:1996.7
    The trifunctional oxygenase clavaminate synthase 2 (CS2) catalyses a hydroxylation reaction and two coupled oxidative reactions, a cyclization and a desaturation, in a nonsuccessive manner.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as performed to elucidate the number of CS2 catalytic site(s) utilized in the three oxidative transformations. The stoichiometry of FeII required by CS2 was determined to be one ion per
    三功能加氧酶棒状合酶2(CS2)以不成功的方式催化羟化反应和两个偶联的氧化反应,即环化和去饱和。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阐明在三个氧化转化中使用的CS2催化位点的数目。确定CS2所需的FeII的化学计量为每个催化活性酶分子一个离子,用于环化/去饱和反应,并合成了以羟基化反应的底物为模型的亲和标记并使CS2有效失活。该过程的动力学表明浓度依赖性和底物保护与活性位点方向一致。此外,当将该亲和标记与CS2一起孵育时,该酶在羟基化活性测定和环化/去饱和活性测定中均显示出相同的一级活性随时间流逝的速率。这些结果支持这样的观点,即CS2催化的所有反应都在一个含有一个FeII的单一催化位点发生。
  • Cysteine-Based Mimic of Arginylation Reproduce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Authentic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n α-Synuclein
    作者:Buyan Pan、Marie Shimogawa、Jun Zhao、Elizabeth Rhoades、Anna Kashina、E. James Petersson
    DOI:10.1021/jacs.2c02499
    日期:2022.5.4
    arginylated αS. We find that, consistent with authentically arginylated αS, mimic-arginylated αS does not perturb the protein’s native function but alters aggregation kinetics and monomer incorporation. Both mimic and authentically modified αS suppress aggregation in neuronal cells. Our results provide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αS arginylation, and our alternative strategy to generate
    精氨酰化是一种正在研究的翻译后修饰 (PTM),涉及将精氨酸转移到蛋白质中的天冬氨酸或谷氨酸侧链。该 PTM 的目标之一是 α-突触核蛋白 (αS),一种参与调节突触小泡的神经元蛋白。 αS 的聚集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特别是帕金森病,而精氨酰化已被发现可以防止这种病理过程。精酰化 αS 已通过涉及多部分天然化学连接 (NCL) 的半合成进行了研究,但这可能非常劳动密集型且产量低。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将精氨酰化修饰的模拟物引入感兴趣的蛋白质中,与荧光团等标签的正交安装兼容。我们合成溴乙酰精氨酸并将其与αS的重组、位点特异性半胱氨酸突变体反应。我们通过测试模拟精酰化 αS 的囊泡结合亲和力及其聚集动力学和单体掺入原纤维来验证模拟,并将这些结果与通过 NCL 产生的真正精氨酸化 αS 的结果进行比较。在培养的神经元中,我们比较了携带少量精氨酸 αS 的预形成原纤维的原纤维播种能力。我们发现,与真正的精氨酰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