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丁基锡二异硫氰酸酯 | 15719-34-3

中文名称
二丁基锡二异硫氰酸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n-butyl-zinn-diisothiocyanat
英文别名
Dibutyltin diisothiocyanate;dibutyl(diisothiocyanato)stannane
二丁基锡二异硫氰酸酯化学式
CAS
15719-34-3
化学式
C10H18N2S2Sn
mdl
——
分子量
349.108
InChiKey
JVLGWEJONYVDM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1-143 °C
  • 沸点:
    195-200 °C(Press: 0.4 Torr)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3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88.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N
  • 安全说明:
    S14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
  • 海关编码:
    293090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146 6.1/PG 3

SDS

SDS:0a4643076326f1cf1f6109323c1d6758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二异硫氰酸二丁锡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Dibutyldiisothiocyanato-tin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4)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 4)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类别 1)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2)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 2)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2 皮肤接触有害。
H332 吸入有害。
H372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
H411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有长期持续的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防护服。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14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 就诊。
P322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63 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P391 收集溢出物。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接触酸后即释放出剧毒气体。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Dibutyldiisothiocyanato-tin
别名
: C10H18N2S2Sn
分子式
: 349.10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Dibutyltin diisothiocyanat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5719-34-3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干粉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 锡/氧化锡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一定要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不要用水冲洗。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贮存期间严禁与水接触。 不要贮存在酸附近。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41 - 143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会中毒。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如果被皮肤吸收会有毒性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毒。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146 国际海运危规: 3146 国际空运危规: 3146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ORGANOTIN COMPOUND, SOLID, N.O.S. (Dibutyltin diisothiocyanate)
国际海运危规: ORGANOTIN COMPOUND, SOLID, N.O.S. (Dibutyltin diisothiocyanate)
国际空运危规: Organotin compound, solid, n.o.s. (Dibutyltin diisothiocyanat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是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丁基锡二异硫氰酸酯2,2'-联吡啶 作用下,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生成 di-n-butylbis(isothiocyanato)tin 2,2'-bipyridine complex
    参考文献:
    名称:
    一些具有氮和氧供体配体的二卤代二有机锡二卤化物和双假卤化物配合物的合成和119mmössbauer光谱
    摘要:
    合成和119米的类型R的114个络合物的Sn穆斯堡尔谱2 SNX 2,L 2(RME等,正PR,正丁基,正-十月中,Ph,BZ; X氟,氯,溴,I,NCS,L 2 2单齿或二齿1 O-或N-供配体(S)),其中74个是新的,则报告。大部分复合物是同构的,具有八面体反式-R 2 SNX 4几何约锡,而二苯基复合物5(RPh值; X氯,L 2 AMP,Nphen; XNCS,L 2  bipy,phen,TMphen)采用顺式-R 2 SnX 4八面体结构。
    DOI:
    10.1016/s0022-328x(00)85834-9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丁基二氯化锡 在 sodium thiocyanate or potassium thiocya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生成 二丁基锡二异硫氰酸酯
    参考文献:
    名称:
    一些具有氮和氧供体配体的二卤代二有机锡二卤化物和双假卤化物配合物的合成和119mmössbauer光谱
    摘要:
    合成和119米的类型R的114个络合物的Sn穆斯堡尔谱2 SNX 2,L 2(RME等,正PR,正丁基,正-十月中,Ph,BZ; X氟,氯,溴,I,NCS,L 2 2单齿或二齿1 O-或N-供配体(S)),其中74个是新的,则报告。大部分复合物是同构的,具有八面体反式-R 2 SNX 4几何约锡,而二苯基复合物5(RPh值; X氯,L 2 AMP,Nphen; XNCS,L 2  bipy,phen,TMphen)采用顺式-R 2 SnX 4八面体结构。
    DOI:
    10.1016/s0022-328x(00)85834-9
  • 作为试剂:
    描述:
    辛醇methyl hexylcarbamate二丁基锡二异硫氰酸酯 作用下, 以63%的产率得到N-hexyl O-octyl 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Use of tin derivatives as catalysts for transforming carbamates, carbamate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aid catalyst and method for transforming carbamates
    摘要:
    该发明涉及将符合通式(I)的化合物用作催化剂,用于转化羰酸酯。其中:X′在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硫氰酸根、磺酸根中选择;优选在携带磺酸功能的碳上全氟化的X′;X在X′的值和Y-Z的通式的基团中选择;Y在硫族群中选择,优选轻(即氧和硫);Z在经忽略OH功能后的三取代锡、一取代锌和含氧酸根中选择。该发明适用于涂料行业。
    公开号:
    US20040087812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zolobenzazepine derivatives as neurologically active agents
    申请人:Zeneca Limited
    公开号:US06124281A1
    公开(公告)日:2000-09-26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zolobenzazepine derivatives of formula (I), wherein: X is O or S; R.sup.1, R.sup.2, R.sup.3 and R.sup.4 are independently hydrogen, perfluorolower-alkyl, halogen, nitro or cyano; and C together with the carbon atoms to which it is attached forms a 5-membered aromatic heterocycle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a pyrazol and triazole, to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and to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utilizing them. ##STR1##
    这项发明涉及式(I)的氮杂苯并蒽啉衍生物,其中:X为O或S;R.sup.1、R.sup.2、R.sup.3和R.sup.4分别为氢、全氟较低烷基、卤素、硝基或氰基;C与其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从吡唑和三唑组成的5-成员芳香杂环,以及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和利用它们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 Triphenylphosphine oxide adducts of diphenylantimony(V) and diorganotin(IV) Lewis acids: structures of SnPh2Cl2·OPPh3, SnPh2Cl2·2OPPh3, SnPh2Br2·OPPh3 and SbPh2Cl3·OPPh3
    作者:D Cunningham
    DOI:10.1016/s0022-328x(00)00383-1
    日期:2000.10.20
    SnPh2(NCS)2 and SnBun2(NCS)2. SbPh2Cl3 readily forms a 1:1 adduct with triphenylphosphine oxide and the same adduct is obtained from the reaction of the phosphine oxide with SbPhCl2. Crystallographic data are reported for SnPh2Cl2·OPPh3, SnPh2Cl2·2OPPh3, SnPh2Br2·OPPh3 and SbPh2Cl3·OPPh3. Both SnPh2Cl2·OPPh3 and SnPh2Br2·OPPh3 have tin in trigonal bipyramidal environments. 119Sn Mössbauer quadrupole splitting
    可以以固态分离二氯化二苯基锡与三苯基膦氧化物的1:1和1:2加合物,但是很难确定分离特定化学计量比的加合物所需的制备条件。酸:碱的比例,溶剂的选择或反应温度都不是重要的因素。不定晶种可能起主导作用。分离了SnPh 2 Cl 2的1:1和1:2加合物,但仅分离了SnPh 2 Br 2的1:1加合物。SnMe 2 Cl 2和SnBu n 2 Cl 2的1:1和1:2加合物很容易分离,而SnPh 2(NCS)仅获得1:2加合物2和SnBu n 2(NCS)2。SbPh 2 Cl 3容易与三苯基膦氧化物形成1:1加合物,并且从氧化膦与SbPhCl 2的反应获得相同的加合物。报告了SnPh 2 Cl 2 ·OPPh 3,SnPh 2 Cl 2 ·2OPPh 3,SnPh 2 Br 2 ·OPPh 3和SbPh 2 Cl 3 ·OPPh 3的晶体学数据。两者SnPh 2 Cl 2 ·OPPh 3SnPh
  • Zwitterionic Forms of Salicylaldimine Donor Ligands in Unusual Adduct Formation with Organotin(IV) Lewis Acids
    作者:Des Cunningham、Karon Gilligan、Martina Hannon、Cathal Kelly、Pat McArdle、Ann O'Malley
    DOI:10.1021/om030540f
    日期:2004.3.1
    identified). The structural data clearly identify that donor bond formation through the salicylaldimine phenolic oxygen has the concomitant effect of phenolic hydrogen transfer to the imine nitrogen, a process that accounts for the imine hydrolysis which frequently occurs when the salicylaldimine ligands react with Lewis acids. Salicylaldehyde does not assume a zwitterionic form in its 1/1 adduct, F, with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有机锡(IV)路易斯酸与四齿水杨醛亚胺配体H 2 3-MeOsalen [ N,N'-双(3-甲氧基水杨苷)1,2-乙二胺]之间的加合物形成及其后果。和H 2 3-MeOsalbiphen [ N,N′-双(3-甲氧基水杨基吡啶)2,2′-联苯二胺]。SnBu ñ2 Cl 2与H 2 3-MeOsalen反应生成包含悬挂的水杨醛亚胺配体的1/1加合物A,但即使与H 2 3-MeOsalbiphen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也未能与H 2 3-MeOsalbiphen形成固态加合物溶液中的配体。较强的路易斯酸SnPh 2 Cl 2和SnBu nCl 3分别与H 2 3-MeOsalbiphen产生2/1固态加合物D和E,其中每个配体都通过酚和甲氧基氧原子桥接到六个配位的锡中心,并且供体键合。SnBu ñ2(NCS)2与H 2 3-MeOsalen反应,得到加合物B,其结构式为[SnBu
  • The effect of substituents of the 1,10-phenanthroline ligand on the nature of diorgnotin(IV) complexes formation
    作者:Ezzatollah Najafi、Mostafa M. Amini、Hamid Reza Khavasi、Seik Weng Ng
    DOI:10.1016/j.jorganchem.2013.10.032
    日期:2014.1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substituent of 1,10-phenanthroline on complex 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ntral tin atom of the stannate salt (3) is not bonded to the two N donor atoms of the ligand species, and the moderately bulky substituent at the 2 and 9 positions of 1,10-phenanthroline ligand exert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nature of the complexes and their formation.
    研究了二异硫氰酸二甲基锡和二丁基锡二异氰酸酯与1,10-菲咯啉和2,9-二甲基-1,10-菲咯啉之间的加合物形成。发现R 2 Sn(NCS)2(R = Me,n -Bu)与1,10-菲咯啉以1:1 M的反应导致[Me 2 Sn(NCS)的简单加合物的形成)2(phen)]·CH 3 CN(1)和[Bu 2 Sn(NCS)2(phen)](2),分别对于R = Me和R =  n -Bu。然而,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与R 2 Sn(NCS)2的反应(R = Me,n-Bu)而不是加合物导致形成有机锡酸盐(C 14 H 13 N 2)2 [Me 2 Sn(NCS)4 ](3)和二聚体锡诺烷[Me 2(NCS)SnOSnMe 2 OCH 3 ] 2(4),对于R = Me和(C 14 H 13 N 2)NCS(5),以及[Bu 2(NCS)SnOSnR 2 OBu] 2(6),对于R = 
  • Azolobenzazepine derivatives an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申请人:Zeneca Limited
    公开号:US06313290B1
    公开(公告)日:2001-11-06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zolobenzazepine derivatives of the formula I: wherein: X is O or S; R1, R2, R3 and R4 are independently hydrogen, perfluorolower-alkyl, halogen, nitro or cyano; and C together with the carbon atoms to which it is attached forms a 5-membered aromatic heterocycle, to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and to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utilizing them.
    本发明涉及式I的氮杂萘并呋喃衍生物:其中:X为O或S;R1、R2、R3和R4分别独立地为氢、全氟低烷基、卤素、硝基或氰基;C与其所连接的碳原子共同形成一个5-成员芳香杂环,以及含有它们的制药组合物和利用它们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