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氯(五氟乙基)膦 | 17426-84-5

中文名称
二氯(五氟乙基)膦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entafluoroethyl)phosphonous dichloride
英文别名
Dichloro(1,1,2,2,2-pentafluoroethyl)phosphane
二氯(五氟乙基)膦化学式
CAS
17426-84-5
化学式
C2Cl2F5P
mdl
MFCD04116429
分子量
220.894
InChiKey
WMSZCUQAAMZSL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1°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危险类别码:
    R17,R34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45
  • 海关编码:
    2903799090
  • 安全说明:
    S17,S26,S36/37/39,S43

SDS

SDS:6f3423e6b21f2bcdf976ebc100b8b727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氯(五氟乙基)膦 在 CH3OH 作用下, 以79%的产率得到Pentafluorethyldimethoxyphosphin
    参考文献:
    名称: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F: PerFHalOrg.SVol.1, 5.2.7.1, page 104 - 132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五氟碘乙烷乙基氯化镁三氯化磷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7.0h, 生成 二氯(五氟乙基)膦
    参考文献:
    名称:
    全氟烷基格氏试剂与三卤化磷的反应:全氟烷基膦酸和膦酸的新途径
    摘要:
    探索了全氟烷基格氏试剂与卤化磷(III)的反应。在该方法中,已经开发了一种新的方便,一锅法,高收率的合成(全氟烷基)膦酸的方法。全氟烷基格氏试剂与三氯化磷或三溴化磷反应生成(全氟烷基)二卤化磷。水解得到相应的(全氟烷基)亚膦酸。基于相应的全氟烷基碘,用H 2 O 2氧化亚膦酸可产生60-78%的总产率的(全氟烷基)膦酸。甲苯鎓盐[MeC 6 H 4 NH 3 ] 2 [C 2报道了F 5 PO 3和[MeC 6 H 4 NH 3 ] [C 8 F 17 P(O)2 OH]。
    DOI:
    10.1021/ic102063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F: PerFHalOrg.3, 1.9, page 70 - 123
    作者:
    DOI:——
    日期:——
  • Ang,H.G. et al.,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72, vol. 25, p. 493 - 498
    作者:Ang,H.G. et al.
    DOI:——
    日期:——
  • Golovanov, A. V.; Lavrent'ev, A. N.; Maslennikov, I. G.,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92, vol. 62, # 4.1, p. 681 - 684
    作者:Golovanov, A. V.、Lavrent'ev, A. N.、Maslennikov, I. G.、Golovanova, M. G.
    DOI:——
    日期:——
  • Golovanov, A. V.; Maslennikov, I. G.; Medvedev, A. E.,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86, vol. 56, p. 1794 - 1796
    作者:Golovanov, A. V.、Maslennikov, I. G.、Medvedev, A. E.、Lavrent'ev, A. N.
    DOI:——
    日期:——
  • Ang, H. G.; Redwood, M. E.; West, B. O.,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72, vol. 25, p. 493 - 498
    作者:Ang, H. G.、Redwood, M. E.、West, B. O.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