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methyl-2-(trifluoromethyl)benz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methyl-2-(trifluorometh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
N,N-dimethyl-2-(trifluorometh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10F3NO
mdl
MFCD21366880
分子量
217.191
InChiKey
OAFRDSSUXAKUI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dimethyl-2-(trifluoromethyl)benzamide 在 titanocene difluoride 、 甲基苯基硅烷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N,N,N',N'-tetramethyl-1,2-bis(2-trifluoromethylphenyl)ethylenediamine 、 N,N,N',N'-tetramethyl-1,2-bis(2-trifluoromethylphenyl)ethylene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钛烷在有机硅烷存在下催化的芳香族酰胺偶联:邻二胺和新型胺取代低聚物的新型途径
    摘要:
    已经针对多种具有不同取代模式的底物对标题反应进行了调查。除少数例外,该方法可从广泛获得的廉价原料中一锅法合成1,2-二胺。此外,1,4-和1,3-双-耦合器(Ñ,Ñ,Ñ “ Ñ ” -tetraalkyl)arylenediamides所示,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得到低聚物,R 2 NC(O) C 6 H 4 CH(NR 2)-[CH(NR 2)C 6 H 4 CH(NR 2)] n -CH(NR 2)C 6 H 4 C(O)-NR 2(R =甲基和乙基;n= 0至约5)。通过将NMR和MS光谱与由类似的N,N-二烷基苯甲酰胺制备的邻位二胺的化学光谱进行比较,可以确定这些前所未有的低聚物的化学结构。限制低聚物链长的根源可能是由于内部苄基胺基团的特殊作用,因为发现底物4-Me 2 NCH 2 C 6 H 4 C(O)NMe 2与另一个4-取代的N,N研究了-二烷基苯甲酰胺。简要研究了N-甲基邻
    DOI:
    10.1021/jo049220b
  • 作为产物:
    描述:
    N,N-二甲基甲酰胺邻三氟甲基苯甲酸三氯氧磷 作用下, 反应 1.0h, 以93%的产率得到N,N-dimethyl-2-(trifluorometh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POCl3通过羧酸和N,N-二取代甲酰胺的偶联促进叔酰胺的无金属合成
    摘要:
    摘要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稳健且合成有用的无催化剂胺化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 POCl3 作为促进剂将羧酸和 N 取代甲酰胺偶联。具有多种取代基的多功能酰胺仅在 1 小时内就以良好到极好的收率制备。甚至多取代的芳族羧酸也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图形概要
    DOI:
    10.1080/10426507.2018.15399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三氯氧磷促进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5部队
    公开号:CN10618780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氯氧磷促进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是以羧酸为其中一反应物,以另一反应物(N,N‑二烷基甲酰胺)为溶剂,加入1当量的三氯氧磷,制备酰胺化合物。反应底物廉价易得,性质稳定、毒性小,反应迅速,条件温和,对不同官能团的底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发明高效构建的酰胺类化合物是很多药物、生物活性分子和天然产物的重要分子骨架,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为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广泛适用的制备方法。
  • 一种FeCl3催化的酰胺类化合物合成方法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5部队
    公开号:CN10738264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本发明涉及一种FeCl3催化的酰胺类化合物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采用羧酸和N‑取代甲酰胺在FeCl 3 催化下合成酰胺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条件温和,反应高效,对不同官能团的底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发明高效构建的酰胺类化合物是许多有机分子、药物、蛋白质、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骨架,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为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广泛适用的制备方法。
  • Ru-catalyzed direct amid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with N-substituted formamides
    作者:Xiaojing Bi、Junchen Li、Enxue Shi、Hongmei Wang、Runli Gao、Junhua Xiao
    DOI:10.1016/j.tet.2016.10.043
    日期:2016.12
    The direct amid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with N-substituted formamides has been accomplished via ruthenium catalysis. In the presence of ruthenium catalyst, a versatile range of carboxylic acids and N-substituted formamides undergoes amidation reaction to produce synthetically useful amides in good yields. CO in amide product came from benzoic acid but not N-substituted formamides, and which was confirmed
    羧酸与N-取代的甲酰胺的直接酰胺化已经通过催化完成。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多种羧酸和N-取代的甲酰胺进行酰胺化反应,以高收率生产合成上有用的酰胺。酰胺产物中的C O来自苯甲酸,而不是N-取代的甲酰胺,这经同位素实验证实。
  • 一种芳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5部队
    公开号:CN106496056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Ru(p‑cymene)Cl2为催化剂,K2S2O8为氧化剂,Xantphos配体,以其中一反应物(N,N‑二烷基甲酰胺)为溶剂,底物芳基羧酸与N,N‑二烷基甲酰胺发生偶联反应而得到芳基酰胺化合物。反应底物廉价易得,性质稳定、毒性小,反应条件温和,对不同官能团的底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发明高效构建的芳基酰胺类化合物是很多药物、生物活性分子和天然产物的重要分子骨架,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为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广泛适用的制备方法。
  • 一种Pd(PPh3)4催化的酰胺类化合物合成方法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5部队
    公开号:CN10738276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本发明涉及一种Pd(PPh 3 ) 4 催化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采用羧酸为底物,N‑取代甲酰胺为胺源,在Pd(PPh 3 ) 4 的催化下合成酰胺类化合物,此方法对不同官能团的底物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本发明高效构建的酰胺类化合物是许多有机分子、药物、肽、生物活性分子和天然产物的重要骨架,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为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广泛适用的制备方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