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ylthio-2-triisopropylsilylethy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ylthio-2-triisopropylsilylethyne
英文别名
2-Methylsulfanylethynyl-tri(propan-2-yl)silane;2-methylsulfanylethynyl-tri(propan-2-yl)silane
1-methylthio-2-triisopropylsilylethy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2H24SSi
mdl
——
分子量
228.474
InChiKey
VVUIGAOZXVCLD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3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3
  • 拓扑面积:
    25.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methylthio-2-triisopropylsilylethyne 、 N-methoxy-N-methylbicyclo[1.1.0]butane-1-carboxamide 在 C39H46N(1+)*ClO4(1-)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
    参考文献:
    名称:
    光氧化还原介导的 C–S σ 键断裂实现双环丁烷的顺式选择性双官能化
    摘要:
    鉴于环状框架在分子支架和药物发现中的重要性,在合成化学中精确锻造和操纵环系统是很有趣的。在这一领域,在简单的反应条件下精确非对映控制的密集取代环丁烷的分子间合成仍然是一个挑战。在此,公开了在高区域选择性和顺式选择性下双环[1.1.0]丁烷(BCB)双官能化的光氧化还原策略。在整个应变释放驱动过程中,部分不饱和含硫双功能试剂的 C-S σ 键裂解使得 BCB 在温和条件下发生硫代炔基化、烯基化和烯丙基化,并证明了该协议的通用性。机理研究表明,环状双张力自由基阳离子的中介作用可能是 C-S σ 键有效断裂和非对映选择性起源的关键。
    DOI:
    10.1021/jacs.3c08512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甲基二硫三异丙基硅基乙炔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 、 hydridotetakis(triphenylphosphine)rhodium(I)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62%的产率得到1-methylthio-2-triisopropylsilylethy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C-H 和 S-S 键复分解平衡 C-S 键的形成。1-炔烃与二硫化物的铑催化烷基硫醇化反应
    摘要:
    在催化量的 RhH(PPh3)4 (2 mol %) 和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 (dppf) (3 mol %) 存在下,甲硅烷基乙炔与二烷基二硫化物反应得到 1-烷硫基-2-高产率的三烷基甲硅烷基乙炔。在该反应中释放的烷硫醇不会干扰反应,并且在该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加成到甲硅烷基乙炔中形成 1-烷硫基-1-烯烃的情况。当烷基或芳基较大时,烷基乙炔和芳基乙炔也会与二硫化物反应。二芳基二硫化物在稍微改变的条件下产生芳硫基衍生物。CS键形成反应是可逆的:硫醇和1-烷硫基-1-炔烃在铑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得到1-炔烃;1-烷硫基-1-炔烃与二硫化物发生烷硫基交换反应。
    DOI:
    10.1021/ja05271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quilibrating C−S Bond Formation by C−H and S−S Bond Metathesis. Rhodium-Catalyzed Alkylthiolation Reaction of 1-Alkynes with Disulfides
    作者:Mieko Arisawa、Kenji Fujimoto、Satoshi Morinaka、Masahiko Yamaguchi
    DOI:10.1021/ja0527121
    日期:2005.9.1
    slightly modified conditions. The C-S bond-forming reaction is reversible: A reaction of a thiol and a 1-alkylthio-1-alkyn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rhodium catalyst gave a 1-alkyne; alkylthio exchange reaction proceeded between a 1-alkylthio-1-alkyne and a disulfide. This is an equilibrating oxidative reaction of organic molecules with C-H and S-S bond metathesis forming C-S and S-H bonds.
    在催化量的 RhH(PPh3)4 (2 mol %) 和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 (dppf) (3 mol %) 存在下,甲硅烷基乙炔与二烷基二硫化物反应得到 1-烷硫基-2-高产率的三烷基甲硅烷基乙炔。在该反应中释放的烷硫醇不会干扰反应,并且在该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加成到甲硅烷基乙炔中形成 1-烷硫基-1-烯烃的情况。当烷基或芳基较大时,烷基乙炔和芳基乙炔也会与二硫化物反应。二芳基二硫化物在稍微改变的条件下产生芳硫基衍生物。CS键形成反应是可逆的:硫醇和1-烷硫基-1-炔烃在铑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得到1-炔烃;1-烷硫基-1-炔烃与二硫化物发生烷硫基交换反应。
  • <i>syn</i>-Selective Difunctionalization of Bicyclobutanes Enabled by Photoredox-Mediated C–S σ-Bond Scission
    作者:Huamin Wang、Johannes E. Erchinger、Madina Lenz、Subhabrata Dutta、Constantin G. Daniliuc、Frank Glorius
    DOI:10.1021/jacs.3c08512
    日期:2023.11.1
    regio- and syn-selectivity is disclosed. C–S σ-bond cleavage of partially unsaturated sulfur-containing bifunctional reagents in an overall strain-release-driven process enables the thio-alkynylation, -alkenylation, and -allylation of BCBs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demonstrates the generality of this protocol. Mechanistic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intermediacy of cyclic distonic radical cations might be
    鉴于环状框架在分子支架和药物发现中的重要性,在合成化学中精确锻造和操纵环系统是很有趣的。在这一领域,在简单的反应条件下精确非对映控制的密集取代环丁烷的分子间合成仍然是一个挑战。在此,公开了在高区域选择性和顺式选择性下双环[1.1.0]丁烷(BCB)双官能化的光氧化还原策略。在整个应变释放驱动过程中,部分不饱和含硫双功能试剂的 C-S σ 键裂解使得 BCB 在温和条件下发生硫代炔基化、烯基化和烯丙基化,并证明了该协议的通用性。机理研究表明,环状双张力自由基阳离子的中介作用可能是 C-S σ 键有效断裂和非对映选择性起源的关键。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