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瘤病毒感染在普通人群中是常见且相对良性的,但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可能会致病。由于大多数针对多瘤病毒相关疾病的治疗均非特异性地针对DNA复制,因此现有的针对多瘤病毒感染的治疗具有不良的副作用。但是,所有多瘤病毒均表达大肿瘤抗原(T Ag),这是该病毒家族独有的,可以用作治疗靶标。先前对嘧啶酮-类肽杂合化合物的筛选确定了MAL2-11B和MAL2-11B四唑衍生物是病毒复制和T Ag ATPase活性的抑制剂(IC 50约为20–50μM)。为了改进这种支架并开发新型抗病毒剂的结构-活性关系,合成了几个迭代系列的MAL2-11B衍生物。用苄基取代柔性亚甲基链接头或在MAL2-11B的联苯侧链上添加邻甲基取代基可产生约50μM的IC 50,保留了抗病毒活性。结合两个结构基序后,鉴定出一种新的先导化合物,该化合物以IC 50抑制T Ag ATPase活性约为5μM。我们建议,从MAL2-11B支架